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韵 《出版广角》2014,(7):56-57
各类传统媒体都纷纷聚焦移动互联网,并推出大量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APP,使得APP成为当代媒体转型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总结了传统媒体发展APP的现状及成功模式,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媒体未来发展APP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鸿业 《青年记者》2016,(23):23-24
研究缘起 当前,官方APP和微信公众号成为传统媒体数字出版的重要载体,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官方APP“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等,因其社交平台优势明显,拥有数量可观的受众.而“纯数字化出版”的澎湃新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在业内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已经证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其“追问”的社交化功能大受好评.我国传播学者喻国明认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的照搬,第二层次是借社交平台做内容增值和互动(如澎湃新闻),第三层次是应用、服务、社交的充分结合,当前我国传统媒体的社交化数字出版处于第二层次.①可以预见,社交化是将来一段时期新媒体产品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核心特征,增加社交元素,置入SNS的基因,实现产品的互动和分享,进而增加用户黏性,将是传统媒体数字出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杨洋 《传媒》2020,(2):55-57
5G时代的到来,使媒体朝着更快、更全、更专的方向发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上游新闻”以本地新闻为核心,实现跨媒体传播,由“资讯内容提供者”向“城市信息服务者”转变,借助APP、小程序等载体,打造“新媒体组合拳”,呈现优质内容;在技术加持下,快速打通与用户的沟通渠道,寻找离群众最近、最接地气的形式,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有效提升了传统媒体的服务力。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改革和突围方式主要表现为争夺移动端,通过运营新闻APP抢占信息市场。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传受具有碎片化、伴随性、社交化等特点,当前我国传统媒体APP的发展模式优劣参半,其先行者"澎湃新闻"极具参照价值。在与移动互联进行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交互设计和场景化是两个突出趋势。  相似文献   

5.
荣翠红  尹杰 《传媒》2018,(4):62-64
由于传统纸媒在视觉、听觉体验上的缺失,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手机APP成为媒体转型关口,数字营销广告的崛起倒逼传统媒体的转型.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和购买解决方案,是当下媒体转型的三种主流方式.传统媒体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之间的战略合作将促进形成企业营销传播媒体联盟;多样化信息传播拓展用户范围,个性化新闻传播增强用户黏性;内容付费、知识付费将催生优质内容生产,优质内容服务、精准知识服务将成为传统媒体新的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APP以其交互性、社交性的特征,可有效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服务和内容的优势,跃然成为当下开放媒体平台时代媒体发展新的表现形式。在APP与新闻传播资讯有效融合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播内容、方式、技术、盈利要求等的影响,两者融合的障碍呈现多元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围绕消除两者融合障碍的应对策略展开讨论,并以此作为我国新闻传播资讯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传统媒体纷纷将新闻类APP作为自己移动互联时代媒介融合的又一主要阵地。但是"今日头条"自媒体APP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类APP的呈现方式,传统新闻类APP受到了极大冲击。"今日头条"在用户大数据收集的基础之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新闻的推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分析"今日头条"的特性,能够给传统媒体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2012年末湖南卫视启动"呼啦"移动社交APP为开端,短短两年时间里,电视APP一下子火了起来,有视频聚合、新闻客户端、社交互动、游戏、生活服务等多种类型,将电视内容变成移动式的,让"看电视"变成了"玩手机"。据统计,目前国内传媒界的新闻APP达1300多个,卫视、地面频道、热门电视节目、知名电视人的APP也达数百个,移动互联网的广电系已蔚然成型。此番传统电视如过江之鲫纷纷进军移动互联网,几乎重现了当年传统媒体到互联网跑马圈地突击建站的景观,但与触网之初相比还是有了不小的  相似文献   

9.
陈建勇 《传媒》2017,(22):41-43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国内传统媒体多数都创办了新闻APP,为了迎合受众分众化的要求,传统媒体新闻APP仅靠传统报纸内容资源势必会限制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而想快速发展并做大规模,势必会引用别人的内容资源,如其他非时政新闻资源(图片、短视频、原创文章等),著作权问题也就不可回避。比如,今日头条虽然秉承"新闻搬运工"的理念,但是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和其他著作权方签署了许可协议,  相似文献   

10.
核心阅读:传统媒体这两年做了很多事情,改造网站、开发新闻APP、微信公号矩阵运营等等,逐渐有了一定流量,通过形态上的补足,弥补了之前在移动互联网丢失的一些阵地.但新闻作为一个单独的闭环越发无法承载盈利任务了,所以要做好长尾性的服务,大数据在整个新闻生产发布反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天然的基因是媒体,而要做好服务,必须依靠大数据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单姗 《新闻世界》2014,(10):36-37
地方媒体规模小,在传统媒体生态圈中,面临中央和省级传统媒体的挤压。在整个媒体生态圈中,还有众多网络媒体的包围。地方媒体求新求变推出APP,是以互联网思维审视自身困境。地方媒体新闻APP的确存在众多问题,但同样具有自身优势,机遇多多。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全媒体竞争中不落伍,不少传统纸媒都在筹划或建设APP,《池州日报》作为一份党报,也在积极筹备APP建设。笔者结合本报社创办APP的情况,认为纸媒要建设APP,需要找好三大"支撑点":找准目标定位、提高新闻产品质量和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三大"支撑点"相辅相成,精确定位是建设APP的前提条件,高质量的信息是推广APP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服务体验是APP盈利的途径,是纸媒APP走上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功能是档案馆的基本功能之一,但我国档案馆的教育功能仍以实体参观和档案展览为主。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档案馆可以引入APP服务方式,为不同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首先介绍了档案馆的三类用户群体,并对国外档案馆教育服务APP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定位、资源、人员、技术层面提出了利用APP提升档案馆教育功能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实现融合成为当今媒体人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以用户思维为指导,主要探讨电台与新媒体融合的途径,使电台所推出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多所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研,探讨高校SMS服务、WAP服务、APP服务、定位服务及QR应用,分析制约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技术因素,提出共谋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传统媒体做新媒体,理念滞后成了最大的绊脚石。虽然媒体开发新闻APP的好处多多,比如可以帮助媒体实现"去地域化"。但目前,媒体机构在做新闻APP面临着若干挑战。1.开发与推广成本高一个独立APP开发成本在17000—27000美元,开发成本高不说,一个APP开发出来后还需要大量的人去推广、维护、运营才能实现其价值。一方面,独立APP,开发与推广成本居高不小,另一方面,独立APP要想短时期内变现比较难,这些都需要媒体机构  相似文献   

17.
杨静 《新闻实践》2014,(10):41-43
核心阅读: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5亿、74.2%的用户在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今天,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正不断被打破、重建,新闻APP成为移动终端新的平台和入口,被传统媒体寄以转型和融合的厚望,掀起新一轮跑马圈地大战。  相似文献   

18.
葛晶 《新闻战线》2023,(5):80-82
建立并不断完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传统媒体应直面现实挑战,发挥核心优势;明晰自身定位,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多元合作,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加强智库建设,提升媒体服务价值。要不断增强受众黏性,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向智慧媒体转型。  相似文献   

19.
陈田雨 《青年记者》2017,(32):100-101
根据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于2016年2月发布的《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截至2015年年底,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231个,呈井喷发展之势.其中,“无线苏州”“智慧无锡”及“在南京”等由传统城市媒体打造的移动客户端值得一提.有别于全国性新闻APP发展模式的多元,如今,从提供新闻到提供服务已成为我国城市APP发展的基本转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盛,这种综合服务模式使得城市APP逐渐获得未来发展的可能——场景传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速发展与迅速普及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不仅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新闻类APP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以近几年新闻类APP的发展态势为依托,立足于地方新闻类APP,通过分析地方新闻类APP发展的背景和特点,研究当前地方新闻类APP的整体境况;除此之外,根据实例分析地方新闻类APP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分析探索地方新闻类APP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