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珊 《传媒》2015,(12):67-68
译制片配音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话筒语言表演艺术.它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这种局限性赋予了译制片配音艺术独特的精神气质,促使配音演员在有限的空间里创作出无限的艺术魅力.本文对媒介跨文化传播中译制片配音的局限性与创造性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乐 《新闻世界》2010,(4):155-156
在经历过一个黄金时代之后,进口译制片配音在中国逐渐落寞。本文分析了发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译制片配音存在的重要性和价值,为译制片配音的继续发展和复兴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作为跨文化传播大众媒介方式之一的译制片,在中国传播西方电影艺术的历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增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许多经典译制片经久不衰?其魅力究竟在哪里?除了原片中丰富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其感人的命运之外,还有耐人寻味、令人感叹的经典对白.曾导演过<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海底总动员>等多部译制片并获译制片华表奖的著名译制片导演张云明说过:"电影译制中,如何把握译制语言创作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谈到译制片,许多人会想到配音表演,而且还会说译制片就是声音表演艺术。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看译制片的确在欣赏配音表演。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拿配音替代译制是片面的,因为,配音并不是译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看电影的趣味和习惯就像我们这个国家一样,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变化之一就是 看外国电影时不再希望有中文配音,而是放放原声,上中文字幕。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那个时候,进口的电影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译制片。顾名思义,这些电影的  相似文献   

6.
高珊 《传媒》2015,(1):73-74
影视译制片配音艺术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语言表演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文章从观众接受译制片的心理机制和效用的角度来阐释译制片配音艺术审美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陈曦 《今传媒》2014,(7):75-76,96
中国译制片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而如今,伴随着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后期技术和电影画面的重视,电影的语言和配音被逐渐"冷落",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便利下载和资源点供应促使人们对"原音原版"的追求,把译制片这个"没落贵族"逼到了墙角。学者们对此分执对立观点,有认为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译制片不会消失;有认为译制片必死,即使作为特殊门类保留也会失去市场价值。新媒体时代到来的今日,网络涌起了一批译制新秀,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草根",且不同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单一的译制电影模式。笔者试图从"网配"这个角度,对中国译制片的生存价值加以思考,寻求译制艺术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译制片是一门艺术,肯定没有异议。但如果要说 译制片也需要进行创作,难免有人质疑。译制片还存在创作 吗?它不就是将原片中的人物对白从外语转换成汉语或将 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转换成普通话吗?连一些影视界业 内人士,甚至是配音从业者,也对配音的创作意识不够重 视。虽然他们也承认配音是一种二度创作,但他们认为的二 度创作就是将每个人物的声音准确地“贴”上去。诚然,将 声音准确地“贴”到原片上是配音工作必须要做到的,但这 其中如果缺少了创作,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既然无人怀疑译制片的配音是一门艺术。那…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译制片是一门艺术,肯定没有异议。但如果要说译制片也需要进行创作,难免有人质疑。译制片还存在创作吗?它不就是将原片中的人物对白从外语转换成汉语或将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转换成普通话吗?连一些影视界业内人士,甚至是配音从业者,也对配音的创作意识不够重视。虽然他们也承认配音是一种二度创作,但他们认为的二度创作就是将每个人物的声音准确地“贴”上去。诚然,将声音准确地“贴”到原片上是配音工作必须要做到的,但这其中如果缺少了创作,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译制片概念的界定译制片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后,译制片更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较之从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出现了许多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的经典佳作;但同时,也有一些粗制滥造、漏洞百出的平庸之作,败坏着译制片在人们。。目中的形象。为此,译制片工作者要在忙碌之余静下心来反思总结,为译制片未来的发展作一些前瞻性的探索。究竟什么是译制片,目前似乎没有一个很权威的定义。依笔者看来,它应该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凡是将影视作品经过翻译、编辑、配音、合成、剪辑…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中国电影所遭遇的最重大事件,是电影开始被视为一种文化产业。电影本体的这种变化,导致诸多方面的调整、改变和推进,并把影响放大到整个社会。中国电影的存在环境和发展条件已经如此不同以往,而所有的变迁最终都将被提升到电影文化的层面,迫使它再次调整自身的文化姿态。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更多的不是由它的美学、艺术或技术来推动,而是由它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逐步扩大的传播来决定。而当电影传播作为新问题,在今天益发显示出它对电影发展的影响作用和推动作用时,从传播的角度进入电影史的研究,合乎逻辑地成为这个时代电影史述的新任务。恰恰是在传播的渠道、方式和形态而不是其他方面,中国电影的殊异之处体现得最为鲜明强烈。这才是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中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部分。中国电影传播史的写作,其理论意义不仅限于描述一部独特的电影专门史,更在于通过研究,去总结经验,重新考察和评价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品种,它是通过电视作为媒介,电视台通过电视进行传播的,电视电影是在电视和电影的夹缝中,产生了这种新型的、结合了电视和电影共性的影片模式。电视电影具有交集式的艺术特征,以电视作为电视电影的平台,电影作为电视电影的根基。在艺术特征上,电视电影在很多方面有别于电影和电视剧。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电影产量最多的美国更是受国民欢迎的大片来源之地,然而在美国大片被受众接受之前,它的翻译问题更是编码解码的要素之一,对声音重新配音还是在原声之下加以字幕,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说文字是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那么台词便是影视作品的"影视语言"。它在影片中起着叙事,交待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论证推理和增强现实感等作用,对于整个电影的传播效果起着先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她们老了,但她们的声音没有老,像酒一样在岁月中发酵,带点沧桑的、更引人深思的味道。作为外国电影和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者,她们见证了译制片的60年变迁。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中从理念到实践的广泛应用,媒介融合已成为一种结果,呈现于当前的媒介环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媒介形式。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格局与更加多样的舆论环境,探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媒介认知属性上,作为传播历史的重要方式和表现历史的艺术形式,以及在媒介融合视阈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成为受众认同历史的影像传播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永 《新闻世界》2021,(3):93-96
新媒体环境下,美食类纪录片成为网络平台中纪录片的"红海",其配音创作也呈现出一系列新样态。《人生一串》系列纪录片的配音创作在声音形象、听觉体验、声画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其他同类型纪录片探索创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以《人生一串》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互联网媒介下美食类纪录片配音创作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其特殊的政治使命决定了它要有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往的党刊都是以刊登政治理论和工作经验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式的说服教育为主,不怎么讲究传播技巧,不注重发挥受众的能动性。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刊在市场经济环境的驱动下,与时俱进、扬长避短,在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力求把传播学的理论运用到党刊的工作实际中,从传播信息控制、传播技巧和受众三方面阐述了党刊如何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变形金刚3》的成功无疑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从电影内容、语境解析以及文化营销策略三方面对它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并对中国电影全球化进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崔志康 《新闻传播》2023,(18):23-2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新时代建设过程中将文化走出去作为主要目标。电影属于文化艺术中的一种,主要依靠视觉内容吸引观众目光。中国电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电影传播有助于此类文化发扬和传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为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将文化走出去现状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现状作为出发点,分析当前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0.
电视电影作为电视和电影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遵循电视的媒体传播特性,同时又需要追求一种有别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和表现形态.本文将从电影电视化传播的形成、传播形态与媒体特性、国内外案例分析及前景与挑战四个方面就电视电影的特点进行阐释,试图找出符合电视电影规律的传播特性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