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城市影像空间生产正在经历从精英化到民众化的转变。本文以抖音短视频打卡“武汉空轨”为例,探讨了数字社交媒体时代下城市影像的新生产机制和数字地方感的形成。研究显示,在数字媒体环境中,民众作为城市影像的接收者、创造者和传播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构建。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数字地方感,跨越了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物理空间,展现了数字媒体如何重塑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相似文献   

2.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中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即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从时间节点、用户使用与内容生产等方面简单阐述了各自的界定性特征。广播在旧媒介范围内属于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由专业人士负责内容生产;之后经历了互联网的第一代媒介到第二代媒介,广播在传播技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介在不断演化,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广播APP在突破了旧有传播范式的基础上,更是在知识付费、线上收听、线下体验上寻求内容生产多元化、受众需求精准化的策略。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着重对于国内最大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从"广播"走向"窄播",走向定制广播的内容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线广播,又称“网上广播”,是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广播上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虽然在建立网站和利用网上广播技术方面,我国发展较晚,但近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综观在线广播给我国广播业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收听范围扩大,可以“越洋过海” 传统广播以电波为媒介,发送的过程深受地形、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收听范围十分有限。在线广播以互联网为媒介,不但快捷,而且世界各地的计算机都可以覆盖在内,真正实现了无边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肖燕雄  郭妍 《新闻界》2023,(4):21-33+46
技术可供性之下,新闻生产发生转向。这在时空逻辑上体现为从“时间消灭空间”转向“空间压倒时间”。新闻生产逻辑的“空间化”背景,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与实证调查法,以2022年度Sigma Awards入围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数字新闻生产关系网所形成的空间样态,考察了数字新闻的建构逻辑与生产图景,提出了技术可供性背景下数字新闻的空间“塔架”图。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传媒体制逐渐由事业型走向市场,频率专业化、栏目精品化和受众细分化成为发展趋势,其中尤以广播媒介为甚。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广播媒介就开始频率专业化的探索,从中央到各地方广播电台开设了新闻、经济、文艺、交通、音乐等频率,这对广播媒介冲破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大而全”的一台统天下的媒介市场格局,实现受众细分,加快广播媒介的市场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和媒介市场发  相似文献   

6.
刘欣  袁也 《出版科学》2023,(2):56-60
出版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的公开化实践。在互联网的媒介物质性作用下,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以链接、多重拼贴、生成性和混杂性为主要特征。一方面,颠覆了印刷时代对“知识”的定义,由此带来知识生产空间的极大释放。另一方面,随着“被动的”读者转向“能动的”用户,图书出版也由传统的知识产品生产者转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在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中,一种对出版的新的想象由此打开:数字智能时代的图书出版通过跨媒介叙事进行内容生产,搭建贯通线上线下的新型知识服务空间,打造具有公共文化属性的知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正从“广播”走向一种全新的融合形态媒体“宽带”.新的媒介环境对电视新闻生产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改造新闻生产的流程以适应“宽带播出”的需要.本文从“延展新闻”和“流程再造”的角度研究了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2022年年底,一款派对游戏《Goose Goose Duck》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亚洲区玩家的眼球,这也正是网络游戏开发者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媒介空间生产的一次成功探索。研究发现,与传统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相比,这类新型派对游戏迅速爆火的背后是游戏设计者与玩家作为媒介空间生产的共同主体“双向规训”的关系建构逻辑。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出发,探寻新型派对游戏中蕴藏的空间权力结构及其暗含的“权力幻觉”,有益于对深度媒介化时代现实社会关系建构方式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9.
吕晓峰 《青年记者》2016,(35):125-126
媒介城市的内涵:作为媒介的城市 媒介城市的形成基于两个前提.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为媒介城市的形成打通了技术和信息通道.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媒介化时代.媒介化社会是高度依赖技术和技术逻辑的社会形态,技术逻辑的丰富让社会的重要呈现形式——城市,更多地呈现为数据化的实体.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空间”贯通了城市、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新的时代背景,从技术上看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从政治上看是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的社会场景,从学理上看是在城镇化大潮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与矛盾冲突.城市、媒介、人都是特定的时空场域,从时间上看,联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空间上看,既是自然地理空间,也是个体精神空间和社会意义空间.从“空间”角度出发,探索城市与媒介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城市作为媒介纳入媒介学研究视野进行分析研究,是媒介城市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开始,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现代交通发展潮流、把握广播内在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广播资源优势、彰显广播个性、富于创造性的专业广播媒介(或称为基本适位的广播媒介)——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交通广播独具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魅力使其一举成为目前广播媒介的“领头羊”.也由此催生了广播新一轮的发展热潮.理论界称之为“交通广播现象”。  相似文献   

11.
理解媒介与城市关系的两种常见路径:文本对城市的表征或工具对城市沟通效率的提升,皆抑制了媒介的生成性。与这二种路径不同,论文通过将1930年代上海“电话购货”中的“电话”概念化为一套由“电话交换区”、“电话销货指南”和“电话购货部”组合而成的都市媒介基础设施,来阐释电话在物质、符号与组织面向上社会技术性地嵌入经济交往并重组都市空间的方式。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意义上的电话与城市的接合可被视为一系列技术中介的都市社会空间实践,这些社会空间实践体现为“操奇计赢之枢纽”的动态生成。其中“操奇计赢”是电话介入的“谈议交易”活动;“枢纽”是在电话协调“谈议交易”时涌现的构成性中心,意味着交易关系的汇聚,且蕴含地理空间的向度。通过发掘电话在“操奇计赢”实践中的勾连、转译和重组的角色,论文为都市移动性所涉物质、交往与空间的相互缠结提供了新的日常韵律和理论想象,同时也对城市作为“社会技术性构成”这一理论主张提出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2.
曾娇丽 《青年记者》2023,(24):74-76+79
近年来,历史街区作为物质及文化双重意义上的“城市遗产”广受关注。在历史街区的保留与更新实践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媒介与地点相分离”的情况已经发生转变,本文以上海市思南路历史街区为案例,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历史街区“再地方化”的可能。研究发现,地理媒介促进符号空间与地理空间相互贯通,历史街区的媒介叙事与本地生活亦走向融合,公众通过线上线下互嵌的多样化传播实践,激活地点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将历史街区从景观化的“文化目的地”形塑为日常化的“文化枢纽”。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与创新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媒介大家庭中,广播电视报越来越处于劣势,发行量从百余万份迅速下滑到几十万份甚至是几万份。与读者的“移情别恋”同步,广播电视报的广告客户也纷纷“转向”,广播电视报又必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广播电视报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求自身的发展?本文拟从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介联手,从而实现借势发展这一视角进行探讨。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体联手,可以大大加强对某一新闻或问题的报道力度,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报自身的影响力,这对素有“小报”之称的广播电视报而言,更显重要。从1999年开始,《…  相似文献   

14.
农业广播新闻潜在的拓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平 《声屏世界》2004,(12):47-48
农业广播新闻具有广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首先从媒介来看,在城市媒体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今天,广播的收听优势只存在于移动人群之中,而在农村,全国性报纸、电视受众市场还不大,网络也不流行,媒介竞争局面与城市不可同日而语;其次。广播媒介是农村的传统媒介工具,也有专家预测,在城市消费市场面临饱和的状态下,广告市场利润也呈下降趋势;再次,农民消费能力在逐渐提高,因此,下一个广告增量空间就是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同时,在不富裕的农村,广播以其传递信息快、收听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更容易成为农村媒介的首选。农民了解国家大事,获取科技和市场信息,对农广播节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在农村,广播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坚守农村,开拓农村市场是广播媒介的明智之选。  相似文献   

15.
“元宇宙”使文化的情境维度由现实空间流动至虚拟空间,是档案馆实现自身文化功能的时代命题。作为终极数字媒介,“元宇宙”具有扁平化的微观空间结构,呈现出逆转、编织和负熵的宏观形态特征,为档案馆文化功能由“实”向“虚”的空间场域变迁提供了外在三元空间生产和内在自创生的逻辑进路。基于两条逻辑线索的互文嵌入,档案馆文化功能从现在向“元宇宙”拓展应遵从“虚拟孪生”“虚实相生”“虚实共生”的一体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陈刚  李沁柯 《新闻界》2023,(5):49-60
当前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态的基础性架构,带来日常生活、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等的全面重构,视障者也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逐渐摆脱城市空间的“隐身人”角色。数字基础设施系统为视障群体搭建了数字“盲道”和“盲杖”。本文从视障者的感官体验出发,聚焦视障者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出行、信息交流等障碍,将视障者与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协商和交互作为微观分析单元,对交互过程中的感官体验进行深描与呈现。虽然数字“盲道”与“盲杖”尚不完善,但整体上弥补了视障者在出行时的工具缺口与空间限制,以及信息交流中的感知方式和交互内容缺口,疏通因视力差异带来的身与心的“围困”,重塑了视障者的自我主体性与能动性,增强社会融入,同时也在人与技术的交互协商中实现技术系统的升级优化,视障者的数字城市生存已成为一种“在技之在”。  相似文献   

17.
为迎接世界性体育盛事冬奥会和大运会,北京和成都在短时间内密集推出一系列城市宣传片,生产出特殊的影像空间。在“空间生产”的理论视野中,它们依然是社会的产物,有着特定的生产模式。透过人文地理学的经验视角,视觉感知模式和象征模式遮蔽了物理空间,重构了地方感的语境,用想象力占有并改变了空间的含义。影像生产出想象性的空间图式——完美异托邦,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卓越秩序,城市的现实形象和人的栖居之梦的化学反应生成了奇妙的可见性。它来自实景与虚像、碎片与整体、假器与真影的影像辩证法。隐含于内在结构的特殊性质,创造了基于纯视觉媒介的可见性生成逻辑,拓展了城市地理的实践视野和批判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三网融合给中国广播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以iPhone为例,提出了广播通过智能化数字媒介终端进行传播的策略,阐述TiPhone:i.g..种智能化数字媒介终端的优越性,分析了广播基于iPhone的传播模式。提出了在三网融合时代广播产业发展的四项策略:广播要对智能化数字媒介终端使用者进行理性研究;广播要创新节目形式,力求贴身定制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渠道,提供通路保障;智能广播与传统广播应当“战略协同,资源共享”,发挥合力。  相似文献   

19.
高宇  吴月 《中国广播》2007,(12):77-79
今天的中国传媒产业开始面对一个日益分化的市场,并思考如何在市场分化中不断进步和壮大。就地方广播媒体而言,这种思考可能来得更迫切——中央、省级以及同一城市广播媒体的多重覆盖和竞争,使它们必须为发展甚至是为生存而战。于是“错位竞争”、“类型化电台”“专业化改革”等声音鹊起,成为地方广播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李霞 《新闻爱好者》2008,(12):39-40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此后,先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了数字形式,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此后,网络技术的推动,又使得媒介融合得以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