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智妍  郭枫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必须重视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叙事表现。新媒介叙事系统相较传统叙事有所变化,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叙事表现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三个方面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传承人媒介形象的年轻化;叙事话语的年轻化;媒介叙事载体的年轻化。为此,搜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上的相关叙事案例,从媒介叙事的角度来阐释非遗年轻化形象的建构,并针对现有的媒介叙事情况提出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如何让非遗在文旅视域下保护和传播?一方面加强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态圈培育、立法保障和文旅深度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非遗保护;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语境和新文化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非遗与社会各个领域的黏合度,激活非遗内在潜能,创新非遗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非遗传播的整体格局,形成了以短视频技术和商业优势为主导的新媒体场域。新场域对我国非遗的整体生态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也由此产生了不利于非遗发展的一些问题。在新的局面下,我们需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转化创新路径,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从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提炼、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创新、媒介事件的策划传播、政府职能的优化发挥,以及非遗短视频海外传播力与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短视频的优势,克服和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非遗的整体保护水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强势登录传播领域,潮州非遗传播如何在新媒体传播中分得传媒蛋糕一杯羹?转身还是掉队?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无论传媒技术和传播方式怎样变化,传播内容的两个要素内容与形式也就是里外的问题恒定存在。在信息传播中,内容是非遗传播的根本,而形式仅只是为"内容"服务的一种外在形式。形式与内容互为表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述内容,二者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赵山山 《云南档案》2016,(10):44-47
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的出现及发展为非遗档案的开发及价值的挖掘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影响并改变着非遗档案的开发实践。新媒体便捷而高度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将使"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理念得到有效落实与深化,并使非遗档案开发主体趋于多样化。新媒体环境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信息的呈现形式与信息产品类型变得更为丰富、多样,拓展了非遗档案开发创新的空间,非遗档案开发产品表现形式及类型将日益丰富化。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促使人们进入网络视听时代,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近几年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非遗类综艺节目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和手工艺、召唤匠人回归的重要使命.因此,非遗类综艺节目要抓住网络视听时代媒介融合的机遇,在内容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考察了当前广播媒介新型传受互动理念的建构,包括以下内容:广播的互动传播模式体现为传者间、受众间、多媒体受众间的综合互动;广播的传播路径呈现为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融合的多元化发展;广播传受互动理念,不仅体现在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互动形态的多样化,也体现在基于网络、线下圈子、用户自制内容等三条宏观路径上的最优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短视频是民俗资源传播的重要媒介,但少有研究归置并进一步剖判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本研究以前人理论和近年公开数据为基础,阐述并归纳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借助实例厘清其中利弊所在,旨在为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牛玉慧 《出版广角》2016,(16):70-72
新媒体时代的突出特点在于其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媒介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实现了媒介与受众的互动。本文在分析互动广告的传播特点基础上提出互动广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新媒体互动广告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种的传承处境堪忧,文化传承的老龄化、断代化以及文化流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为了应对非遗此种发展趋势,文化部、教育部推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大学与非遗的文化传承联系了起来,调动大学的力量并介入非遗,激发其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文化互益的过程,非遗进校园,给大学提供了来自非遗社区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研培进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回访,也是高校与社区互动互益、互惠共生的过程。大学与社区间的互动模式,既有助于促进非遗教育传承、连结非遗与现代生活,也给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视新媒介叙事和传播问题。研究回归传播的内容起点,将“学习强国”App作为切入口探析其中的非遗叙事,并借此获知当下非遗新媒介叙事的现状。“学习强国”中的非遗叙事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碎片化叙事适合移动端传播;叙事空间的强地域特色;宏大叙事与个性化视角相结合,并针对叙事风格和叙事形式等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智卓 《新闻世界》2014,(4):159-16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媒介社会职能的完善,新媒体生态下的健康传播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新媒体环境对健康传播的消息来源、方式、内容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健康传播在这种媒介生态下,从突发事件、常态传播,以及传播工作者三个方面展现出了新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传播理念、传播模式、传播媒介、传播主体四个方面,从而构建出健康传播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发展十分迅速,将我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主要特征包含交互性与数字化,而电视新媒体则是诞生于新媒介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的媒体模式,并且电视新媒体还包括手机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网络电视等数种传播形态。将受众作为中心就是电视新媒体的核心特征,而加强电视新媒体条件下与受众的互动将是目前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媒介生态下电视新媒体互动的特点,分析电视新媒体的互动形式,并提出了电视新媒体的互动策略,力求构建完整的数字化电视新媒体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4.
非遗共享是以认可且维护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是非遗本质的体现。从内部共享到外部共享、从物质共享到精神共享、从传承共享到传播共享,非遗共享随人际关系变化而变化。非遗藏品票是非遗共享的一种创新探索,重新诠释了非遗实践的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创新了非遗共享主体、内容、模式。在推动非遗共享中,要防范伦理风险,确保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权玺 《青年记者》2016,(33):83-85
图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环境下非遗传承所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尽管从应然性的角度而言,数字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围绕着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传承人的权益保护、非遗展演的场域变迁、非遗文化的技术复制、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的争论仍不绝于耳。也就是说,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始终受制于对其技术价值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打破了过去非遗文化传播的渠道局限,非遗类短视频的出现,已成为热爱非遗文化的受众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圈层理论视角,结合传播学相关知识对抖音平台非遗类短视频创造性转化的困境,如个体传播受限、资源分布不均、扶持力度不够等进行分析,并据此从垂直化分层传播、“短视频+”融合发展、打造个性化IP等多个维度进行非遗类短视频创造性转化路径的探索,为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薄莹 《东南传播》2012,(2):16-18
个人网络电台是广播媒体与互联网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产生的新兴媒介产品,在"个人化媒体"日趋兴盛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关注的视角主要包括菠萝台的内容产生方式、传播路径、传播效果以及媒介使用者接触媒介动机等方面内容,通过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来分析菠萝台在传播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用户制作内容、高交互性、自主性、共享性等新媒体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新媒体的特点分析了其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并进行了科学传播策略研究。提出了要发挥科研机构与科普组织的引导作用,推动科学传播与民间组织相结合,构建科学传播"传者—媒介—受众"三维互动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科学传播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互联网的发展为非遗品牌价值提升带来了新的时代机遇,为了探讨互联网时代下非遗网红传承人的传播状况,塑造非遗品牌策略。【方法】本文以三都水族马尾绣绣娘为例,采用卡方检验法对马尾绣网红传承人的传播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网红传承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传播内容单一和对新媒体利用不够的问题。【结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短视频网红传播视域下提出了打造“马尾绣网红绣娘”特色品牌、打造优质短视频内容、开通多渠道全方位的矩阵传播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非遗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在信息社会当中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结合非遗影像的代表形式非遗类电视节目,从建构文化记忆实现情感认同、打造媒介仪式构建符号场域、通过创新融合手段延伸传播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特色,以此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强化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牢铸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