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档案是建构集体记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要素,数字档案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收藏和开发是构建档案资源的基本途径。根据当代档案记忆观和资源观,有必要大力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建议构建"中国记忆"大型数字资源库,以真实丰富的数字资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传承提供文献支撑,促进档案事业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档案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数字记忆等)的建构和传承对整合档案资源、推动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NetDraw软件),总结出目前我国档案记忆研究主要围绕档案、社会记忆、档案记忆观、城乡记忆工程、数字记忆五个领域开展,并对作为档案记忆研究的新动向——数字记忆的建构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档案记忆观是档案学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档案学理论,在此理论的观照下,档案学的研究边界得以扩大,档案的属性和功能有了新的认知和发展,档案学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综述国内外档案学社会记忆研究现状出发,探讨档案记忆观理论下的档案基本性质,回顾国内外档案记忆观的研究历程,从而厘定和探讨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4.
档案记忆观作为档案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促进了档案价值的开发,完善了档案资源建设,并拓展了档案学的研究领域.论文在肯定档案记忆研究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指出该研究中存在将档案与社会记忆等同、否定档案真实性、忽略档案第一价值的问题,以期引起相应的关注与思考,避免走入档案记忆研究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档案记忆观作为基于对档案基本属性--社会记忆属性的本质性认识,近年来受到档案界的重视和探讨.本文对档案记忆观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及其对档案学研究的影响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档案记忆的形成是档案社会化的产物,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传承形式,对其社会进行系统的阐释和解读必须建立在了解档案记忆社会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从档案记忆框架存在的必然性出发,通过分析其对于社会记忆的整合作用凸显其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将档案记忆的框架类型分为机构框架、媒介框架和主体框架;最后分析了记忆框架研究对于档案记忆观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类记录方式的变革导致社会记忆形态的变化。影像技术的变革使人类进入了"纪录片的时代",社会记忆也呈现立体式、多层次的动态趋势。作为"记忆宫殿"的档案部门理应树立新的档案记忆观——影像档案记忆观,以全新的视角应对影像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陈艳 《档案学研究》2018,32(6):133-137
南非档案学家哈里斯作为“解构主义”的突出代表,其在档案记忆方面的观点一反传统的“档案是历史的镜子”的观点。本文从哈里斯对档案工作者的定义出发,从档案鉴定、档案收集、档案著录和电子文件四个方面介绍哈里斯的档案记忆观。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问题是档案记忆观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基石和走向深入的前提。本文以档案的记忆属性为出发点,全面阐述了档案与社会记忆存在着承载关系、转化关系、建构关系、佐证关系和控制关系等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0月24日,2015数字记忆国际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讲话中指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纽带,是其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档案界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在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背景下,档案工作者要顺势而为,主动汲取新知识、新方法,改变传统的记忆保存、再现、分享模式,让这个伟大时代的鲜活记忆与数字世界同在同行.  相似文献   

11.
档案著录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探索档案著录工具在数字记忆构建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与社会记忆在数字环境下的深度融合。研究首先依据功能对档案著录工具进行分类概述,接着以不同类别档案著录工具的功能性为指导框架对档案著录工具在数字记忆构建中的可用性进行分析,最后以三个数字记忆项目为实例列举了档案著录在数字记忆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了档案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不同社会记忆功能,并对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资源的完整记忆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未来社会构建智慧档案资源,实现智慧记忆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档案是建构社会记忆的基本要素,档案工作是构建社会记忆的实践活动。本文分析了档案社会记忆观理论的兴起时代背景,阐释了档案社会记忆观的基本内涵,建议我国档案界应担负起职业使命,抓好工作着力点,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传承提供档案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档案记忆观、数字人文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城市记忆资源整合与城市记忆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对城市记忆资源搜集、存储、整合主体等进行了探讨;以城市记忆服务原则为基础,提出专业化、普及化、定制化三种城市记忆服务类型.  相似文献   

15.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之间动态对话的结果,是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提供了新启示.通过阐述数字人文在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中的价值呈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机制:资源建设机制、数据关联机制与记忆活化机制,最后从协作与融合、数字项目驱动、构建"记忆场"三个方面探讨数字人文视角下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档案记忆观理论中,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于社会记忆的形成和传承必须依赖于系统的社会框架,所以分散、无序的档案材料不具备系统记忆的功能,只有经过系统编纂整理的档案才能作为具备记忆特征的资源参与到社会记忆的建构中去.论文从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思想性出发,通过阐释档案文献编纂与社会记忆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档案作为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资源的合理性,并就在社会记忆的视角下如何改进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灾难记忆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和传承灾难记忆有利于从中学习反思,提高防灾意识,推进社会突发灾难应对机制的建立,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灾难记忆的重要方式。以文件连续体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探索日本震灾数字档案参与灾难记忆构建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灾难事件数字档案的建设情况,从加快灾难记忆构建、完善资料收集、促进多元主体共建、加强档案资源利用四个方面对我国相关工作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档案记忆观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企业档案是构筑企业组织记忆的基石,以多维视角开展档案收集工作,以宏观鉴定为指导的科学的鉴定工作,以及丰富的档案提供利用服务,是真实、完整的企业组织记忆构建、维护、传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城市在城市化的"大发展"与"大破坏"中"速生"与"速灭",在"档案记忆观"的指导下,中国档案界有关"城市记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丰富。本文对2001年以来中国关于"城市记忆"的理论研究与"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梳理与综述,并做了相关的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记忆的存在形态正呈现出数字化发展趋势,认识和把握这一趋势,有助于我们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性措施,推进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建设。本文对社会记忆存在形态的数字化趋势、社会记忆数字化给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带来的时代机遇,及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实施数字化推进策略的现实依据等进行了阐述,重点在于提出乡村档案记忆工程的数字化推进策略,为探索发现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