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阳 《青年记者》2017,(30):35-36
真实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普适性伦理准则,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和基础问题.在新闻活动中,真实意味着抓住事物或者事件的核心议题、事件或人物的本质以及潜藏问题,向真实的追究和探索意味着穿透事物的表象而抵达内在,进而解释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深层含义.新闻真实具有两个维度:事件真实与意义真实;新闻真实具有三个面向:客观真实、媒介真实(符号真实)与理解真实(受众真实).新闻真实的实现由真实报道和理解真实、相信真实共同构筑,即由客观真实到媒介真实再到理解真实不断推动的过程,其核心是由新闻传收活动中的双重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共同完成的.①一方面,新闻真实的实现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和再现;另一方面,新闻真实的实现是对客观事实的塑造与建构,这两方面均依赖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杨保军  刘泽溪 《当代传播》2021,(3):23-27,48
新闻真实是新闻领域的基本问题,信源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间信任关系与新闻真实的实现存在着深刻而直接的关系.根据新闻传收过程的展开实际,可将真实实现过程划分为报道真实与收受真实.本文考察了源传信任和传收信任对新闻真实实现的形塑过程与基本特征,认为在事实信息采选和文本创制环节,源传信任使报道真实呈现出协商性、偏向性和博弈性特征,而在收受和信息解读环节,传收主体在信息交互过程中逐步确立新闻真实实现的伦理机制,为收受真实实现的良性循环提供动力.源传信任与传收互信两种信任关系,促使新闻真实实现的方式发生结构性变革,协同作用促进新闻真实的完整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主体间信任关系是新闻真实实现的道德保证,但衡量新闻真实的根本标准依然是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3.
杨保军 《新闻大学》2020,(1):40-52,126
有机真实,不是简单的新闻真实类型,而是在新兴媒介环境中观察分析新闻生产、新闻真实的一种新观念、新视野,它意味着真实观念的变革,更意味着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新闻真实实现的主体方式、媒介方式、符号方式、文本方式及其背后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变革。有机真实的实质,是说新闻真实是在不同报道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呈现的真实,有机真实是在不同媒介方式、符号方式、文本方式有机互动中呈现的真实。就当下来说,尽管有机真实的实现有赖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信息的公开程度,有赖于职业新闻生产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也有赖于社会公众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群体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的热情与水平,但最要紧的是,专业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承担自身的应尽职责,在新兴媒介环境中重建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最基本的要求。新闻真实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新闻传播与收受环境,更需要所有参与新闻活动者的共同努力。这是《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一文阐述的观点。文章通过对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含义及内在要求的深入分析,提出完整的新闻真实实现是由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双重主体即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共同完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1,(8):12-20
在数字新闻生产与流通的生态中,"新闻真实"实现的方式与策略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数字时代对于"新闻真实"的探讨往往与新新闻样态的出现相伴生,学术界形成了若干围绕新闻真实的"××真实"类阐释语簇。本文认为,媒介技术层面的"体验真实"、认知心理层面的"收受真实"以及权力关系层面的"协商真实"是数字时代"新闻真实"理念在流变中衍生出的阐释话语新构型。经典新闻学理论中的真实性理念因新闻主体及主体间关系差异而呈现不同面向,数字新闻生产实践的过程在承认"新闻真实"的相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从作为新闻行业的一种专业准则转变为协同再造社会集体理性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雅堃 《中国出版》2012,(12):57-60
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诉求就是事实过程的真实再现,对电视新闻而言,过程真实体现为事件时空的真实。电视新闻在索绪尔语言原理所指、能指[1]的对应中成型、成义、达意,完成事实过程的真实构成。文字、图像、音响、结构等符号元素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事实物化的基础媒介,新闻事实是具有能指、所指结构特征的符号事实,符号对应的真实程度,直接制约着新闻作品事实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7.
闫洁  蓝东兴 《新闻界》2013,(1):7-10
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记者不仅要报道事实,还要充分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新闻文本不仅存在开放式,还存在封闭式。新闻文本是传、受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中介,既反映着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接受主体的信息收受活动,两种不同呈现方式的新闻文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各有其传播功能。本文探讨了两种不同新闻文本的传播功能及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姚琦 《出版广角》2018,(15):70-72
在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建构真实主要是根据新闻传播主体的主观意向形成的,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最典型的方式.在融媒体时代,对话真实逐渐取代建构真实,成为当前实现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方式,带动了新闻传播主体和样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杨保军 《新闻界》2020,(4):35-42,5
新闻真实始终是新闻实践中、新闻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整体真实与具体真实是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其中,理论上较难理解的、实践中较难实现的是新闻的整体真实。整体真实,既是一种新闻真实观,同时也是新闻真实实现的方法论。新闻的整体真实,不是传统上所理解的关于目标报道领域全部事实的真实报道,而是新闻意义上的整体真实,宏观上是指新闻要呈现出目标报道领域新闻事实的整体图景,微观上是指具体新闻要反映具体新闻事实的整体面目。实现新闻的整体真实,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方法,需要客观、全面反映目标报道领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新闻事实,需要新兴媒介环境中所有相关新闻传播主体间的有机互动,需要形成针对复杂新闻事实的过程性报道机制。自然,更需要国家提供相关法律政策的有效保障,需要社会创造实现新闻整体真实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新闻活动主体与客体内涵的理解常有一定的片面性,表现为把新闻活动主体仅仅理解为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把新闻客体仅仅理解为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与美国相比,我国新闻诽谤诉讼中媒体败诉率居高不下,其关键原因是:我国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由媒体对报道真实性和过错负证明责任;美国由原告对此负证明责任。然而,深层次原因是:混淆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滥用证明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凸显,新闻真实性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任性真实”,即受众所相信的真实。依据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分类,并结合对25位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本文从“系统信任”和“人际信任”两个维度对新闻的“信任性真实”进行了分析。笔者发现,“可视化”以及“交朋友”策略是社交媒体时代形塑传受之间“人际信任”的重要路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信任”是完整实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环节,但是新闻真实并不依赖于受众的信任,事实真实仍然是衡量新闻真实性的终极性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在故事化的叙述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广泛运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这种叙述方式可以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民生新闻特有的亲民效果得到延伸。随着这种叙述方式的广泛应用,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了一些因故事化而导致新闻失真的种种现象。本文试澄清电视民生新闻中故事化叙述方式的界定,并分析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News media coverage of election campaigns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use of the strategic game frame and a focus on politicians' use of negative campaigning. However,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news coverage is largely unexplored. This article theorizes that consumer demand and norms of journalistic independence might induce the news media outlets to cover negative campaigning with a strategic game frame. A comprehensive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several newspaper types, several election campaigns, and several different measurements of media framing confirms that news coverage of negative campaigning does apply the strategic game frame to a significantly larger degree than articles covering positive campaigning. This finding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campaigning politicians and for scholars studying campaign and media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外有关媒体围绕委内瑞拉政变的报道 ,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对中国有关媒体的报道得失做了反思。从而说明 ,作为新闻媒体和记者 ,在从事突发性国际大事报道时 ,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实的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 ,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media trust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levels of media trust and news attention. Three distinct types of media trust are introduced: 1) trust of news information, 2) trust of those who deliver the news, and 3) trust of media corporation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se different types of media trust relate to news attention in distinct ways, specifically when examined across medium.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and contextualized in light of an evolving media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面向新闻领域的中文文本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文本分类及中文新闻分类概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网络新闻文本特征及当前新闻文本分类特点,并总结新闻文本分类在新闻网站分类导航、话题识别与跟踪、个性化推荐三方面的应用。其后,总结中文新闻分类存在的问题,诸如缺乏通用语料和评价方法、分类体系粗略、分类维度单一等,并提出相应措施。最后,针对当前信息环境,提出新闻分类不仅将朝着多层次、多维度、跨语言方向发展,还将与多媒体信息、大数据、社会化媒体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关注美国融合新闻业务发展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经典的融合新闻报道案例,辨析融合新闻的概念与特征,分析美国融合新闻报道的类型和题材偏好,阐释此类新闻报道如何结合多种媒介以微内容组合式的结构呈现。文中还预测了我国融合新闻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health journalists’ sourcing patterns in the Dutch-speaking part of Belgium across a range of different media including newspapers, magazines, radio, television and online health news websites. A cross-sectional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health news items 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5 (N?=?981) was established to examine the number and origin (e.g. industry, citizens, experts) of sources (N?=?1998) mentioned in health news storie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paid to differences across various media types. Despite recent claims of media convergence, cross-media comparisons are scarce and, for a specialized beat such as health, nonexistent. The ke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ordinary citizens and academic experts constitute the two largest source categories. The small share of industry-related sources confirms journalists’ skeptical attitude towards content provided by the industry. But on closer inspection, large differences can be observed across various media types. On the one hand, ordinary citizens occur with relatively high frequency on television but hardly make an appearance in online news items. Academic 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are dominant online but nearly absent in television news items. In sum, this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health journalists’ source uses differ across various media platf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