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我国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中核心概念缺乏标准解析的现状,对于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运用的三个核心概念——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概念梳理,在中外比较研究基础上,作出解释并作相应的理论说明.  相似文献   

2.
从法规政策上赋予电子文档证据效力是推进电子文件单轨制改革的重要支点.通过梳理近二十年来广东省电子文件证据法规政策的内容、类型及其司法应用,详细分析了广东省电子文件证据法规政策特点,指出电子文件证据尚未形成完整法规体系;电子文件证据基本问题规定混乱,可采性与证明力应用处于初级阶段;电子文件证据真实性难以判定,司法实践存在操作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并从完善电子文件证据法规体系、电子文件证据可采性及证明力、电子文件证据技术鉴定司法应用等维度,提出了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电子文件证据法规政策体系,开展电子文件证据可采性与证明力立法研究,提升司法应用中电子文件证据鉴定技术应用等广东省电子文件证据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3.
再论对电子文件特性的科学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电子文件的层次维度、构成维度和生命周期维度对电子文件的特性进行了科学而深入的分析。基于电子文件的层次维度,提出了电子文件在逻辑层次上与在物理层次上电子文件的特性;基于电子文件的构成从维度,提出了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的构成特性;基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维度,提出了电子文件在不同阶段的特性,从而从多维视角对电子文件的特性作了科学、全面、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文件中心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电子文件中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包括:电子文件中心的概念及其内涵,电子文件中心的性质和功能,电子文件中心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玮 《云南档案》2013,(2):19-20
电子文件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构建电子文件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子政务系统的重复建设和共享程度低、电子文件中心归属不明确与信息收集的标准不统一。实现电子文件中心的科学建设有效途径是要尽早确立政府电子文件正式的法律地位、建立权责明晰的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子文件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文件管理与电子证据司法应用的共通之处,分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积极意义.分别解读了电子证据审查认定条款与正常业务活动中形成、档案管理方式保管、中立第三方平台保管这三种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具体关联,进而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与机构层面论述了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启示:加强档案法规标准与电子证据审查认定条款的衔接,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与档案馆积极参与存证保全,实现电子文件—电子证据全链条痕迹留存.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环境中,企业加强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电子文件质量,发挥信息资源价值的必然之举。本文根据目前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失,明确了进行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将电子文件管理相关部门与电子文件管理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提出一套电子文件管理制度,旨在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迅猛增长的大环境下,电子文件中心应运而生。本文总结梳理了我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并结合石景山区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尝试提出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一些有益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电子文件的格式多种多样,如文本文件、图形图像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不同格式的电子文件管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为了统一管理规范,方便管理者管理,国家档案局颁布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电子文件在实际工作中所需遵循的格式标准。本文就此规范规定的几种电子文件的通用格式,根据其存储原理简要论述它们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秀云 《云南档案》2012,(10):56-58
本文拟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概念出发,指出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指标评价的必要性,并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能够指导实践,选出最优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子文件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不仅是时代所需,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提升档案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国泰君安为例,从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利用三个方面,对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文件单轨制的落实和电子文件数据化进程的开始,电子文件知识服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文件知识图谱,既是电子文件数据化的一种方式,又是电子文件知识服务的技术与资源基础。电子文件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源,它除了包含文件内容,还涉及与之相关的组织结构、业务逻辑等背景信息。受电子文件特性的影响,电子文件知识图谱不同于一般的领域知识图谱:在构建路径方面,电子文件的背景与结构信息,包括来源机构信息、业务流程信息和职能分类信息和版本变化信息等的知识化,将贯穿电子文件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的多个节点;在知识服务方面,不同于一般的领域知识图谱,电子文件知识图谱能够提供面向业务活动的知识服务,其利用形态会更加丰富。结合现阶段各领域知识图谱的表现,电子文件知识图谱将会是电子文件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电子文件知识服务的重要途径,是电子文件管理事业进一步向决策端转型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3.
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在电子时代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恒 《档案管理》2005,(5):31-33
电子时代的来临,使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极有可能成为社会文件、档案的主导形态。明确认识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的条件,就可以辨别二者的重要区别与联系,有利于了解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有助于完整地收集电子档案、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自觉做好档案工作。因此,本文尝试性地探讨了电子文件向电子档案转化的条件问题,得出传统的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在电子时代依然适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现在电子文件安全控制在档案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大多数的电子文件管理研究都是针对归档后电子文件如何进行安全控制,而对电子文件生成中的安全控制问题研究较少.本文结合某省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对系统权限控制的需求,研究通过改进的RBAC模型解决在电子文件生成过程中如何对电子文件进行安全控制.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项目应用中的部分界面截图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各国顺应电子文件保管、利用的需要而纷纷建起电子文件中心,虽然建设路径不尽相同,但在建设理念与战略上却有诸多共性,不仅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府责任的重要内容,致力于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而且重视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并注重多层面共同推进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6.
认识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磊 《中国档案》2002,(6):41-42
本文讨论电子文件向电子档案转化过程中的特殊规律。提出:完整意义上的电子档案应当包括归档电子文件和元数据两部分;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不是单一的不可逆的线性过程,也没有明确的标志。以此为指导,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应在电子文件形成时期已经开始,贯穿于文件向档案转化的全过程,并以元数据为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人们普遍接受了以电子文件形式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方式,并且这种办公方式越来越常态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电子文件将成为传承人类记忆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电子文件发展正面临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的关键阶段。因而笔者拟将电子文件证据地位作为切入点,剖析我国电子文件证据效力研究现状,指出阻滞电子文件法律证据效力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从管理角度提出相应措施,以期使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变革不再有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略分析了“电子文件安全”含义,从电子文件内容/元数据、电子文件管理软件两方面将常用电子文件安全技术进行分类梳理,初步探讨了针对电子文件内容/元数据的安全技术特点和“双C”技术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电子文件信任建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子档案管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在许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时没有档案工作者参与,使得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一些部门的电子文件存在被删改的可能;新生产的电子文件可以覆盖旧的电子文件;有的未实现脱机保管,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文件可能丢失;有的未考虑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同归档管理的双套备份制度,甚至采用"无纸"办公,由于电子管理存在隐患,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形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电子文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二是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