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迪  童兵 《当代传播》2013,(2):34-37
中国的民意调查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政治经济各方面条件所限,发展一直迟缓。新中国建立后,民意调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发展起来。三十余年间,中国民意调查的主体由学术性、官方背景的机构逐渐发展为学术性机构、官方机构、媒体机构和国际国内商业机构并存的格局;调查主题也从媒体受众调查扩充为涵盖媒体受众调查、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消费者群体调查、企业发展研究等诸多领域;调查方法与国际接轨,从传统的问卷方式发展为问卷、焦点小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挖掘等多种方法;调查资金从学术、政府资助转为学术、政府、市场多元结构。近年来,部分学术调查机构初步实现联盟,目标是更规范、系统、全面地收集、监测与分析社会民意。  相似文献   

2.
调查性报道能否获得媒体的重视,主要取决于盘旋其间的政治、商业、专业逻辑之间的博弈.当前,政治逻辑层面,官媒关系从控制、管理到合作;商业逻辑层面,调查性报道正成为媒介竞争的利器;专业逻辑层面,经济自主将进一步提升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意识.在可预见的未来,调查性报道或将成为一种政府接受、媒体青睐、受众认可的报道样式.  相似文献   

3.
鹿麟 《编辑之友》2003,(2):53-55
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的“靶子”和目的地以及参与者和最终决定者,是传媒首要的研究对象,传媒要通过受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接受与消费来实现其传播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知道,大凡一个新的媒体创办的时候,总是要首先确定其受众群并进行大量的读者调查;某一媒体进行重大改革时也多要考虑受众能否接受;或是当某一媒体的受众发生变化时,媒体也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如果说传播的效果必须通过受众的接受来实现的话,那么,反过来传媒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每一步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时刻以受众为坐标来定位…  相似文献   

4.
论广告效用的对称与不对称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自广告学产生以来,从传播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广告,一直是主导性的理论视角。人们一般按照传播学的“传者——信息——渠道——受众——效果”的理论体系,把广告研究划分为控制研究、信息研究、媒体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大部分,其中前三部分属于可控变量的研究,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形象代言人,如何创意广告信息的诉求方式和表现形式,如何进行媒体组合创新等,都属于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受众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新闻窗》2007,(1):105-106
大众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主要是研究受众接受和反馈信息的规律,研究受众与传播媒介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受众研究一般是通过专业机构对受众的结构、状况,以及收听率、收视率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兵 《新闻知识》2012,(1):39-40
制定科学对外传播策略的前提是熟知受众的特征和需求,我国对外传播的受众调查不够科学和规范,与国内受众调查相比明显滞后.对外传播有必要提高受众调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充分利用国外调查机构的统计数据和报告.  相似文献   

7.
万小燕 《新闻窗》2012,(4):63-64
当前我国信息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和竞争过程中,受众作为各类信息的最终接受者,是最需要编辑关注和重视的。受众是从事信息出版传播事业的编辑的服务对象,是媒体信息的吸取者,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度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的广泛嵌入性和规模化处理信息把媒体报道的范围和创造性提升到新的水平,并以实践项目促进新闻职业理念创新.大数据新闻的创新维度在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数据可视化叙事、数据驱动的应用三个层面.大数据支持的新闻报道从关注社会表层现实到发掘社会深层现实,有助于媒体建立起新闻报道的透明性;媒体从信息收集者和平台搭建者到社会意义生成者,有助于提供可靠的洞见和预测;可视化新闻叙事可适应受众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整合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调查与排行     
当前,媒体的娱乐化引人关注,受众是怎样看待的?本刊调查显示,8成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当前媒体的娱乐化现象严重,一半多的人认为电视的娱乐化程度最严重。7成多的人认为受众对媒体的娱乐化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人们迫切期待获知更多信息。以往在单一事件中较为活跃的自媒体此次“退居二线”,未能提供更多让公众感到“解渴”的信息。而专业机构媒体由于具备专业的素材收集能力,调查采访能力、信息呈现能力,在疫情报道中凸显了自身的价值,也给新闻从业者以信心,更充分证明新闻专业精神在融媒体时代的不可或缺。以武汉“封城”为标志.疫情防控的应急机制被充分激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实行一国两制,香港的社会传播环境之于内地有所不同,比如在新闻传播理念方面,比如在媒体与政府、媒体与企业、媒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比如媒体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机制方面等等,但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态势确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由竞争到融合,用户、受众从分化到聚合的趋势十分明显,都进入到相互渗透和交叉、既竞争又合作的融媒体时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24):31
根据权威调查机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简称零点调查)最新发布的"2012伦敦奥运媒体调研":近三分之二受调查用户使用手机获得奥运相关信息,高达六成用户通过新闻客户端或者其他APP应用关注奥运信息。零点调查数据显示,自伦敦奥运  相似文献   

13.
周娟 《新闻知识》2012,(4):14-15,31
市场化和信息化进程中中国传媒的新闻观念逐步实现从宣传向信息传播、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型。具体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从单纯的党的喉舌转向开始注意信息服务功能的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开始得到张扬,民生新闻成为众多媒体的主打产品,新闻消费主义开始盛行;新闻价值取向上,由单纯提供事实转向同时提供多角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受众定位上,由争取规模受众转向争取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终端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媒体依托于移动互联终端,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微信中每天流通的呈指数增长的信息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欺骗着受众。本文就将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从形成原因、传播机制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对微信中的虚假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2,(25):20
伦敦奥运会期间,国内受众是怎样了解相关信息和看待相关舆论热点的?本刊调查显示:8成多的人是通过网络来了解赛况的,中国网络电视台成为首选。多数人认为,国内媒体在今后的国际体育赛事报道中,最应注意的是公正、客观、及时、专业、人性化。盘点8月的传媒,优异策划为《中国经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与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外观众调查”.调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发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海外观众构成有三个特征——高端、男性、中老年;从媒介行为来看,海外受众获取信息时新旧媒介兼顾,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是媒介选择中的首选,且粘着性较强;从评价与认知来看,海外受众对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需求按情感依赖、信息依赖、生活必需的顺序递减;从内容偏好来看,受众的偏好主要聚焦三个安全——周边、台海、自身.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人们所接收的信息大多较浅表化、碎片化,无法满足人们对深度内容和精品内容的渴求。调查性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深受广大受众欢迎。行业媒体由于在某个领域中已深耕多年,对该领域的发展及规律有深入的了解,能够采写编辑出专业性强的调查报道,满足读者对深度内容的需求。所以,行业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调查性报道为抓手,为读者提供专业、深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陈刚  郭嘉  周榕 《传媒》2009,(12)
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品牌的塑造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被称作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和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对信息的反应是传播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理解受众对媒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传播.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农村居民是我国人口构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视媒体是我国农村覆盖率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的电视媒体受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编辑与媒体     
在信息传播与消费中,媒体、编辑和受众是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媒体传播信息,编辑加工信息,受众消费信息.网络媒体兴起,媒体、编辑和受众之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传播主体多元化和编辑流程多样化,以及受众接受信息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增强等,但是信息传播与消费的三要素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此前讨论了媒体与信息、受众与信息和编辑与信息的关系,现在再讨论编辑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视角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受众对微信媒体功能的使用行为、接触动机和满足情况。研究发现受众对微信媒体功能的使用动机可以归纳为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和功能性体验三个取向。受众对内容类型的接触偏好与上述三种动机一起对微信媒体使用满足具有显著影响;女性的微信媒体使用满足更高。这一媒介接触模式体现出受众媒体使用的内容依赖特征;微信用户通过在微信平台阅读新闻与评论信息,来提升自己对微信媒体的使用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