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新闻机构,很多都是只强调“报道”而不在意新闻的讲述方式和方法。其结果,是很多新闻报道没头没脑,不可亲,不可读,成了新闻“垃圾”。而也有一些重视讲故事的媒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所谓的故事性而牺牲新闻的真实性,讲出来的东西不可信,也成了“垃圾”。  相似文献   

2.
很多记者干久了,整天围绕新闻转,觉得新闻特重要,人人都得关注--这事这么重要,你怎么能不关注?其实不然. 新闻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只是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人们不能也不应生活在新闻、评论里,否则就成了一个吵架的社会、情绪化的社会,没人干实事干正事了.凡事都先争出个是非曲直来再去干,恐怕啥也干不成.现在,很多地方的主政者强调"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其实也是这个理.即便在新闻媒体内部,也多强调"多些实干家,少些评论员".  相似文献   

3.
如何写"派生新闻"--重大新闻后续报道的一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事件本来没有什么大的新闻价值,但因为它们恰好发生在某些重大新闻之后,这些事件就成了新闻,或者说本来不太重要的新闻因为与那些成了重要新闻的事件"沾亲带故",于是也有了新闻价值,成了新闻.我们不妨把它们算做后续新闻,称之为"派生新闻".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很容易贬值,“今天的新闻是金子.到了明天就成了银子,冉到后天可能就成了垃圾”,可见新闻掉价之快。但这也仅是对一般的新闻作品而言,而精品级的新闻作品则是例外。  相似文献   

5.
贴近性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点,也是民生新闻的一大"亮点".很多媒体的民生新闻,贴近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信息,体现了服务读者的意识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话题由来 彩色胶卷、数码相机的普及,新闻摄影、新闻照片逐渐由"黑白世界"迈进"彩色世界".与此相适应,报纸、杂志使用彩色照片越来越多;而目前,报纸、杂志刊出的黑白照片,绝大部分是数码相机拍摄的彩色影像转换成黑白效果的;这些照片的影调层次不够丰富,传播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闻工作的从业者,特别是一个身处基层的通讯员,谁都想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采写出几篇"带响"的作品,业内通称为抓"活鱼".而能否抓"活鱼"不抓"死鱼",就得看自己有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新闻的敏感强,能在平凡中发现惊奇,而新闻敏感差,遇到新闻却"有眼不识金镶玉",使之"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8.
一 采写新闻,最忌淡而无味,散而无神,常常需要"一根筋".有了这根"筋",就会让人觉得有点儿味,有点儿神,有点儿意思. 其实,不光抓新闻要这样,就是写个工作总结、情况报告之类的东西,也得有点"精神头儿". 说得再偏激一点,即便素日说话,也有吸引不吸引人的问题.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换个角度,说到痒处".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新闻写作,常常夜里赶写稿子.灯,自然也就成了我最亲密无间的"战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贵州毕节5个孩子在垃圾箱内身亡"的新闻引爆网络。这个现代版"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让无数人心神不宁。而作为当地主要的两家媒体,《毕节日报》和《乌蒙新报》,在这一事件中,给外界的感觉却是选择性"失声",这其中当然还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但尴尬已然形成,教训也十分惨痛。对某一事件是报道还是不报道,取决于事件本身是否具备新闻价值。类似事件中的媒体"失声",考量的往往不是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而党政中心工作大多是通过一系列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但是,目前很多会议报道并不令人满意,内容冗长空洞、报道形式千篇一律,读者不爱看.这就需要传播者要注重会议报道的新闻性,创新会议报道的多样化形式,增强会议新闻应有的指导性,寻找新闻与宣传的"黄金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迎接新中国成立的北平城市卫生治理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前的民国时期,北平的市政设施落后,城内垃圾成山、污水横流、蚊蝇孳生、污秽不堪,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成了脏乱不堪的"垃圾城".  相似文献   

13.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指百姓的意思.而民生新闻是有关百姓的新闻,这也符合当前的新闻报道"三贴近"思想和"以人为本"理念,所以,电视民生新闻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客观性这一命题,堪称新闻的经典话题,多少年来讨论不断,学界,业界观点不一,专家、学者纷争不断.因此该命题也成了新闻界的"迷思".概括起来,争论大多集中于新闻的属性是主观还是客观,新闻到底能否做到完全客观这些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李关东 《青年记者》2012,(14):41-42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六字诀"养生法,提倡"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走基层"正是要求新闻作品"接地气",基层生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题材,反映活生生的基层人物、基层风貌自然成了"走基层"报道的要义.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一线采访的记者,在新闻宣传报道中,也一定要念好自己的"六字诀",即"勤、快、鲜、活、真、实".  相似文献   

16.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个基本概念是西方新闻学界首先提出来的,我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纲要》(徐宝璜写于一九一八年)也把"新闻的价值"作为一个专题来阐述,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新闻学著作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探讨.解放以来,尤其是一九五七年以后,我们的新闻学理论研究却长期把"新闻价值"摒于门外,似乎一谈到"新闻价值"就会有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之嫌,以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成了"禁区".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运动和报纸改革带动了新闻学理论的研究.无论是新闻理论工作者还是新闻实际工作者,都迫切地感到必须重新评价新闻价值观,认真开展这个问题的探讨与争鸣.许多同志认为,承认不承认新闻价值,实际上是尊重不尊重客观的新闻规律的问题.不尊重客观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事实上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7.
赵:朱老师,您好!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热情的工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很多优秀的新闻人都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您理解的"新闻理想"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要尊重事实、把握真实,这是对媒体记者最基本的要求,是底线.不讲事实,不讲真实,就是说谎,就是骗人,新闻也就没了存在的价值.所谓"坏新闻",不管属于哪类,坏的本质都是"不真实".  相似文献   

19.
一、人造羹女与新闻摄影 前不久北京台曝出的"纸馅包子"事件和时下正在热炒的"华南虎"事件都再一次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即如何看待新闻影像的造假问题."华南虎照片"事件截止笔者完成本文时仍无定论.但"纸馅包子"这样的典型假新闻,一味地为制造轰动效应,而采用无中生有、导演摆布的手法,无疑是有违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再次敲响了对虚假新闻影像的警钟.一时间,以假照片、假视频为表现形式的假新闻成了过街老鼠.不但公众对此深恶痛绝,不少媒体也大张旗鼓地对假影像宣战.一些新闻摄影大赛,如"华赛"比赛规则中也明确指出,为保证照片的真实性,比赛严禁经不允许的电脑技术手段修改过的照片参赛,同时也禁止经多次后期曝光和在人为操纵下拍摄的照片参赛".  相似文献   

20.
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求,但绝对的真实客观是不存在的,新闻经过层层"把关人"的选择、加工后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如果越限成舆论压力妨碍司法公正,便成为了"媒体审判".本文就"南京6.30醉驾案"的媒体报道、传播及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新闻倾向性和媒体审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