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张智妍  郭枫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必须重视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叙事表现。新媒介叙事系统相较传统叙事有所变化,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叙事表现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三个方面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传承人媒介形象的年轻化;叙事话语的年轻化;媒介叙事载体的年轻化。为此,搜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上的相关叙事案例,从媒介叙事的角度来阐释非遗年轻化形象的建构,并针对现有的媒介叙事情况提出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资源,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遗的无形性、活态性、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保护与传承的难度较大。为此,可以借助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拍照、录音、录像等记录方法,将活态的非遗固化至一定的载体,形成非遗信息资源,进而通过整理、保管等措施为日后提供利用,即非遗档案式保护[1]。201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强调:“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  相似文献   

3.
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非遗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对于活态传承的认识中一直存在着关于非遗保存的本真性与发展演变之间的冲突问题的争论。争论的核心首先在于如何认识非遗保护中保存文化基因与保持文化传统生命活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同时需要认识非遗保护行为产生的"原生态"与"非遗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传统文化主体建设的意义;在进入具体保护形态时需要认识活态传承与在当代空间构建传统文化生态壁龛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春侠 《今传媒》2022,30(2):92-94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优质的文化资源。在课程中通过建设"非遗"教学团队,打造非遗融入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进行主题教学等路径,从设计题材内容、形式和手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时代性的艺术创造,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5.
以非遗建档式保护工作与文化自信的深层关系为线索,在文化自信视角下阐释建档式保护的基本思路,探析数字时代非遗档案资源积累、专题数据库筹建、"数字记忆"领域探索,揭示"非遗档案+数字人文"跨界项目的实践契机.立足文化自信,阐释建档式保护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自身传承与建构,通过成功的跨界案例,说明非遗建档式保护工作与数字人文技术紧密结合的空间,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何屹 《兰台世界》2015,(8):79-80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形成大量载体各异的非遗档案资料。非遗档案具有区域性、多样性、活态性、成套性等特点,档案部门按照非遗档案特点,借鉴国内外非遗档案管理经验以及其他文献管理方法创新非遗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地方博物馆都将"非遗"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而加以展示,为"非遗"的保护与推广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博物馆"非遗"展览虽场面火爆,却并不一定很好地体现出"非遗"的特征与文化意义,在展出方式上,也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展览所特有的"陈列语言"的优势与独特作用作用,最终对非遗的文化内涵开发也带来了制约。因此,本文试图对地方博物馆如何做出既符合博物馆展览专业特性,又能充分体现"非遗"特点的展览进行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和提炼,以期为未来地方博物馆做好非遗展览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传统文化空间被改造,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社区博物馆因其强调对社区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活态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不谋而合,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值得尝试的新途径。但由于我国社区博物馆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社区博物馆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管理理念、运营模式、商业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陷入误区。积极探索社区博物馆建设与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整体性、原真性、活态性、公开性原则建设社区博物馆,对于保护和传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城市文化根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如何让非遗在文旅视域下保护和传播?一方面加强文旅视域下非遗保护生态圈培育、立法保障和文旅深度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非遗保护;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语境和新文化的背景下,采用"非遗+多业态"模式,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非遗与社会各个领域的黏合度,激活非遗内在潜能,创新非遗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简称"非遗档案")形成于非遗保护和非遗传承活动中,是非遗项目、非遗保护及传承活动的原始性记录,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社会实践的深入,及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藏品不再仅限于文物、标本,而是扩展为包括记录藏品信息的档案资料.博物馆在致力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比较系统规范的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但对于尚处起步阶段且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备的非遗博物馆来说,非遗档案建设在指导思想、工作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仍须努力探索和创新,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博物馆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越发重视,数字化保护已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热点。通过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然而,当前数字化保护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面临着忽视地方性、难以展现非遗活态性、重形式轻意义等文化问题。应倡导一种"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赋予传承人和拥有者参与数字化保护的权利,让他们参与进来,数字化保护才有可能够完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并逐渐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文献,对非遗数据库整体建设的研究、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的研究、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四个议题作了综述。目前学者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内容的研究上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模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没有建立;非遗的单线性分类研究较多,多层次分类研究较少,元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地区及非遗具体单个领域方面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较多,其它非遗数字化保护机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郑永森 《文化遗产》2016,(6):152-15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保护面临着诸多困境。国家级非遗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突破传承保护禁忌,借助高校资源开展传承保护活动,形成了理论研究凝练非遗价值、课堂教学解释非遗内涵、实践活动传播非遗文化的高校传承保护模式,为解决非遗传承保护的瓶颈问题探索了新思路,为高校文化育人拓展了新载体。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种的传承处境堪忧,文化传承的老龄化、断代化以及文化流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为了应对非遗此种发展趋势,文化部、教育部推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大学与非遗的文化传承联系了起来,调动大学的力量并介入非遗,激发其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文化互益的过程,非遗进校园,给大学提供了来自非遗社区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研培进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回访,也是高校与社区互动互益、互惠共生的过程。大学与社区间的互动模式,既有助于促进非遗教育传承、连结非遗与现代生活,也给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关的记载资料,它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目前,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指出,非遗和典籍文献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活态传  相似文献   

16.
从游牧草原文化保护视角,通过借鉴活态保护理念,以内蒙古鄂尔多斯苏泊罕游牧草原文化活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活态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方面的具体内涵。通过运用活态博物馆的空间元素、集体记忆和社区居民等重要要素具体探讨了苏泊罕游牧草原文化活态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有力的文化根基,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公共话语和各抒己见的交流平台,受众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空间。一些学者意图利用新媒体打造一条专属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道路,就"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提出一系列想法。传播时代进程对昆曲发展的影响使得社群培育的实际操作或许还有可斟酌的空间,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受众如何获取昆曲社区的资源基础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传统昆曲建立对应社区的条件在现代化语境的框架中似乎面临着一些缺失。昆曲的社群模式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高低起伏,受众参与昆曲的行为方式虽然同前大众传播时代保有相似之处,但受众的行动意义在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有了实质性的转向。昆曲的社群模式与昆曲文化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从本质意义(历史观)到精神实质(受众行为)上的断裂,昆曲社群模式的断裂、传受关系的质变,皆显示出昆曲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回归与旧有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别,那它的回归是有限的。正视非遗资源获取的困难与不便,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培育昆曲社区。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究如何分类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以达到活态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一方面借鉴学界对非遗分类的研究成果以及分类法研究中相关类目的划分思路,从学科属性划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的二、三级类目;另一方面兼顾非遗数字采集规范,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国家级项目的信息描述进行分析与综合,构建类目复分表揭示该类非遗资源内容属性中所涉及的共性方面。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期能够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的研究步骤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非遗保护的社会实践中,地理标志使用权属的滥用,导致利益再分配和社群关系解构,从而直接影响到非遗保护的可持续性问题。由于对作为集体共有权的地理标志商标使用权的独占,引发商业企业间无序的市场竞争,核心社群的边缘化,以及社区社群关系分裂等社会后果,从表面上来看是商标权属的垄断性破坏了地理标志的社区和群体的共享性特征,其本质应是非遗商业化过程中消解了地方社群的生活世界所致。因此,充分尊重和保护社区居民的"生活态",有助于延续社群对其文化表达的连续性和遗产价值的认同,否则就会损伤非遗价值的基本内涵,造成非遗保护的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运用其多维度的传播特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重大,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网站的逐年增加,说明中国对非遗保护重视程度的增强。非遗网站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媒体呈现的一种突出形式。本文通过对非遗网站内容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网络呈现,主要是以官方为主的呈现,而这种呈现存在同质化、重申遗轻保护等现象,本文提出,非遗官方网站应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增加对非遗保护的呈现;重视非遗保护的民间组织也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实现网络媒体呈现的全面性,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