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王志 《今传媒》2005,(11X):13-15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当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由大众媒介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与世界之间的话语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媒介话语关系,媒介话语成为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2.
王志 《今传媒》2005,(11):13-15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当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由大众媒介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与世界之间的话语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媒介话语关系,媒介话语成为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进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朝后现代的转变,媒介为大众制造了新的媒介景观,全民狂欢的盛宴来临,现代人已经感染了一种叫流行性物欲症的病毒,广告在这场活动中首当其冲。本文主要论述广告媒介与消费社会的关系,并运用大众文化批判视角对后现代的广告及消费行为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政治传播学     
这是研究政治和传播两种不同却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的一门行为科学。西方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认为,政治就是谈论,谈论通过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政治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的活动。这类活动,既有言辞的,也有非言辞的;既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如图片、表情、姿态、音调等)。政治通过符号达到说服目的,方式则为:宣传、广告与辩论。这些方式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介入,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公众政治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之一。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政治传播学。在西方,目前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主要为:以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传播  相似文献   

5.
赵偲 《新闻世界》2014,(4):157-158
李普曼用“我们脑海中的图像”来解释传统媒介环境下大众舆论的形成,它的形成基于媒介通过新闻报道为大众制造的拟态环境,媒介议程深刻影响公众议程。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传统媒介环境,中国社会的转型改变着人们对待变化的心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将如何演变?本文试从梳理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演变入手,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各个环境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情况,并展望未来媒介环境的变化对大众媒介与舆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媒介不仅已经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们的意识和认知。如今人们身处媒介化社会,人与媒介之间的主客关系正在发生改变。本文借助对媒介崇拜现象的描述,分析媒介的本质及其与资本的关系,并对媒介的延伸进行理性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勇 《新闻知识》2006,(8):20-22
历史观是如何形成的?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的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已经形成共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3种形态。“媒介文化是指在文化大系统中,媒介为影响人的主要方式而构成的社会亚文化系统”。①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是什么教会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又是什么误导着大众对历史的认识呢?也许从媒介构成的拟态环境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体系环境和符号环境。文化的构成从某…  相似文献   

8.
冲突与合作──认识大众媒介与社会关系形态的独特视角王怡红大众媒介作为信息系统,与社会其它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发生冲突也产生合作。冲突与合作是对媒介与社会关系形态的本质性描述,是协调媒介社会关系,使之处于动态平衡的一个颇有认识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孔玮 《传媒观察》2012,(1):28-29
正二十一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崭新一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不断出现,大众媒介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手段源源不断地将发生在全球各地的信息展示给人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捷。整个地球犹如一个"地球村",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全球化时代,大众媒介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力与日俱增,社会生活的领域几乎都无法摆脱媒介的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和新闻事业活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行为科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一切传播活动(包括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活动)的科学。三者涉及的领域不同,因此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不可能互相取代。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从宏观角度对大众媒介的研究,为新闻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答案,为新闻工作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新知识。因此,传播学是一门同新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论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骐  刘维红 《今传媒》2005,(2):10-12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一方面,大众媒介飞速发展,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公众,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消费社会,商场里货物琳琅满目,大众媒介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向大众展示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消费世界。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这两个时代的宠儿,联手制造了以快节奏、无深度、片断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它们之间的共谋现象,包括媒介化社会是如何兴起的,如何看待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关系,以及媒介又是如何通向…  相似文献   

12.
张晓辉 《现代传播》2006,25(6):153-15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大众传播领域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人们能够通过大众媒介谈论隐私世界,使得曾经仅止于私下或者在有限的人际环境下进行传播的隐私话题通过大众媒介进入公众视野。本文以电视媒介为例,从传播学角度,以传播范式发展和改变的路径来审视隐私公开现象。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媒介神话批判──兼评席勒的《思想管理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伯特·席勒是当代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70年代,他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性地对资本主义大众媒介的现实展开批判,并提出关于媒介神话批判的5种观点。席勒所谓的神话,是指大众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机构联合,通过权力的运作和大众媒介的鼓吹,建立起来的神话般的精神幻景。这些神话被用来掩盖权力机构对社会思想进行控制、操纵的真实目的。席勒的媒介神话批判有5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个人主义和个人选择的神话、媒介中立的神话、人性不变的神话、无社会冲突的神话和媒介多元化的神话。席勒认为这5个方面最具资本主义的欺骗性。大众媒介机构参与权力机构对社会的控制,制造虚假现实,制造神话,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残缺,是为了削弱人的批判能力,是为资本主义现实进行辩护的。席勒的媒介神话批判,在批判资本主义现实、批判大众媒介参与制造虚假意识形态方面,具有一定深度。他较有系统地揭示出大众媒介制造的神话与资本主义社会理想之间的对立,以及这种神话如何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席勒的基本观点是,新型传播技术与政治经济权力相结合,将对现代社会人的精神进行更为妙巧的操纵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奢侈品入门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消费奢侈品这个话题就和超级女声一样,成了大众话题了,就像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参加海选,但是不妨碍我们一直在茶余饭后谈论那几个貌不惊人的小女生;而那些如雷贯耳的奢侈品至今虽然仍是橱窗里的陈列品或者杂志上的油墨香,却在CBD地铁站的人群中被屡屡和油盐酱醋一起提起,仿佛早已经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15.
骆正林 《视听界》2013,(5):111-112
这是一个影像文化非常发达的年代,电视娱乐是现代人重要的业余生活方式。书籍是人类逻辑思维的结晶,人类思想的精华主要存在于书籍中。然而,在现代人匆忙的生活节奏中,读书已经成了奢侈的活动,大众与书籍的距离和情感越来越远。江苏教育频道开设的《好书大家读》栏目,通过精选有思想、有意义的图书,帮助公众重新认识书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期刊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媒介,亦称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数字媒介等,其中报纸、期刊、书籍、电影、广播、电视被称为六大媒介。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印刷媒介.19世纪末又诞生了声像媒介.20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媒介与社会,在互动中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媒介已深深地渗入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已经成为大众获得信息得主要途径。大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对媒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传播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类。图书馆的传播活动主要是文献传播,但它离不开人际沟通。进入20世纪90年代,网络信息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信息资源,网络已成为电子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使图书馆的馆藏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媒介化时代.如今,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大众媒介具有巨大的影响,它缔造了人们所处的大众文化环境,制约了人们的认知与行为,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被认为是产生媒介化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媒介对社会无孔不入的渗透,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也愈发增强,突出地表现为人对媒介的工具性依赖和内容依赖.  相似文献   

19.
公交移动电视广告"魅力无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萍萍 《青年记者》2007,(3):134-135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移动电视的产生颠覆了以往传统媒介的接收方式,使人们在移动中可以接收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移动电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有偿享用有线电视服务、订阅或者购买报刊、对推销大众媒体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性广告作出承诺等媒介消费活动,都将使媒介消费者与大众媒体形成一定的合同关系。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一旦公民作为媒介消费者与大众媒体形成了某种媒介消费合同关系,这种关系便受到法律的调整和保护。作者就合同法的条款适用于媒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