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012年春节期间,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莫过于发端于麦田,沸腾于方舟子和韩寒之间的方寒大战。方舟子通过互联网"质疑韩寒代笔",两人之间的争论愈演愈烈。多年前的沙利文案,给了我们诸多启示,而现在的方寒大战是否是沙利文案在中国的翻版?笔者借分析这一事件,来探讨在当今时代自媒体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系他人代笔,从而引发一场网络论战。本文从法律角度考量此事件认为,方舟子的质疑虽然尖刻,但大体符合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中的法律免责原则。其评论也基本符合"普通人原则"和"公正评论"的要求,法律对此应予以保护,以保障言论自由。对于类似公众人物之间就公共事务发生的争论,法律判决中可参照针对政府机构舆论监督的"故意责任"原则,即使最终确认韩寒代笔事实并不存在,也不追究质疑者的侵权责任,而是宣示其批评事实的虚假,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3.
近来媒体上关于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由他人"代笔"的论争,我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但不管真相如何,它作为一场论争,其中包含的论证因素,正是我们学习评论的人应当留意观察的.论争一方的学者彭晓芸的几篇文章,因为包含着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的敏锐辨识力,尤其引起了我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方韩事件”中的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肖明珊 《新闻界》2012,(6):46-50
2012年初,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代笔门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一事件中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于大量外部链接和长微博的使用,话题构造在微博空间,而舆论发酵却在微博平台,公众不得不在微博和博客之间来回切换,使得两种媒介形态出现了一场未经预谋的对话与碰撞.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致力于探讨并呈现“方韩事件”中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背后的公众参与路径、粉丝行为特征、媒体互动机制及舆论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党政报刊上的典型人物通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体裁,作为一种宣教色彩强烈的新闻作品类型,现在似乎正遭受到学者和受众的质疑、排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任危机"?本文对几家中央和省级党报的两个典型人物通讯的系列报道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写作文本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探求新闻写作与典型人物报道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该类通讯写作和报道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2012年初,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代笔门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微博的“索引”“摘要”与“整合”的编辑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事件中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于大量外部链接和长微博的使用,话题构造在博客空间,而舆论发酵却在微博平台,公众不得不在微博和博客之间来回切换,这使得两种媒介形态出现了一场未经预谋的对话与碰撞.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致力于探讨并呈现“方韩事件”中外部链接与长微博现象背后的公众参与路径、粉丝行为特征、媒体互动机制及舆论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日,方舟子对于韩寒作品存在代笔情况进行的质疑,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争论。网络公众用各种方式发表反对与支持的意见,许多社会名流也纷纷发表观点,一时间,方韩之争吸引了大范围的网络围观和无数媒体的报道。因为信息不对称、价值观冲突和多元利益冲突等原因造成的网络争论,从来并不鲜见,事件本身并不十分复杂,就像很多文人之间的笔墨官司一样,方韩之争只是其中一例而已。但是由于粉丝文化的存在,当事双方都拥有众多粉丝,所以才形成蔚为壮观的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8.
李甜 《大观周刊》2012,(23):77-78
打假名人方舟子因指责韩寒的文章“代笔”,陷入与韩寒的网络骂战,进而韩寒向法院起诉方舟子侵犯其名誉权和署名权。本文从著作权法相关知识出发分析方韩事件,探讨署名权能否转让,以及韩寒以侵害署名权为由起诉方舟子是否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濯濯牛山     
韩方大战的起因之一,就是本来打酱油的方舟子被韩寒讥讽头发少,最终愤而加入战团。不知韩寒有没有想过,不断加入的那些质疑者,有多少人是顶着一颗发亮的脑袋在进行文本分析。在此之前,曾有好事者在BBS上发起过一个八卦调查,询问女网友,最不能容忍男人的缺陷是什么,有"个矮、秃顶、龅牙、啤酒肚"几个选项。结果,大多数女性都把秃顶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刘保全 《新闻实践》2003,(10):57-58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12版上的《慎张"排行榜"》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副刊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文艺评论,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辨证有力,以理服人。辨证是评论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论断方法。它对片面或偏颇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论辨交锋,旨在辨别是非曲直,纠正缪误之见。近几年来,文艺界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乱张"排行榜"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如文章在开头写的:"近来,文艺界出现了不少排行榜。有文学‘大师’排行榜,有‘优秀’作品排行榜,有‘百年’排行榜,有‘近期’排行榜……编辑们在版面上刊登排行榜,教授们在课堂上介绍排行榜。仿佛文艺界应当向水泊梁山学习,不排出个座次,大家就活得不自在。"文章在对"排行榜"的泛滥、草率提出质疑和商榷时写道:"有的单位发出几百张问卷,收回很  相似文献   

11.
郭敬明连续两年荣膺全国作家财富排行榜第一名,被大家惦记是应该的。郭敬明作品畅销了很多年,《小时代》动销放缓,遭到质疑是能够理解的——业内有人说《小时代》的销售比预期差不少。因为远未实现"一抢而空"的局面,甚至认为路金波见势不妙,改变自身策略,将韩寒新作《他的国》首印仅仅定为15万册。  相似文献   

12.
读书读得通,并不一定要落实在会写文章、会写作品上,主要是落实在会用活生生的知识来处理活生生的事物上。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参与文学创(?)撰写文章,但他们从书籍里获得了知识、才(?)文采,无论生活、工作都处理得大雅而睿智。这样的人称得上“高级读者”,在实际档次上并不低于会写些一般化作品的人。假如他们萌发了写作念头,从不会写转化为会写也较容易。这样的人之所以能被称为“高级读者”,主要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写歌拍片的龚雷:再多的猜测也没有意义。静观其变吧,希望最后的结果,韩寒不要让所有人失望。@灰色下弦月:报道还是很客观的!对于方韩大战,其实不需要用一些激进的观点来评论。毕竟真相还没有出来,方舟子有质疑的权利,韩寒也有以自己方式应对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文学 2013年第一个月,诺贝尔文学奖带动下的莫言作品热潮逐渐消退,文学类新作纷纷登场,4种新书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上市即登上文学类畅销书榜单Top10,它们分别是散杂文《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所理解的生活(精)》《我所理解的生活(平)》以及小说《龙族Ⅲ:黑月之潮(上)》.这四种新书的作者都有众多拥趸者,有了这样的基础,这些新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取得了很好的市场业绩. 位居第一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是大眼李承鹏的首部杂文集.作为一个公共意见的表达者,李承鹏以自己独特的文体和语言风格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批评与反省.排在第五和第八位的分别是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精装和平装本.韩寒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2,(10):26-27
潘振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副总编、编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传记组组长。著有《道光帝·宁》。曾任《中国历史学年鉴》主编、《读书》杂志主编。编辑有三联书店"黄仁宇作品系列"、《陈寅恪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等。以下为记者对潘振平的专访:第一财经日报:在你看来,出版的本质是什么?潘振平: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清楚的,不管什么社会,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宗教特点和民族特性,出版的出现从道理上讲都是人们把自己的经验,包括观念和知识记录下来,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一定的消息精品结构形式,常常对应于一定的生活事实,又契合于一定的写作主体。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加之写作者在写作活动中的不断积累、创新,使消息精品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各臻其妙。从社会公认的一些优秀新闻作品和近几年获奖的好新闻看,消息精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上大底小的结构形式在消息写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结构,相当一些获奖的优秀新闻作品采用了这种写作形式。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特点是头重脚轻,它完全打破了记叙事件发展的常规,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  相似文献   

17.
1978年 1月14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以及三家出版社合并组成的三联书店的历史.批驳了所谓"30年代黑店"的谬论.  相似文献   

18.
韩寒少年成名,拥有天赋、才华、名气、梦想,因此也带着迷人的危险。写作对于他来说,是不是玩票,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当年参加萌芽首届新概念大赛时,人人都以为他会是个沉迷于写作的少年,但他却一再地拒绝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就在有的人认为韩寒面临80后作家如过江之鲫之际要激流勇退时,他却将3年来漂来漂去的日子,用自己最率真的态度和语录级的文字,呈现给读者。该书的责任编辑陈苗苗坦言:当初初涉这个文稿时,有期待也有压力。作为年轻的畅销作家,韩寒有他非常庞大的读者群,虽然他不常曝光,但是从当年的《三重门》开始就培养起来…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5,(2):125
社会化媒体让明星们的营销从未像今天这样便利。作家韩寒先是频晒女儿小野萌照并分享其天真有趣的生活点滴,让不少韩寒粉丝转投小野门下,直言"想把小野娶回家",韩寒一举揽下"国民岳父"的头衔。紧接着,作为《后会无期》的导演,国民岳父韩寒又利用微博营销了一把。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韩寒登上《时代》全球影响力候选人榜事件再次引发了网络热议。遥想10年前辍学在家卖文度日的高中生韩寒最初被公众知晓,还主要是围绕天才与叛逆、教育与成才,甚至被当做"反面教材"开始的。彼时在央视《对话》中的韩寒还是一个在聚光灯下手足无措的青涩少年,被现场观众苦口婆心地教诲。而10年后韩寒则被亿万网民奉为"民意代表"、"公共知识分子"、"道义的化身"被捧上神坛。事实上,在2001年之后韩寒很快淡出公众视野,人们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