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13位中国科研人员的先导访谈,发现促进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有:认为利用OA知识库能够扩大论文的影响力;出版速度更快;"先发表再评审"机制可以避免传统同行评审的某些弊端;出于对知识共享的信念。而阻碍科研人员不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则包括:对OA知识库认知不够;担心论文质量得不到保证;担心会破坏与传统期刊的关系;担心论文被他人剽窃;认为OA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同行和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认知程度和使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线问卷和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概念和OA知识库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但利用OA知识库存储学术论文还是一件尚未成熟的行为,并未成为多数中国科研人员的习惯。通过独立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发现目前中国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认知程度和实际使用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诸如性别、年龄、身份/职称和学科等控制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受到期刊版权政策的制约.分析了在期刊传统版权政策下机构知识库存储预印本和后印本的受限性,介绍了基于开放存取背景的国外期刊版权政策调整的动向,就促进期刊版权政策的转化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当前全球学术交流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我国正积极探索预印本平台建设路径,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与使用情况。[方法/过程]面向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及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程度、对预印本平台的功能需求与使用情况、对预印本政策的需求建议3个层面,并从概况、年龄、角色、学科等多个维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科研人员对于预印本交流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不同年龄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使用预印本平台的行为有一定差异,国外预印本平台是目前我国科研人员的首选。我国科研人员普遍认为,制定预印本政策对促进我国预印本交流、预印本平台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应重视提升青年科研人员认知、关注用户需求差异性、完善平台功能、构建多层级的预印本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量化研究数据并结合焦点小组和专家咨询研究结果,提出了开放取(OA)知识库建设主体提高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使用意愿的8条策略建议,包括:在功能定位方面,坚持OA知识库信息传播功能的同时适当发挥其学术评价功能;在技术操作方面,加强互操作标准化建设,改善使用界面,简化存储流程;在质量控制方面,采取适当的学术质量控制措施;在版权管理方面,确保论文首发权,并向作者加强版权知识教育工作;在宣传推广方面,针对不同年龄、职称和学科的科研人员开展差异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用户接受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科研人员接受OA期刊(OAJs)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数据进行层次多回归分析,结果得出:配合条件、经历、OA期刊熟悉程度和职称对作者接受OA期刊有明显的影响,学科、努力期望、绩效期望、焦虑和作者付费对作者接受OA期刊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OA知识库政策是构建知识库不可或缺并据以执行的观念、原则和行动指南,为知识库的构建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宏观指导.文章介绍了OpenDOAR的政策工具,分析了当前国内外OA知识库政策的制定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娇 《编辑学报》2021,33(1):32-36
开放出版与预印本是科技期刊以改革期刊著作权运营模式为核心特征的2种新型出版模式.在界定"OA""金色OA""绿色OA""完全OA""混合OA""回溯金色OA"等概念的基础上,厘清金色OA与绿色OA的著作权机制,认为需要关注不同版本论文的共享问题、绿色OA的著作权处置权限和CC协议的适用问题等.同时,在厘清预印本著作权机制的前提下,认为期刊可以出版预印本、可以以订阅模式出版预印本;投稿时明确告知稿件为预印本的,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所指的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以自愿环境中的用户为对象,采用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的研究视角,设计了知识类短视频用户使用行为的结构模型。研究发现努力期望、绩效期望和知识焦虑对用户的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绩效期望、知识焦虑和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性别和年龄变量对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使用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职业和学历变量对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提出了短视频平台应该减少贩卖知识焦虑,营造良好观看环境,内容创作者要提高用户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主要从科研人员整体及有参与经历的科研人员两个角度,根据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主要推动力,包括:保证科研人员对OA有足够的认知程度,建设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OA资源,保持OA出版模式的优势,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将OA资源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对OA期刊投稿提供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介绍开放访问的绿色通道——OA档案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模式.其中包括:OA档案库的类型;政府、学术机构、出版商对待OA档案库的态度和政策;OA档案库对作者和出版商的影响;实现的工具及其维护费用,目前OA档案库的数量,存储在其中的文章的数量,在各国的分布状况;档案库未来的可能发展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比较,发现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虽然已经起步,但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内容贫乏、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建立多种资源收集渠道、加强宣传、鼓励各种知识资料上传、争取政策支持、开发和完善软件功能、加强联盟建设、防范可能引起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关注长期保存问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学术仓储建设及其版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大学建设学术仓储的意义和优势,并剖析大学学术仓储的版权主体、版权客体和版权风险,指出目前大学学术仓储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是版权问题,最后探讨了如何管理大学学术仓储的版权.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角度谈如何促进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屏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84-88
影响机构知识库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收录文献资源的丰富性。教科研人员作为内容提交主体,因外在因素,如:学术、法律、技术等的不利影响,导致他们对自存储具有较强的抗拒心理,从而严重阻碍机构知识库自存储资源的获取。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应积极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学的交流方法,及时地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缓解或消除他们的抗拒心理,从而促进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动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分析不同学者对机构知识库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机构知识库是对机构内成员智力产品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并提供开放利用的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系统,探讨了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六大动力因素,即长期保管与存取数字资产的需求、开放获取运动、科学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及创新、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标准、机构主体以及理论与实践进展,并分析了机构知识库发展动力因素互动机理,构建了机构知识库发展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16.
Business faculty were surveyed to determine their attitudes toward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disciplinary repositories, and open access journals. The majority of faculty was unaware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t their local institutions. However, approximately one third are using disciplinary repositories and are receiving encouragement from their departments to do so. Likewise, many faculty are unaware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Open access journals are seen as lacking prestige and being lower quality publications in the business field due to the lack of prestigious publishers and editors. Many faculty believe their prestige would fall if they published in an open access journal.  相似文献   

17.
Academic libraries fail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twork effect because they manage too many digital repositories locally. While this argument applies to all manner of digital repositor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fragmented environment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IR), in which effort and costs are duplicated, numerous software platforms and versions are managed simultaneously, metadata are applied inconsistently, users are served poorly, and libraries are un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collective data about content and users. In the meantime, commercial IR vendors and academic social networks have shown much greater success with cloud-based models. Collectively, the library profession has enough funding to create a national-level IR, but it lacks the willingness to abandon local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