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潘玲 《新闻实践》2003,(1):56-57
广播电视集团化是当前新闻传媒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为什么要实行集团化?集团化之路怎么走?笔者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错了就错了,悔了就悔了!凭什么誓死不回头?就是要转身,掉头,往回走。前面是沙漠,来路上却已遇到一生中难以再遇的甘草,为什么不回头?你曾经爱的人也是爱你的人由于误会而分手,当你们再一次走到一起的时候,为什么不解开彼此的心结再续前缘?你曾经非常热爱的一份工作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能再回去?你曾经被前方的十字路口所迷惑,既然已经知道是一个陷阱,又何必再徘徊?总有一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对错,总有一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回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牵绊?总以为天涯何处无芳草,总以为后面遇到的会…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起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认为我们的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新闻,有些根本不是新闻。我想,一般来说能播出、能见报的新闻,应该是具备起码的新闻要素的。这些看起来表面上似乎什么也不缺的新闻作品为什么得不到承认呢?这个现象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我们的新闻作品中,确实有那么一部份内容,听众根本不予承认,那么这部分节目的社会效益岂不等于零?为什么会造成这种  相似文献   

4.
张慧 《新闻实践》2007,(4):45-45
“2006年,总有一些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2006年,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难以释怀;这一年,是谁触动你的心弦?这一年,是谁让你泪湿双眼?”……这是“2006·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总片头中的开头语。随着片  相似文献   

5.
怎样讲演     
名讲演家的成功之路言语谋求人与人的相通,而不是互讳;谋求贸易的协商, 而不是背弃。——大卫·苏埃德几乎所有成功的职业讲演家都遵循如下两条基本原则: 1 不模仿别人 2 不仓促上阵下面将告诉你如何运用这两条原则,以使你成为富有魅力的讲演家。  相似文献   

6.
如何把比分变为消息 在与年轻记者业务交流时,我偶尔会卖个关子:仅给你一个比分,你能写出一篇小有立体感的消息吗?乍一听,这些年轻记者觉得这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仅一个比分,缺那么多新闻要素,怎能写出一篇消息?  相似文献   

7.
1960年2月20日,人民日报一版刊载了一则500字的消息《简易洗衣机代替大量人工劳动》,同时,配发一篇2200字的社论《这不是小事》。消息报道北京一家工厂生产出简易洗衣机,每小时可洗衣服200余件,相当于40人的手工劳动,另外还介绍了几个幼儿园和旅馆自制的洗衣机。试问:为这么件小事,值得做那么一篇大文章吗?这个问题,社论在标题中就做了回答——《这不是小事》。为什么这样说呢?社论第一段强调:“这是一件还没有引起更多人注意的技术革新,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革新。”大搞全民性的技术革命运动,是1960年上半年经  相似文献   

8.
随着参加少年新闻学院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少年新闻学院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引起更多同学和家长的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同学和家长经常提出一个问题:学习新闻有什么好处?是啊,那么多小记者将来都能做大记者吗?而且,学新闻又不能像学钢琴、英语一样可以考级,也不能像学习奥数那样对数学成绩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可以提高写作文的水平,但新闻写作和写作文也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那么,学习新闻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你若初次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有成百上千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在等着你,这时你一定会感到发愁,那么多电视频道到底要看哪个节目呢?拿着遥控器从第一个频道翻到第一千个频道,那就该天亮了。实际上,美国人选择电视节目很简单,想看什么类型的节目就转到哪个类型的专业频道。在美国,一些专业电视频道做得相当成功,甚至直接影响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这些电视节目一般有固定的观众群,并创造出长盛不衰的收视率。就拿我来说,刚到美国,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叫“Food(”食物)的电视频道,这是一个一天24小时都在教你如何煮饭做菜的频道。我发现我…  相似文献   

10.
人们习惯的那种平衡相当坚固,却也不是铁板一块。改革象一记重棰,打得它金星四溅。在迸发出的丛丛火花中,映照着“大锅饭”势在必改,新体制呱呱坠地,不同人变异着的心态,改革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从今天起刊登的”顾惠东效应”这组连续报道,就象一滴晶莹的水珠,多侧面地反射出我国改革开放着的社会的这样一角。亲爱的读者,你从中看到了什幺呢?你可曾想过:为什么一个企业濒临倒闭的边缘,没有人吭声,而当顾惠东承包获得巨额利润后,反倒有那么多人对他戳着脊梁唾骂呢?为什么顾惠东的巨大势力化作了巨大效益,却有人骂他是“不管工人死活的资本家”呢?又该怎样看待知识分子的劳动和报酬呢?为什么有人主张不管企业盈亏、劳保福利一成不能变,而拚命反对按承包原则办事,扣发病事假工资呢?为什么同是一个顾惠东,有人说他:“有能耐、有办法”,而另一些人却要他“早走早好”,评价如此南辕北辙呢?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很有意思,我们欢迎读者各抒己见,改革中会涌现许多新的东西,这需要人们认识和理解,也只有在提高认识和加深理解中,人们才会更好地参与改革,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11.
电子新闻导语同报纸新闻导语有很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对五个W和一个H这六个新闻要素的安排上。电子新闻导语绝不是“谁?——什么?——哪?——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这样的传统的报纸新闻导语模式,通常只是交待这些要素中的两个或三个。要写好电子新闻导语;必须把握它自身的特点。提供信息电子新闻导语是让人们开始注意收听的一个信号,所以在导语中不必提供全部细节。撰写导语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为初学写作的通讯员开设的栏目。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写道:“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他还引用惠列赛耶夫的话说:“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这说的是文学创作。新闻写作也同理。初学者最好是将发表稿和发表前的同一篇稿加以比较,才能领会写作的真谛。本刊就为大家做了这样一件事:选择一些典型稿件,将发表前和发表后的同一稿件一起刊登,并请原编辑讲解为什么要这么改。本期发表《改制方案该不该让职工参与?》以及编辑尹晓燕的文章《新闻稿件行文要简练》,希望大家仔细研读,也希望大家对这个栏目多提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某地,送奶人和一订户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天,订户拿一缺瓶盖的奶瓶来取奶,送奶人见了——送奶人:你的盖儿呢? 订户:你的盖儿呢?!(生气地) 送奶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订户:你摸摸你背后有没有盖儿再问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然而却是一场大可不必的争吵.从逻辑上说,这完全是由概念表达含混所引起的首先,送奶员用的“你的盖儿”这个概念表达欠明确,本应在“盖儿”前面加上“瓶子”的附加语,而送奶人却没有加,因而引起了订户的反  相似文献   

14.
第七步练习精心锤炼的言词才能动听——《圣经》常言说得好——熟能生巧。但是,练习讲演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要花费不少时间。如果你懂得如何进行高效率的练习,你就能少耗费些精力,少占用点时间。首先,你得决定你的讲演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样式”——讲演的专家们这样说,你可以有三种选择。多数讲演者都同意这种说法:最糟糕的是背诵讲演词。先把整个讲演稿逐字逐句地写下来,然后再把它们背下来。背诵讲演的好处显而易见,你能事先想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千万巨资版权采集计划"前段时间被媒体广泛报道以后,引起很大反响,能不能请您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要进行该采集计划? 童之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特别想说一说,这么多年很多出版社的领导,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赢利模式是什么?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出版社应该成为数字出版的主力军,但现在出版社心中就是有这么一道坎,看不清楚赢利模式,不愿意进来做这件事,那么怎样让出版社下定决心呢?  相似文献   

16.
翻开日本报纸,你会发现那里辟有一个又一个的专栏:社论栏、短评栏、人物栏、家庭栏、来信栏等等。为什么要辟那么多专栏?日本新闻界的朋友们也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解释说,之所以要辟那么多专栏,第一,专栏可以使小话题变得突出,引人注目,是生动活泼地宣传自己主张的好办法;第二,在消息的采写方面,竞争激烈,不易超过对手,而专栏比较从容,可以办出自己的特点;第三,报纸上辟有固定的专栏,便于读者阅读,便于读者剪报。总之,好比一块园地,某一个地方专门种植某一种花草,把它精心围起来,告诉人们,这是什么花,这种花有什么特点,就会格外引起人们的兴趣,吸引人们住步观赏。专栏的作用大概也是这样。由于版面位置固定,长时期连续不断地登载,就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梁庄》出版之后,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你为什么要去做梁庄的调查?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从城市回到乡村,去调查梁庄的生存?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又从梁庄出发,再到城市去找寻梁庄打工者的轨迹? 每当此时,我也总是很迷茫.是啊,我为什么要回梁庄?为什么要寻找梁庄?仅仅是学术的琐碎、重复和无聊所致吗?仅仅是个人生命的郁结吗?好像是,又好像不够确切,没有那么具体,也没有那么显在.那是什么呢?是在想到村庄时,想到"农民""进城农民""打工者""留守儿童"和"新一代打工者"等等那样的名词时,一种莫名的悲伤,一种突然的心悸,一种说不出的羞耻,一种如骨鲠在喉的愤懑,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 有些年青的记者问我:你写的人物为什么那么感人?我想,首先因为我爱他。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一个记者,不仅要到现场采访,如果有条件,最好能亲身投身进去,亲自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样写出的稿件,要比间接谈的真切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大部分地区贫穷,这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消息《西北这么穷,为什么还要铺张?》(载《光明日报》1995年7月9日一版)的标题振聋发聩,记者的价值评判和仗义执言借新闻主人公梁从诫之口跃然纸上。应该说,这则消息在立意上已经预示着写作的成功。 消息一开头便突兀地展示了新闻价值,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西北地区那么穷,为什么还要这么铺张?能不能省下搞接待的钱干点正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梁从诫临离开宁夏时的一席话,令举座皆惊,久久思索”。这就是用高值的新闻价值切入开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把短篇小说称做“开头和结尾的艺术。”先撇开短篇小说的特点,那么这句话就说明了开头结尾的重要。结尾,我们往后再说,这里单讲开头。为什么说开头非常重要呢? 第一,全文的基调要由开头来定。这好比一首乐曲的开头,全曲的调直是它给予的;又好比一幕戏的开头,全剧的情调是由它来定的。鲁迅先生的《药》,开头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上来就制造了黑暗、死寂、沉郁的氛围,为后边的情节奠定了基调。第二,它是全文思路的起点。写文章一定要掌握好起机,起机抓得准,思路便顺顺当当,起机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