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档案的鉴定工作可分为归档鉴定、密级鉴定、存毁鉴定、等级鉴定、开放鉴定等等,其中等级鉴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鉴定而言,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概念。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提出了“馆藏档案分级管理”这一概念,这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包括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一、档案价值等级鉴定的必然性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价值鉴定可以看作是归档鉴定。经过归档鉴定,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被剔除,具有保存…  相似文献   

2.
档案鉴定工作面广量大,从鉴定的对象看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从鉴定的过程看有文件归档鉴定、档案进馆鉴定和存毁鉴定;从鉴定主体看有现行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的鉴定。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电子文件的数量日益增多,还有电子文件档案的鉴定。可以说档案鉴定工作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全过程,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笔者根据从事档案接收工作的体会,仅就档案馆文书档案鉴定工作存在的难点,谈点粗略看法。  相似文献   

3.
前文讲的多种多样的大档案鉴定,主要是指文件档案的具体鉴定,完整意义上的文件档案鉴定工作,有着更广泛的内容。整个鉴定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确定的法规和原则精神进行。穴一雪鉴定工作内容关于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各国有不同的表述,但最早大都系指文件档案价值的鉴定。1962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编写的《档案管理学》中,只有“档案价值的鉴定”一章,指出“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就是甄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并根据它们的不同价值确定不同的保管期限,拣出不需保存和已经保管期满的档案……”。这以后逐步有了一些变化。1984年韩玉梅等翻译的《苏…  相似文献   

4.
应建立区县档案鉴定工作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君 《中国档案》2006,(10):46-47
一、建立区县档案鉴定工作机构的背景 (一)区县档案馆鉴定工作现状 1.到期档案价值鉴定——“鉴而不销”。区县档案馆档案鉴定工作是按照《档案法》和国家法定档案鉴定标准对到期档案价值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大多采用直接鉴定法。工作程序是:档案管理科形成到期档案目录一提出鉴定意见一鉴定小组成员传阅一主管领导审核一拟写档案鉴定工作总结。对该销毁的档案实体采取原处保存不进行销毁。这不仅占用库房空间,而且管理人员仍然要对这些该销毁档案投入管理。  相似文献   

5.
1档案的鉴定工作关系到档案的命运,档案人员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复杂性,把握好鉴定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不断探索档案鉴定工作的新方法。处理好“存”与“毁”的辩证关系,克服“轻前重后”、“宁多勿少”等倾向,通过档案鉴定工作来精简档案,达到档案馆藏精与全的优化目的,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2作为机关档案从文件到档案室运行周期为三个阶段,即现行文件阶段、机关档案阶段和档案馆藏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档案鉴定工作。第一阶段对已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归档时鉴定其存还是弃,剔除一部分不归档文件;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6.
李娇 《湖北档案》2010,(5):10-12
在我国,虽然档案鉴定工作的历史很悠远,但是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却是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档案工作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包括档案鉴定工作在内,所以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首先借鉴的是苏联的理论,并未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鉴定理论。因此在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档案鉴定工作缺乏科学、具体的理论指导。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分析档案鉴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出发,结合国内外档案鉴定工作实践,提出解决我国档案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废除档案鉴定工作3个阶段中的“销毁鉴定”之主张,以求教于档案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档案进馆鉴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尚未开展起来。这里所说的档案进馆鉴定是指对即将进入档案馆、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进行二次鉴定。所谓二次鉴定是指在归档鉴定的基础上,对档案保管期限所做的再一次划定。其目的是为了严把档案“入馆关”,切实提高进馆档案质量,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一)从进馆档案现状看档案进馆鉴定的必要性1999年,鞍钢档案馆组织全公司135个立档单位将1981-1990年期间形成的文书档案进馆。此次进馆历时40多天,共接收档案24301卷。从进馆情况看,一个普…  相似文献   

9.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优化馆藏、充分利用现有保管条件的重要措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一直是档案工作中的“弱势”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鉴定工作的规定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档案馆和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和处理,禁止擅自销毁档案。”这一规定,把档案鉴定工作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但如何做好依法鉴定档案工作,却是在现实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莉  唐银娣 《浙江档案》2006,(2):28-28,30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全过程。它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不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尤其是对档案的保存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档案的实际管理中,鉴定工作是结合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利用等各项工作进行的,它在档案工作各环节中要求最高,  相似文献   

12.
浅议档案鉴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的鉴定工作是档案馆的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目前许多地、县(市)级档案馆档案鉴定工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重收集轻甄别,重整理轻鉴定,重保管轻销毁等情况亦相当普遍.因此,全面开展馆藏档案的鉴定工作,已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行文之初,我想首先必须对档案鉴定与档案价值鉴定关系做点说明。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档案鉴定是指档案真伪的鉴定和档案价值的鉴定,而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则是指档案价值的鉴定。这是一种对档案鉴定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14.
对档案价值鉴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兰 《档案》2008,(3):62-64
档案价值鉴定,是指档案工作者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分析和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是否保存及其保存期限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简言之,档案价值鉴定,就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有用性的预测,是挑选有价值的档案妥善保存,对无须保存的档案剔除、处理的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具有多元性、潜在性、条件性、滞后性的特点,所以人们很难对其作出完全准确的判定,也有人把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称为档案工作的“瓶颈”。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档案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档案鉴定包括真伪鉴定、价值鉴定、到期鉴定与移交鉴定三种。其中价值鉴定是决定档案存毁命运的难度较大的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按照鉴定工作的原则和标准,研究和甄别归档件材料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对失去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  相似文献   

16.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基层单位比较重视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对档案鉴定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档案只进不出,鉴定工作滞后,严重阻碍了基层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基层单位的档案鉴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基层单位没有开展档案鉴定的原因1、归档的档案质量低,数量大。有些档案人员业务不熟,加之认识上的  相似文献   

17.
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始终,无论是文书立卷、接收入馆、对外开放、销毁档案,都离不开档案的鉴定,尤其是保管期满档案的存毁鉴定工作,直接关系到馆藏的质量,目前档案馆(室)中有许多短期档案、长期档案已保管期满,其中有大量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占用了库房有限的存储空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不利于对有保存价值档案的保护与管理.由此可见,存毁鉴定工作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存毁鉴定难,难于上青天.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8.
实质鉴定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也就是通过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现象,来决定档案的留存或销毁。实质鉴定是价值鉴定范围的超越,它是整个档案鉴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档案复写工作的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具体内容涉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档案鉴定的重要性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且日现核心的工作。我国唐代就有“案不须常留,每三年一拣除”的律令,宋代则规定:“诸架阁公案非应长留,留十年,每三年一捡简。”清代人有诗云:“人例有一篇稿,锓枣镌梨祸不了。若都留存在世间,塞破乾坤犹嫌小。”在二十世纪初。德国普鲁士国家机密档案馆馆长迈斯奈尔就曾提出过。件档案“选留过多是一种罪过”的观点。可见,古今中外,档案鉴定都被看作是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性日见凸现,于是,近年来,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人认为档案鉴定已逐步由一种手段最终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一、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程 1.档案鉴定理论的萌芽实践证明,档案价值的鉴定不是与档案工作同时产生的。它是在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被列入议事日程。古代西方奴隶社会时期由于档案数量少和保存比较分散的原因没有出现档案鉴定。到封建社会中期以后。档案鉴定开始出现萌芽,14世纪由于造纸技术西传,使欧洲国家一些档案数量增加,给保管造成一定的压力。于是一些城镇开始出现了“淘汰公”的做法,即“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审阅庞杂的件,将其中有用的档案加以保存。把无用或重复的件淘汰掉。这种做法,可以看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萌芽,然而由于封建社会档案件的所有形形色色并且毫无联系,使得淘汰公法无法成为一项制度普遍推广,虽然淘汰公法不能和今天的鉴定工作相比,但毕竟表明当时人们己经认识到并走出了档案件鉴别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