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资产。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广告战略是其重要的一环。本文从近期商务部推出的"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广告出发,对国家形象广告策略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和总结了各国在运用此广告策略中的经验和特点,并对国家形象广告策略的应用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传统广告中,受"性别二元结构"影响,男性话语对女性形象的"他者化"建构现象普遍存在。当代文化环境开放,女性自主意识提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广告营销新阵地,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颠覆传统广告女性刻板印象的"反他者化"特质:女性形貌特征逐渐多元化;女性的社会价值认同得到深化;自主女性意识成为广告符号表达的主流。当代微电影中独立女性形象普遍存在,女性话语权力逐步崛起。  相似文献   

3.
陆红梅 《青年记者》2003,(10):48-49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形形色色的广告扑面而来。在这些广告中,小到一袋洗衣粉,大到一幢住房,女性形象占据着主体地位。于是在广告性别形象中,似乎有了“女尊男卑”这一特征。学术界对中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颇多,基本上是从批判的角度对男性的话语霸权作了剖析;此外,学者们注意到了广告中逐渐出现的男性形象。本文在借鉴这些研究材料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广告中性别权力关系的变迁,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涉及不同信息来源的一个复杂的传播过程,香港媒体对于中国大陆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也有着自己的视角与特点。本文通过对三份香港地区的商业报纸《明报》、《星岛日报》和《苹果日报》在2005年、2008年和2010年关于中国大陆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来了解香港报纸对于中国形象报道的整体表现和差异性特点,从而检视由媒介呈现的中国形象及其话语策略。研究发现,在社会大系统的影响下,香港媒体在报道中运用了强调、弱化、非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置换及策略性仪式等话语策略,来应对权力场的转换并与权力中心进行互动,从而影响到中国报道的主题取舍、立场选择以及情感倾向,也使得由香港媒体所建构的中国大陆形象多元而复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国家形象广告,从一则完整的广告构成要素解读国家形象广告构成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在借鉴他国国家形象广告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几大板块的构成内容。国家形象广告对国家品牌的塑造与提升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解读了运用广告塑造产品品牌与国家品牌的关系,这对缓解目前制约我国产品的国际困境有根本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宁在其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中延续了萨义德一曼海姆的知识批判进路,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中剖析了西方在生产、复制和传播特定“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的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体现的西方霸权在垄断和控制全球形象生产和传播网络中的突出作用。在此批判的基础上,周宁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首先是让文化研究与国家权力联姻,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某种特定的国家形象,将这种国家形象变成该国文化战略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阳海燕 《当代传播》2008,(6):108-1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政权鼎革之际,权力迫切需要话语的建构与论证,以形塑新政权的国家形象。1951年,作为对此呼求的回应,光明日报组织了一次国庆征文。本文旨在通过对征文文本的分析,探讨文艺副刊所建构出来的建国初期国家形象内涵及其特点,并反思其形象建构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民间话语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为民间话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众不仅是国际交流和外交谈判的旁观者,也可以成为谈判的参与者、事件的评论者、政策的推动者。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应适当放开民间渠道,鼓励民间话语参与,同时对民间话语进行引导,形成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良性互动。而对于民众而言,应加强文化自觉,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主动与外界沟通,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和展现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间合作交流频繁程度的提高,国家形象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此同时,国家形象的塑造已超越政府对政府、组织对组织的传播层面,部分国家已采用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作为新的国家形象传播手段.韩国自1999年起制作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在制作方面积累了相关可借鉴经验.通过对韩国1999年至2008年所发布的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韩国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的传播策略,进而为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电视宣传广告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软实力博弈、话语权争夺的重要筹码。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的现状与挑战为现实依据,在"两个舆论场"的视域下对比传统媒体舆论场、新兴媒体舆论场的话语建构特性,通过融合互补机制的建立,弥合传播盲区,优化国家形象话语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中,"他者"视域的研究维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下,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新闻文本、主题指向、话语体现三个层面来分析相关的新闻文本,以求了解新加坡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尝试提出改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戈银银 《新闻世界》2014,(6):193-194
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从提线木偶般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到逐渐觉醒挣脱兴起女性主义思潮,发展为独立自信形象,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变迁是对性别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挣脱,也是思想上的革新和崛起。但广告在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以男权话语阴影下的女性主义广告为例,明显的呈现出男权话语与女权主义的矛盾,解决这一迷思对重新构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一种符号化传播方式,通过借用旧符号进行相似性处理,或者添加特征标记、进行重新组合等手段产生某种象征意义,以达到广告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在重视自我形象传播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他人如何看待中国形象。因此,当中国元素一再被当作反面符号运用在跨国公司的广告中时,激起国人强烈的公愤。而国内的一些广告符号,也出现了不恰当象征意义的表现。本文从符号学和传播学的角度,通过对广告文本中文化符号的解读,探讨广告符号中的“他者认知”与“自我认知”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提高媒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伟 《军事记者》2010,(7):51-53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体的各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是一个被媒体如何描述、如何传输和怎样解读的过程。"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必须遵循媒体传播规律、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积极争夺话语权,切实提高我国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晓林 《今传媒》2011,(4):36-37
在国家形象广告中视觉说服能够有效引发国际观者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变化。文章分析了两部国家广告片在不同传播理念下的视觉呈现,并从视觉说服主题确立及其表现论述了国家形象广告如何执行视觉说服思维。  相似文献   

16.
自中国制造产品异军突起,各种负面消息不少。有产品自身的原因,也有西方媒体的“妖魔化”。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因此受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则“中国制造”广告登陆CNN.为“中国制造”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是利用广告来传播国家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对这则广告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戎彦 《东南传播》2011,(7):117-119
文章对中国国家形象广告进行了广告学视野的解读,从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发布时机入手,分析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化解危机的方式以及"人物篇"抓住机遇的有效策略,提出了未来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应该有清晰的定位,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进行全球化思考和本土化执行。  相似文献   

18.
丁凡 《新闻世界》2013,(7):275-276
【摘要】影像的说服力要远远大于文字。“视觉说服”一词,常常与广告联系在一起。其实不仅如此,运用影像塑造本国或他国的国家形象时,也需要巧妙地运用视觉说服。视觉说服的技巧,体现在影像符号的选择、影像叙事的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商务部《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篇形象广告的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分析,揭示了广告宣传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并在对广告宣传与新闻宣传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告宣传与新闻宣传一样,也是新时期国家外宣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刘祥平  许芊芊 《新闻知识》2023,(1):48-54+94
本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型,以《华尔街日报》2000年至2019年有关中国对外援助的112则新闻报道为例,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华尔街日报》通过对关键词的选择,同时利用主位推进模式、霸权野心的预设和隐秘表达观点的话语互文,虚构出中国利用对外援助称霸世界的国家形象。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经历从“不值一提”变为“机会主义”再到“野心勃勃”的变化,形象的建构与变迁折射出,报道中的话语修辞受到意识操纵,他塑形象的建构过程彰显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