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从某些期刊评价指标看大学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杜文涛 《编辑学报》2004,16(1):51-51
我国大学学报作为大学的学术窗口,在促进对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学学报无论是数量还是载文的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的一支生力军.在2次国家期刊奖评选中,均占有相当分量:获 "首届国家期刊奖"的64种科技期刊中有7种为大学学报;获"第2届国家期刊奖"的30种科技期刊中,有4种为大学学报.但大学学报的综合性,限制了其学术影响力的发挥.笔者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大学学报做一简明分析,结果说明专业化应是大学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科学报的学术导向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文科学报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得以发表的重要园地,代表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档次与学术水平,在高校的学术领域内与自然科学版学报并驾齐驱,占据了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本文想就大学文科学报的学术导向性问题谈一些基本看法.所谓学术导向性,主要是指学报办刊的学术指导思想和学术指导原则.一份大学文科学报的学术导向性是否正确,对一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等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大学学报从诞生至今已有83年的历史了。它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在旧中国,尽管有许多爱国的、有事业心的教育家、热心发展学术事业、重视学术研究、积极倡导创办大学学报工作的有识之士,但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善良愿望是不可能很好地实现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大学学报也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报发展中的矛盾及初步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学学报作为各高校主办的学术出版物 ,的确在科技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且不说与国际著名期刊相比 ,就是与国内各专业学会主办的学术出版物相比 ,大学学报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1] ,读者群较小 ,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很有限。随着中国加入WTO ,科技期刊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深入 ,大学学报面临的问题将更尖锐。总结这些问题 ,将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更有效地办好大学学报。1 大学学报发展中的矛盾1 1 学报定位为高校的窗口与科学无国界之间的矛盾多年来 ,大学学报一直被定位为高校的学术窗口。中国教育部 1998年 4月 1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学报如何改变部分学术失范、学术异化的现象,按照学术期刊的发展要求加速学术化进程,成为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这种举国性质的高度关注,反映了大学学报在学术化进程中功能定位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过程性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定义大学学报的学术属性及其编辑出版制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学学报使命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报使命”这个根本问题,目前远未解决,究其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大学学报编辑学报“四化”(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和特色化)论虚假命题的干扰.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报专业化还是综合化取决于主办者学术平台客观情况,不以学报编辑意志为转移;学报数字化课题不是编辑的分内事, “数字化”开发是IT行业的商业行为;学报“去同质化”显然荒唐,因为学术追求的是真理,真理属于普遍的、共性的东西,这个“共性的东西”当然是“同质化”的,探索和发现这个“同质化”是学者梦寐以求的,是学术的终极目的,既然学术是追求“同质化”的,那么其载体——学报就没有理由“去同质化”;学报特色化与去同质化如出一辙,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科学研究不能本末倒置;学术是独立性、个性、原创性很强的个体或团队的高级思维劳动,它同样不以学报编辑意志为转移;大学学报仅是学术成果的载体之一;大学学报应当回归本位,学报“四化”论不能再鱼目混珠了.  相似文献   

7.
梳理哈佛大学出版社与耶鲁大学出版社的“讲座图书”出版模式的发端、历史、运作方式与成就。研究表明,“讲座图书”出版模式在大学出版社和母体大学之间紧密联系不同学科高层次的学术共同体,在讲座设立、运作、讲座内容书稿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生产与学术传播链,为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品牌建设和母体大学的学术发展提供关键助力。  相似文献   

8.
合并大学学报的3种办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莲 《编辑学报》2002,14(Z1):39-41
专业学报模式、区域学报模式、网上学报模式是合并大学学报可行的3种办刊模式.对其办刊思想、办刊特点进行了分析.由结果认为:专业学报模式是指按专业特色分类设版办刊,使合并大学学报也能办出与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学报一样的特色来;区域学报模式即就近办刊分区设版,此种学报主要反映该校区的学科特色及其学术水平,类似于一个单科性大学的学报或小型综合性大学的学报;网上学报模式是指借网络发表一个合并大学的科研论文的办刊,不分版,出版周期灵活,综合度高,网络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9.
《大学图书馆学报》研究论文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大学图书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作为全国高校图书情况工作委员会编辑的学报,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了解当代大学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发展轨迹的核心刊物。《学报》的研究论文正确反映了古今中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业务与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11工程”大学学报的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晓军  颜志森 《编辑学报》2011,23(4):372-374
以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1月前进入“211工程”大学的100种自然科学类学报为研究对象,统计各学报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0种“211工程”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报的刊均载文量为229.55篇,刊均基金论文比为77.7%。不同学科和地域的学报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差别均较大,且不同学科的载文量与其基金论文比基本相反,即载文量越大基金论文比越低。从基金论文比来看,“211工程”大学学报的学术质量可以称得上是我国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术出版之间存在天然的纽带关系,两者互融共生、协同并进.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出版业的生力军和高校学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母体学校建设、出版业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双一流"语境为研究背景,结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具体实践,对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转型路径,以期为高校建设与学术出版协同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百余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历史脉络,展现了近代英语教育的珍贵资料.分析每个历史阶段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发行所独具的、鲜明的历史印迹,可以归纳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与历史背景、教育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勾勒出英语教材建设的演进路线,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推进英语教材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武晖 《编辑学报》2021,33(5):576-579
针对非一流普通高校的期刊学术质量低、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以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2刊为例,论述如何以质量为中心,对内挖掘学术资源,激活存量,对外加强学术交流,做大增量,从而全面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2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期刊不仅服务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得到校外科研人员的认可.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探索与实践之路能为普通高校学报的办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术类图书的需求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整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逐步朝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大学是开展教学、科研的舞台,是学术思想传播的阵地,大学出版社往往承载着大学学术传播的责任,因此大学出版社对于学术图书的出版有着天然的使命。下面就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我国大学出版社中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2年8月26日至8月31日,第六届中、日、韩大学出版社学术研讨会在韩国汉城举行.研讨会对于加强中、日、韩三国大学出版社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柳斌杰署长发表在《大学出版》2007年第4期的文章《只有高起点 才能大发展》以宏观的视角,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出版环境、发展模式等做了深入探讨,切中肯綮,启人深思。文中在论述我国大学出版的发展目标时,特别提到我国大学出版社应该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模式,为促进学术发展、实现学术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以为,对于中国大学出版社而言,回归和倚重学术出版,通过学术出版树立大学出版品牌,发展和壮大自己,是中国大学出版人必须重视和深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夏楠  杨亚楠 《出版广角》2021,(13):51-53
当下,大学出版既有众多机遇,也面临不同挑战.文章从构建"学术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对大学出版与学科建设之间的互融共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两者的协同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通过大学出版和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实现"双一流"和"出版强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出版史上,现代意义的出版社最早是由大学孕育的。建于1478年的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出版社,最初是牛津大学的一个部门。这至少透露了大学出版社与生俱来的两个特点:一是为学术而生,通过出版学术著作来传播和推动知识,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学术精神的承载者;二是与所依托的大学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折射着母体大学的学术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国外大学图书馆开放获取实践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是学术交流中的一支活跃力量,随着开放获取影响的日益扩大,大学图书馆与开放获取的关系更加紧密。国外大学图书馆在推动开放获取发展,应对学术交流变革的进程中,在大学校园内创新性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些成功举措包括图书馆员积极推动校园开放获取政策出台,并为政策的顺利推行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图书馆摈弃信息看门人的信息交流末端角色,直接参与到学术出版环节;图书馆员重视加强自我教育;图书馆有很好的组织性,图书馆联盟机制为图书馆高效运作和开辟未来发展空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学图书馆面对学术交流体系的巨大变革,也清醒地认识到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战略需要做出重要调整。  相似文献   

20.
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的象征就是文化.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基础,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上个世纪上半叶,以蔡元培、梅贻琦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大力倡导欧美的大学精神,为我国大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