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赵金 《青年记者》2004,(3):17-19
提起《超级访问》的女主持人李静,在大陆众多靓丽的、温婉的、知识性的女主持人中,也算是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了。认识她是在一个百无聊赖晚上,频繁地更换着频道的电视上突然出现了一位女主持人伏案大笑的画面,那么淋漓痛快,那么毫无顾忌。当时就感觉,一个女当家的(这是我对女主持人的特殊称谓)敢在屏幕上笑成这样,不简单。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理事长白谦诚曾经提出主持人“跳槽”的“转会制”问题,认为主持人像球星一样实行“转会制”是大势所趋。哪个台要人就付转会费,这种市场化运作能比较合理地解决台与台之间对主持人的争夺,对发现和培养主持人也有利。我认为这是一个有魄力的动议,对中国节目主持人这一业务建制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广播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的思考,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它指的是哪一类节目,这一类节目的特点是什么。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广播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的不同界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广义的,一类是狭义的.我主张,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在广义上使用广播谈话类主持人节目这一概念。主持人节目和传统广播节目有一个根本区别,这就是主持人是在说而播音员是在播.那么主持人说的这一类节目与播音员播的那一类节目,在传播模式上到底有哪些不同,这个问题是我们应当深人探讨的。另外,从听众的角度来说,很多批评意见讲到主持人在神侃、在闲聊,我想…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电视女主持的生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新闻界》2006,(4):64-65,57
据今年初召开的“媒介与女性”北京国际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广电总局颁发播音主持证16041个,其中近七成是女性。尽管女主持人在数量上较男性占有优势,但是如今在这一群体中出类拔萃、在这一行当上具有持久而旺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却以男性居多,而女主持人则往往昙花一现,过往忽忽。那么,女主持人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如何拓展中国内地女主持人的生存空间?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一、女性主持人的类型1.亮丽型在电视刚刚普及的时侯,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年轻漂亮,会讲普通话。电视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  相似文献   

5.
刘琼   《今传媒》2006,(8X):26-28
近年来,国内各大电视台综艺节目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综艺节目女主持人,她们在主持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却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娱乐有余,知性不足。”尽管业界认为,“知识修养,知性魅力”是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必备素质之一,但在实际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了,有的电视台负责人甚至认为女主持人只要长得漂亮,会唱、会演、会跳、会搞笑即可。而这正是导致综艺节目女主持人无法长期发展的瓶颈所在——过于肤浅。久而久之,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6.
1941年12月3日,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一位女播音员用日语播报出“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声呼号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诞生。如今,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有60的历史了,作为对外广播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一位日语广播主持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对外广播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来台只有5年的时间。但在这5年间,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这项事业的崇高与伟大,并且被她独特的魅力所感染。记得刚入台不久,正值对外广播创立55周年纪念日,我和我的同事们去机场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日本听众朋友,这…  相似文献   

7.
叶昌前 《声屏世界》2000,(12):43-44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广大受众认识节目主持人这个媒介角色是从广播开始的:“珠江模式”带给人们的惊喜是:节目还能这样办,新闻还能这样说。当广播主持人节目热力四射之时,电视便乘势而上,塑造了自己的主持人,而且一路遥遥领先,将广播主持人甩在了后面。值得庆幸的是,广播人并未自甘落后,而是不断开拓传播空间,利用自身媒体的一切优势,再塑一个“我”,这个“我”来得是何等的艰难:当我把广播主持人与电视主持人放在传播的时空中进行比较时,实际上是对”主持”一词进行一次梳理和探寻。我的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讲课休息时,有一位学员问我:主持人是名记者吗?我肯定地回答:不见得。这位学员接着问:不少主持人的知名度很高,名记者又有几个人知道呢?我一时被她问住了。之后,我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思索这个问题。我在想:名记者何以为名?名记者与主持人能否在同一起点上作相互比较?名记者与主持人在深层次上究竟有哪些异同?主持人行情的持续火爆对传统新闻采写提出了哪些挑战?我们能否贡献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名记者?必须承认,主持人在新闻媒介中尤其是在电视上独领风骚,这堪称是当代新闻传播中一道十分独特的亮丽风景。主持人中的…  相似文献   

9.
三、中国的电视新闻播音向何处去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由上文可见是由于翻译错位而在实践中是不应存在的角色。从新闻实际运作看,主持人角色也很难进入新闻领域,中国的电视新闻播音还将是以老传统为主,在精益求精中求得发展。1、主持人角色不适宜从事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主持人定义很多,但有一条很统一,这就是主持人是某节目的总管,节目制作及播出时,可以充分发挥主持个人特点,以我的身分、个人的观点与观众交流。新闻活动,是项真正的大众传播活动,它要求传播的信息客观公正、没有个人色彩的掺杂。基于这个认识,从新闻采集到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10.
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白岩松一、引言在一个俊男靓女加美声构成中国电视主持人队伍主体的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以,当我以一个主持人身分开始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得不感叹:当初预测中国电视改革进程的时候,自己...  相似文献   

11.
刘赛 《新闻窗》2007,(4):96-97
从1980年7月12日至今,中国电视主持人诞生已有27年的历史了,这20多年来,随着中国电视的改革和发展,主持人节目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主持人队伍也出现了不断壮大的繁荣景象,可喜的是,主持人语言继承清晰流畅、亲切自然的优良传统,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在不断锤炼中日趋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反过来也促进了主持人节目的蓬勃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琼 《今传媒》2006,(8):26-28
近年来,国内各大电视台综艺节目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综艺节目女主持人,她们在主持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却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娱乐有余,知性不足。”尽管业界认为,“知识修养,知性魅力”是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必备素质之一,但在实际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了,有的电视台负责人甚至认为女主持人只要长得漂亮,会唱、会演、会跳、会搞笑即可。而这正是导致综艺节目女主持人无法长期发展的瓶颈所在——过于肤浅。久而久之,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一、魅力的核心是个性当人们感叹当今内地综艺节目美女主持人泛滥、智慧型女主持人稀缺时,当人们惋惜曹颖…  相似文献   

14.
以平常心看主持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郁 《现代传播》2001,(2):52-55
录制“荣事达杯”颁奖晚会时,应《中国电视报》记者约稿,我写了《以平常心看主持人》这篇微型言论,现在仍以这篇文章作为本文的开篇 主持人,因其承载着节目制作群体的心血,担着“系全身于一发”的重任,理所当然是制片苦苦寻觅的人物;主持人,因其离观众最近,必然是观众关注最多又臧否最多的人物;主持人,因其工作中风光和风险轮流上演;有人看见诱惑,有人看见挑战,成为众多年轻人实现梦想的首选,就这样主持人成了媒体的当红人物,来自各方的呼声凸现一个交汇点──“发现优秀的主持人!” 央视从80年代中期始,如意杯、金士明…  相似文献   

15.
女主持人趿拉着拖鞋在台上笑容可掬地面对五六岁小男孩给予梦中情人的称呼,挖空心思地与人合伙捉弄应邀到场的嘉宾;男主持人在“怪怪大学堂”里神情亢奋,急不可耐地等待着高空抛猫落地后是死不是活的试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刚刚颁布,某名主持人还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煞有介事地推介某一药品……  相似文献   

16.
采访宁辛,缘于8月22日那个生气勃勃、青春涌动的大运会开幕式。伴随着黄河水的气势、兵马俑的壮观、新北京的风貌,我听出电视中传来的是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宁辛的声音。虽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但是对她的嗓音依然是那么熟悉。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宁辛成为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的第一位体育节目女主持人。11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新人如今依然活跃在电视体育节目中,好比主持人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究意是什么赋予了她这般活力?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她。我和宁辛面对面坐着。她的衣着大方得体,一袭短发流露出一种体育人…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讲课休息时,有一位学员问我:主持人是名记者吗?我肯定地回答:不见得。这位学员接着问:不少主持人的知名度很高,名记者又有几个人知道呢?我一时被她问住了。之后,我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思索这个问题。必须承认,主持人在新闻媒介中尤其是在电视上独领风骚,这堪称是当代新闻传播中一道十分独特的亮丽风景。主持人中的“大腕”频繁在传媒中亮相,不仅使他们主持的节目获得了较多的受众,而且极有助于该节目商业价值的提升。以至在京城的一些活动策划中,把请某名主持人来主持或文化、或商业、或公关的活动,都作为其档次高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无论是在新闻现场主持,还是在节目现场主持,贵在树立牢固的“我在场”的主持意识。主持意识是主持人特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是在长期的主持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职业意识。提高主持人的现场主持能力关键是要提高现场思维应变能力和现场驾驭话题能力,这两个“能力”集中体现了主持人的现场主持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吴疆 《视听纵横》2007,(5):105-105
说什么?怎么说?这是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一直孜孜以求、始终在追寻的问题。在主持人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我认为”、“我感到”、“我想”等等,这种以“我”为话头的说话方式,在节目中是屡见不鲜的,交通热线节目也不例外。但因交通节目中涉及交通法律、法规的的东西比较多,所在在这样的节目中以“我”为话头的语言使用显得更加重要,要有分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十年磨一剑     
2003年11月15日晚,第六届金话筒奖在山东淄博揭晓,第一个被宣布获奖的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金话筒奖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在金话筒颁奖前不久举行的一次电视评论节目研讨会上,王志被邀请发言,他提到《面对面》在“非典”时期的报道给他带来名气时说,人们只看到我成名的那十天,但是如果没有我十年的积累,哪里会有这十天呢?因此,我们在穿透王志获得荣誉的光芒的同时,去审视他走过的十年,以及他在这十年中的积累与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