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哲 《东南传播》2016,(5):24-28
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受众主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建立电影与受众之间的关联,成为华莱坞电影发展的关键,而"营销"成为重要路径之一。那么,如何对电影进行有效的营销?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作为对象,对其采用的多样化和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试图为其它电影类型的营销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不仅如此,对于意味着完善的、成熟的和系统的产业模式而言的"华莱坞"而言,寻找有效的、成熟的电影营销策略,从而建立固定的、系统化的营销模式是必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华莱坞概念以及对具有华人文化特色的电影产业之长远规划,是应经济、行业、文化之变而提出。就"华莱坞怎么可能"这个问题而言,首先需要明确命名的意义。从华莱坞为何提出,以及华莱坞在当下所处之"位"来分析华莱坞其命名的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其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模仿,也是文化身份的自觉;继而领悟易道哲学演化之本,回归到"一",即华莱坞的核心——电影,提出探讨华莱坞成为可行路径之根本在于找到其创意内核,在深刻认识与把握观影者心理需求、认识文化群落同趣、体现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电影创作与传播,进而实现华人电影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为华莱坞电影国际化提供了契机。然而,华莱坞电影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折扣"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新世界主义的理念为华莱坞电影走出"旧世界"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引,通过对新世界主义视野下华莱坞电影国际传播理念的重构,梳理从民族主义到新世界主义华莱坞电影输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吸收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经验并结合中国"一带一路"国家顶级层合作倡议,利用文化融合战略驱动华莱坞电影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武侠片是华莱坞电影独具文化个性的类型。香港武侠电影传播了中华文明的侠义、仁义、正义等优秀传统和特殊的精神价值,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的成功传播为华莱坞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借鉴。作为现代武侠电影的类型,喜剧武侠电影的出现是华莱坞电影人顺应媒介的时代变化做出的理性选择,消解了全球的文化同质化,也把传统的中国功夫和现代社会法制意识结合在一起,对传统文化做出了反思。香港武侠电影建构的中国文化的想象共同体构成了文化共处的一极。  相似文献   

5.
王蔚 《东南传播》2016,(5):29-31
爱情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主题,也是电影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残疾人作为活生生的人,虽部分功能有所缺憾,但却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热爱异性,渴望爱情,追求婚姻的生理、心理需求。纵观华莱坞电影,出现过为数不少的残疾人身影。本研究聚焦于华莱坞爱情电影中的残疾人形象及其历史流变,探究电影中"残疾"透射出的社会、文化意涵,以及残疾人形象塑造中所存在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文献计量学研究及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华莱坞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统计与内容分析,发现华莱坞电影理论已逐步发展壮大,成果丰硕;华莱坞电影理论知识生产主体层次较高,并形成特定学术集群;华莱坞电影研究在国内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研究热点、方法及内容多样,电影理论的跨学科转向成为华莱坞电影研究的核心特征;逐步构建起独立的电影研究范式以适应中国电影4.0的时代背景。未来华莱坞电影研究将在知识生产路径上走向领域交叉化及学科融合化;研究理论层次走向深度化与复合化,国际影响力逐步彰显;学科体系及研究范式将更趋成熟化、系统化;华莱坞理论研究将经历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迅猛,无论从电影产业、电影票房还是观影人数上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成为国际电影市场不可小觑的竞争力量。随着《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商业大片的公映,在带来超高票房,3D、IMAX等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让观众开始对"大片时代"的大制作电影产生质疑,华莱坞电影陷入一种"人人看人人骂"的窘境。事实证明,盲目跟风,仅通过大制作高科技等表面方式与好莱坞抗衡早已是行不通的,想要将电影在真正意义上贴上"华莱坞"标签,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中华文化、民族特色,走出一条属于华莱坞自己的电影之路。从早期《小城之春》、《红高粱》的经典电影,到近一些《小武》、《桃姐》的颇受好评,人文电影无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民族文化的镜子,也是华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媒介生态学视阈下作为空间的华莱坞电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影是一种文化空间,表达了特定文化的独有属性和特色,将影片同其他文化的影片区分开来。电影媒介参与构筑了人们对世界外观形态的感知方式,电影创造的空间充满了隐喻。华莱坞电影营造了意涵丰富的动态的多维的空间。研究从媒介生态学的视阈考察表征中华文化的华莱坞电影所营造的种种空间。电影空间既受电影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影响,又对受众产生文化影响,华莱坞电影在参与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从媒介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从艺术创意、生产制作、产业链条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力,积极建构华莱坞电影文化空间,传播中华文化正义、勇气、博爱、智慧、包容、谦逊、勤俭、自律等积极价值观,以鲜明的文化特色跻身世界电影主流。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浪潮袭来,华语电影慢慢崛起。受美国好莱坞的影响,我们的华语电影衍生出了华莱坞这一概念,经历学习、模仿和创新,华莱坞电影利用传统文化迎来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其独特的历史和国情在城市化的道路上需要走出一条中国化的城市化道路,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国情有取舍地借鉴西方经验用发展的眼光为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战略布局。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之下,华莱坞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着;电影作为大众艺术和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大众传播性、影响的广泛性等正逐步推进人类文化的变革。同时,作为一门独特的产业,电影对于中国社会的经济的结构的变革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华莱坞的研究在城市化热度发展的现实面前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社会科学形成了"空间转向"的热点话题,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空间实践"的产物,不是单个、孤立存在的。本文将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福柯的"话语、空间、权力"理论为基础,将华莱坞艺术电影置于整个电影生态环境中,从话语实践与空间生产的角度,试图探寻华莱坞艺术电影在话语实践中如何能动地建构"表征的空间",其中有何隐喻?电影本身作为一种"空间的表征"又如何参与到媒介生态的建构中?与福柯所认为的权力有何联系?空间维度为我们理解华莱坞艺术电影提供了一个重要视阈。  相似文献   

12.
电影承载着文化;好莱坞电影和华莱坞电影作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直观象征符号,即使表现相近的主题,也会存在较大的社会文化差异。本文以父子关系为视角,通过对《当幸福来敲门》和《海洋天堂》两部影片的比较研究,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影片都热衷于塑造"母亲"退场语境下的"父亲"形象,重点刻画坚强和富有责任感的父亲精神,并常常以"父亲用美丽谎言保护孩子"的情节深化主题;然而,两类影片分别以欧洲文化和儒家文化为主导,在父子相处模式、教育方式和情感表达方面都体现出较大的旨趣差异;此外,跨出"父子"的主线,进行文化延伸,依旧可以看到"强调个人奋斗"的"美国梦"和"强调集体互助"的"社会扶持"之间的文化差别。  相似文献   

13.
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一起共同构成了华莱坞电影的核心部分。在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冲击下,华莱坞文艺片日益没落,大批文艺片阵营的导演转战商业片。然而,在国际市场华莱坞商业片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冲击国际电影奖项屡屡失败,但是与此同时作为东方文化深刻载体的文艺电影却时常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青睐,这一现象引发了华莱坞导演的反思与转型。2014年,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艺术影片《白日焰火》和张艺谋导演的新作《归来》都在中国内地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其后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侯孝贤导演《聂隐娘》等文艺电影陆续入市。2014年被视为华莱坞文艺电影的复苏之年。  相似文献   

14.
华莱坞电影的营销重点剖析——以市场导向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营销是电影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华人社会的经济发展,华语观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观影习惯的培养,自主意识的崛起以及多种类型的社会媒介传播方式为当下的华莱坞电影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商业环境,营销方式也从初期强调产品自身的信息和特权管理转向逐渐成熟的运作,例如品牌的构建和与客商之间的意识层面沟通等。本文以2013年中国内地院线票房排名领先的影片的营销特色为研究目标,通过依托传播学理论,对相关网络信息数据和文献报道进行研究,讨论这类影片在宣传理念策略的特点,借以总结出现今华语商业电影市场宣传的三个要点:1.依赖目标市场的"舆论"进行传播;2.从单向"导入式"的灌输转型为多向"互动式"的体验;3.延伸"品牌"概念和整合数字技术,将观众与宣传方的目标协同起来。电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辅相成的,了解娱乐文化脉搏,立足于本土,走以市场为导向的制作道路,顺应市场运作的国际化潮流,是华莱坞产业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正解。  相似文献   

15.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故事即导演与观众沟通的工具。因此,叙事是一部电影最为核心的任务。从叙事美学的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空间)出发,对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手法与技巧上与华莱坞"作者电影"一脉相承,其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逼仄的叙事空间与反常规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在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下给观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16.
早期中国电影业集中于上海,而上海这座城市的女性特质使孕育其中的早期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伊"样的气质和情怀。银幕上那些熠熠闪光的电影女明星们正是那个时代的上海——这座充满南方特有的温润潮湿气息、中西文化混杂的物化都市的女性象征和欲望投射物。电影女明星的银幕形象、个人遭际与上海都市文化的现代性生成之间存在着交融反塑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丁旭 《东南传播》2016,(5):32-36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角来讨论纪实电影中建构的"他者"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知识/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用批判的视角,从符号学和话语理论出发,将电影、纪实电影看做一个表征体系,讨论纪实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在华莱坞语境中是怎样建构关于"他者"的形象的。本文认为纪实电影作为一个表征体系,在建构"他者"时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即使电影对于"他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符号学层面即诗学层面,主要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分析纪实电影中怎样使用纪实电影中的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以及地方方言几个层面的文本和具体语境来表现符号权力。另一方面,从话语层面即政治学层面,主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纪实电影在建构"他者"的意义时,这个意义包含了怎样的权力问题,并从电影制作者、影评人和观众几个层面的权力机构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营销以消费者心理需求为主展开,重视市场调查、精心挑选档期、以网络营销作为主要营销的手段,具有主动性和创新性。华莱坞大片品牌营销存在对市场定位重视程度不够、忽视消费者需求、档期选择存在被动、营销手段创新性不足等问题。随着产业环境、传播环境、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华莱坞大片品牌应该建立以下营销观念:重视市场调查,满足消费者观影需求;努力提高电影质量,减少对热门档期的过度依赖;关注pasomo营销模式发展趋势,积极创新营销手段;注重品牌维护,适度营销,避免品牌被过度消费。  相似文献   

19.
沈珺 《东南传播》2017,(12):27-29
"华莱坞电影"的概念自邵培仁教授于2013年提出以来,在电影研究学术界引起热议,其中也不乏质疑之声。本文提出"东方好莱坞""中莱坞"等概念的媒介尺度都不足以涵盖中华电影文化博大精深的观点,通过分析林立于世界的宝莱坞、尼莱坞等其他莱坞的前缀词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而反思华莱坞词缀"华"所暗含的深厚底蕴,并指出华莱坞所指代的中华文化的整体统一形象更意合中华璀璨的千年文明。本文认为"华莱坞"将唤醒分布于文化基因中的中华记忆,集聚涣散的中华元素,最大程度地凝聚中华力量。中华文明将通过华莱坞影像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梦不只是国家的梦,也是个人的梦;中国梦不只是中国人的梦,也是全球华人的梦;中国梦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梦想,也包括社会梦想、文化梦想和电影梦想。那么中国电影梦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将华莱坞电影建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电影帝国,在全球推动形成一个多元化与多极化的、和谐与友好的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