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去年年底,一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女经济犯与“美男计”》的文章,文章开头这样写道:1990年春夏之交。南中国的广东。新闻媒介接连披露爆炸新闻……看到“南中国”之词,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然,“南中国”比“中国南部”显得“气派”、“简练”、“时髦”。然而,“南中国”之说,我们的读者能接受吗?我们的人民能答应吗?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把“中国南部”写成了“南中国”吗,何必说得这样严重。可你是否想过,这样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淮阴侯同党性,扯得上吗?为什么一定要搬出个2000年前的古人呢?我也觉得不合适,但有根据:1989年第11期《中国记者》杂志上有一篇杂文《“中性报道”能中性吗?》,意在提倡新闻的党性,文章最后就引用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的一段话:“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并且说:“这样的道理,古人懂得,资产阶级的新闻工作者也懂得(美国之音就是最好的明证),唯独  相似文献   

3.
你是不是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开头:“随手在Google里(Baidu里)输入几个关键词‘×××××’,搜索结果竟达×页之多。”这样的通过搜索结果形容某事件之热度的确会有一种造势效果,的确可以“雷倒”很多读者。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搜索的结果是一种统计数据吗?比如,某篇新闻报道里  相似文献   

4.
柳萌 《传媒》2002,(3):21-23
你知道王朝柱吗? 在文学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5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在影视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70%以上的人会说:“当然知道”;那么在一般观众读者中,如果这样问,会是怎么说呢,我相信,也许有2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或“不知道”。倘若换一种方式,用王朝柱的作品问,你看过电视剧《长征》吗?我相信,起码会有80%~9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太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微笑与文章“有人说你活得比别人累。你觉得呢?”“是吗?”詹国枢左眉微微扬了扬,略带川味儿地反问了这么一句,脸上泛着一种他所特有的微笑,几分憨厚,几分机敏,几分意味深长。他时常会这样微笑,连笑起来都好像是在做文  相似文献   

6.
不久以前,加拿大《多伦多星球报》报道了一位妇女在一天晚上外出工作时被严重殴打及抢劫的消息。按照惯例,这篇报道提到了她的姓名、伤势、她居住的大街,以及凶手仍旧逍遥法外的事实。这篇文篇立刻使她的雇主向我们发出了抱怨,说我们发表这样的消息会使那位凶手追踪到她。报纸编辑最感难堪的就是他们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说确切吗?公平吗?公众需要了解得这么详细吗?你们根据我们的取舍来对我们作出判断。有时你会对自己说:“上帝,要是我是编辑的话,  相似文献   

7.
“专门家”与“无名作者”我在编刊物的过程中,常听到人家批评:你们刊物的作者专家太多。这个批评说出了一个现象,《文史知识》的作者队伍中专门家多。尽量请专门家撰文,正是我们刊物的主张。我是这样想的:专门家对所论述的问题有专门研究,他们所写文章一般都有较高的质量,能给读者准确的知识,这不是很好吗?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专家路线,照你这样去做,怎样培养青  相似文献   

8.
一句话说得人家跳,一句话说得人家笑。同是一句话,不同的说法,效果大不相同。 食品推销员马休正想以老套话“我们又生产出一些新产品”来开始他销售谈话,但他马上意识到这样做错误的。于是,他改口说:“班尼斯特先生,如果有一笔生意能为你带来1200英镑,你感到有兴趣吗?”“我当然感兴趣了,你说吧!”  相似文献   

9.
解题之前,先举一例: 一次,我们单位有位通讯员采写了一篇党委改进作风的报道,文章写得漂亮,但是内容真假参半,有些荒唐,被报社采用之后,引起了舆论哗然。一些同志要找领导对质辩论,弄得党委十分被动。党委在会上宣布这篇报道是假的,并做了一些工作,方挽回一定影响。经过这样一折腾,一些读者说:“这样的报道,还不如不写。”“还不如不写。”不写,在刊稿登记本上是零;还不如零,那岂不是负数吗?文章很漂亮,刊用时位置又很醒目,但是失真,就显得十分丑陋了。这岂不象代数中“正负相乘等于负”的公式吗?  相似文献   

10.
李文喜 《军事记者》2004,(12):48-48
偶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自传》,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这些靠汉语吃新闻饭的人震撼。大师这样写道:“我在这里提出汉语来.也许有人认为是非常异议可怪之论。‘我还不能说汉语吗?’‘我还不能写汉吗?’是的.你能说.也能写。然而仔细一观察.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我们今天的汉语水平是非常成问题的。每天出版的报章杂志.  相似文献   

11.
他是2000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中最年轻的那个;他是扛着民族软件的大旗,奋勇向微软挑战的斗士;他是在盗版猖獗的中关村掀起“红色正版”风暴的策划者;他是身处高山之巅却不事张扬、站在业界前列依然不断创新的拓荒者。在那次颁奖晚会上,主持人是这样介绍他的:国外软件业有“微软”,国内则有“微硬”。这就是金山公司和它的创始人求伯君。他用WPS支撑起汉字软件系统的天空,我们能说不“硬”吗?  相似文献   

12.
长江 《现代传播》2004,(2):119-120
《新闻调查》能不能“灰”一点?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对“生活原生态”的观照能不能再多一些主动?可以说这样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一出现,我马上就意识到它迟早会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命题,为什么这样说?二三十年前,中国还没有什么受众研究。人们看电影或听故事,首先想知道的就是电影或故事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那时候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泾渭分明:黑白不容颠倒,良莠不许混淆。人们绝对不愿意相信雷锋也可能喜欢漂亮的姑娘,绝对不能答应欧阳海在拦惊马牺牲后宣传干事竟会在他的日记里发现了一些私利的追逐。可是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13.
“高薪养廉”之说也感染了我们新闻工作者。有一篇文章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要根治有偿新闻,也需要“高薪的方法”,“就是对新闻采编人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认为“如果新闻采编人员薪水太低,生活过于清苦,就不容易抵挡金钱的引诱力而搞有偿新闻”。 按照作者的意思,是否可以这样说,新闻界所以出现一些搞有偿新闻一类的腐败现象,是由于工资太低,人们生活贫困所致,如果大家都拿了高工资,就可以“养廉”,就不会出现有偿新闻了。 真是这样吗?如果此说成立,那李效时、孙树兴、蔡原江这些原新闻工作者所以大搞有偿新闻,甚至接受贿赂而犯罪的原因,就是工资低而不是道德问题了?相反,有些工资未必有这些人高的记者、编辑、总编为什么却能清廉如水泥?可见,“高薪养廉”说,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4.
幽默版     
《档案管理》2005,(3):87-87
请勿模仿:有事就找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话响了起来。“你好,是联邦调查局吗?”“是的,有什么事吗?”对方问。“我打电话举报邻居汤姆。他把大麻藏在他家的木柴中。”告发者说。“我们会调查的。”联邦调查局特工说。第二天,联邦调查局人员去了汤姆家。他们搜查了放木柴的棚子  相似文献   

15.
读到古人的一段话,对我们搞新闻的记者、编辑颇有启迪。这段话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以尽其声。”(《礼记·学记》)这段话非常符合现实情况,只有善于提问的人,“叩之以大(者)”,得到的反响才能是“大鸣”,反之,问不了几个问题的人,“叩之以小(者)”,那当然得到的反应必是“小鸣”,甚至会戛然而止的。新近当选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张严平,就是一位善于提问的“叩之以大”者,她在采访老将军杨业功时,就准备了一连串的“?”:“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威严吗?他发火吗?他发起火来…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NB)在经过安检时,被告之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你会做何感想呢?如果坐在你身边的旅客,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你会不会有像见到恐怖分子一样的感觉呢?你也许会说,“别开玩笑了,不就是笔记本吗?有那么可怕吗?”  相似文献   

17.
世界报业发展趋势及我国报业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阅读提示:你能想像今后的报纸很可能变为液晶显示的、可折叠的、多媒体的柔软电子报吗?你能预测世界和中国报业的发展前景吗?新的一年来临,我们的媒体同仁都十分关注这些问题.那么,读了这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明安香撰写的文章,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感谢与答复     
《中国广播》编辑部的同志将浙江台李方存同志的文章清样转给了我,问我有什么话想说,并告可以写下来,作为学术交流。首先我感谢李先生的文章,它有助于开阔我的思路,其次我想说这样几句话:解决问题,找准切入点十分重要。人们通常的理解是,找准了切入点,整个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了。也可以说,切入点是问题的关键之点。培训进城打工农民,有利提高这部分农民工的素质。那么,抓住了这个“点”,“农业、农村、农民”这个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吗?这个立论,  相似文献   

19.
从事编辑工作多年,有一个问题一直难以释疑:“文责”到底谁负? 有人会说:“这算什么疑难,作者文责自负嘛!”问题就出在这里。作者能够负文章之责吗?文章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那当然是一好百好。一旦产生负面效应,“文责”问题就相伴而生。若违犯了政策、法规,上面要追究责任,下面要求挽回影响,出版社编辑部自然首当其冲。小则批评检讨,大则罚款停刊。如若出了常识性、知识性错误,编辑们首先蒙受讽刺嘲笑之苦。若刊登了剽窃之作,侵犯  相似文献   

20.
记者如何提问,不仅能反映出记者的个人“兴趣”,更能体现出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在美国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美国NBC电视台女记者采访奥运会冠军李小鹏时的问题是:“你平时喜欢干点什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拿了冠军之后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时的提问则是:“如果不当教练你最想做什么工作?你的家人对你从事体操运动有抱怨吗?你有孩子吗?”而中国记者提问起来紧皱眉头:“中国队的失误为什么会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会落后美国队两分多?赛前准备会你对队员讲了些什么?”更有中国记者问黄玉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