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航  张冉雨 《东南传播》2016,(10):57-60
奥运会作为全球第一大体育赛事,是重要的媒介事件。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全球媒介,集中向世界传递了主办国的符号元素与国家形象。本文采用DIMT符号体系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1]和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进行"D-言"、"I-象"、"M-意"、"T-道"符号传播层次的梳理,分析各自的历史呈现策略、文化传播策略、人物-国家关系、城市-国家关系、灾难原素以及政治传播等符号表达。通过对比与参照式解读发现国家形象在符号传播中的异同,建议编排策略中应关注逻辑性与受众接近性。  相似文献   

2.
石爽 《新闻传播》2010,(3):81-82
奥运会会徽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已成为每届奥运会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起,每届奥运会都会设计一种特殊的符号——海报或会徽,表现本土文化和奥运文化或相关主题,它将不同的元素融合起来,组成一种能表达确定含义的、便于人们识别和记忆的符号,表达一种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会徽作为独特的视觉标识符号,正如奥古斯丁所说,它是加之于感觉而产生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本文试从符号学基本的概念出发,分析历届有民族风意蕴的奥运会会徽的符号内涵;以及从符号学编码与释码的角度,分析这些符号在凸显民族风时的特色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8,(8):37-37
奥运会形象(Olympic Image)奥运会形象奥运会形象是奥运会的精髓,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思想和情感。奥运会形象源自视觉的,或文字的,抑或图文并茂的要素(如一个字、一个标志、一种符号、一种设计、一条术语或是所有这些的结合体),播散着奥运会和奥运健将们的风采与形象.承载着他们的殷切期望和遐想,是奥运会的核心品牌或信息。  相似文献   

5.
杨琼 《新闻世界》2013,(8):328-330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利用各种视听符号,通过媒体成功进行了英国形象的传播。本文对开幕式中的传播符号进行分析,通过符号的类型、传播国家形象机制、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解读,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朱春凤 《新闻世界》2012,(11):170-171
2008年中国奥运会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国际体育赛事,它也是承载政治象征意义的载体。奥运会开幕式更是一次盛大的政治仪式,具有强大的政治象征功能。本文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在北京奥运会中政治象征具有一些什么样的形式,发挥着什么样的功能,解读奥运会中的政治象征物、象征化的人和象征行为,探讨人们如何通过这些中介符号来传...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之一美国强生公司自2007年2月开始推出其以"因爱而生"为主题的品牌形象系列广告.本文运用符号学等相关理论对强生系列广告中的<颂歌篇>加以分析,阐释这则广告如何借助文字符号、声音符号和图像符号建立起强生"因爱而生"的形象以及在这些符号背后所隐含的不可避免的商业性目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本文就开幕式的符号形式、内容和功用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这一仪式符号对中华民族的具象化及其引起的民族认同,其次阐述开幕式的仿像逻辑及其娱乐功用,最后从奇观视角探讨开幕式的迷思.  相似文献   

9.
何斌 《新闻记者》2008,(9):9-13
刘翔伤退北京奥运,鸟巢一声叹.愕然、震惊、伤感…… 中国社会因此产生的巨大反应.说明刘翔决不仅仅是-名体育明星,自雅典奥运会以来,刘翔已经成为-个符号,承载了太多诸如国家荣誉、中国未来的意识形态内容."所谓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迅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①,大众媒介通过自身的传播在符号意义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刘翔作为-个符号包含的意义和大众媒介的报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郭瑞军 《大观周刊》2012,(37):21-21,6
奥运开幕式历来都是主办城市向全世界推介其文化和历史的舞台,更是一个国家体现本土文化的最好时机。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经典的英国文化和视觉艺术符号精彩呈现。危口意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一天亮点.其中透视英国的创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符号融合理论框架下,于新浪微博之上,选取伦敦奥运会刘翔摔倒事件的相关网友讨论文本,通过质性分析,抽离出其中认同建构的特征,发现一个多元混杂的符号交融景观。并提出公共传媒和理性伦理的建构对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俞丹倩 《新闻世界》2013,(10):197-198
本文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例,探究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BBC的直播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构建平等自由博爱的英国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13.
张培培 《出版广角》2021,(17):85-87
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群体内部的互动行为与价值生产模式,为短视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东京奥运会作为运用短视频传播赛事的首届奥运会,开启了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传播的新图景.文章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传播形式、内容创造、创新模式三方面探讨东京奥运会短视频的传播实践,并基于互动仪式框架指出奥运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价值生产,以及用户的情感能量与资本符号的积累模式,从而探寻短视频发展新风向.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8日晚8点,中华民族期盼和准备已久的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无疑,这场把声光色发挥到极致的开幕式,是一场充满了中国符号、中国元素的真正的视觉盛宴和媒介景观.  相似文献   

15.
谢歆 《新闻世界》2009,(9):122-123
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奖牌、服饰等,无一例外的充满着传统文化味十足的中国元素,五千年文化融入视觉符号,简单又意蕴深沉。奥运不仅开启了人们的中国元素情节之门,也给了中国一个向世界展示民族特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几乎把对体育的关注等同于对金牌的关注,把金牌当作强国的符号。于是,竞技体育成了各媒体体育新闻的热点、焦点,甚至是唯一的新闻点,精英体育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版面和时段。然而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众体育报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开幕式是集中体现举办国民族文化符号与内涵的舞台,它的软实力传播效能首先来自视觉映像的冲击;其次是各类文字和网络媒体对其内涵的评论分析,从而诠释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不同民族所共同认可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的多元走向。  相似文献   

18.
张多 《今传媒》2023,(2):121-123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成功举办,在这场盛会中,冰墩墩数次进入世界观众的视线,这与它自身所携带的符号价值密不可分,既是社交媒体流量推动与粉丝消费助力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冰墩墩热”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传播学原理,并且这种现象对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冰墩墩热”这一现象分析了吉祥物冰墩墩走红背后的传播学原理,旨在提出奥运会结束后继续维持“冰墩墩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媒介发展迅速,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政治传播也不例外。在此语境之下,话语争夺、符号建构、仪式营造等都与"媒介事件"难解难分;与此同时,诸如奥运会、阅兵式、G20峰会等大型国际盛事也就成为了形塑国家形象的主要依托背景。本文以2016年杭州G20峰会为例,对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话题予以探讨,以期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卢宁 《新闻知识》2008,(3):12-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空前契机,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多数西方人了解08奥运最重要的手段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上互联网等等。电视新闻以其独特的"画面语言"优势吸引着观众"眼球";而报纸媒介的新闻内容是文字符号承载的信息,"白纸黑字"式的报纸语言不及电视新闻的视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