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肃  王成志 《中国索引》2006,4(4):16-21
本文旨在对欧美有关东亚与中国研究的英文学术专著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介绍欧关关于东亚及中国学研究出版现状与趋势,使国内学者和图书馆员对东亚,尤其是中国学研究在欧美的整体状况有一了解,进而理解国外学者研究中国的关注点及侧重点。本文所用数据取自美国最大学术图书发行商YBP(Yankee's Book Peddler)的书目系统全球在线书目信息数据库(Global Online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简称GOBI。文章包括文献综述、研究出版现状和趋势的新方法、统计分析及结论等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对欧美有关东亚与中国研究的英文学术专著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介绍欧美关于东亚及中国学研究出版现状与趋势,使国内学者和图书馆员对东亚,尤其是中国学研究在欧美的整体状况有一了解,进而理解国外学者研究中国的关注点及侧重点。本文所用数据取自美国最大学术图书发行商YBP(Yankee's Book Peddler)的书目系统全球在线书目信息数据库(Global Online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简称GOBI。文章包括文献综述、研究出版现状和趋势的新方法、统计分析及结论等部分。  相似文献   

3.
薛昭慧 《中国索引》2006,4(1):26-28
2002年亚洲学会出版的Chinese Religions:Publications in Western Languages Volume 4:1996-2000,(《中国宗教:西语文献第4集1996-2000》)是目录学系列丛书Chinese Religions:Publicatiom in Western Language 8(《中国宗教:西语文献》)的新近之作。这套目录丛书主要包括英语、法语和德语有关中国宗教学研究专著、论文和书评。时间涵盖三个世纪。广收博览,蔚为大观。从它的第一集在1985年出版开始,这套系列目录丛书就一直为西方中国学学者视为治中国宗教学之不可或缺的基本目录和必备工具。目录的主要编辑者是美国中国宗教学专家,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退休教授hurence G.Thompson。南加州大学的人类学教授Gary Seaman参加了后三册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4.
章作是献信息的直接责任,用献计量学和献统计学的方法对章的作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档案期刊最早发刊于1951年,随着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全国正式公开出版(具有国家统一刊号)的档案期刊已有近三十种。如果加上各级档案行政机关编发的内部出版物,全国档案期刊上百种。布拉德福献分散定律指出,任何一学科的绝大部分专业献都集中于少数的相应专业期刊内,即具有献集中的规律。在国内出版的所有档案期刊中,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档案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和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最大的出版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以出版学术服务中国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该所及下属的《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与全球最著名的英文出版学术期刊—美国《出版研究季刊》(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合作编辑的《出版研究季刊》“中国专号”(英文版)已正式出版,并已向全球发行。  相似文献   

6.
谋划好面临21世纪的中国出版事业邬书杯搞好中国出版体制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出版工作健康有序、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建议课题研究考虑好以下几点:第一,课题研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国的出版体制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王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为拓展中国编辑史研究视野,深化编辑出版学理论研究,推动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学习出版社、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近期联合举办了"《中国编辑思想史》出版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中国编辑思想史》一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晓林 《新闻记者》2001,(11):62-63
最新出版的《中国晚报学》 ,第一次把中国晚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努力挖掘其“学”的底蕴 ,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晚报的发展轨迹以及其独特的办报思想、办报观点和办报业务。该书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编纂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一、前所未有的专著《中国晚报学》的出版 ,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学的内容 ,开辟了新闻学的新领域———晚报学 ,而这几乎是前人未做过的事。其最重要的意义 ,在于填补了晚报学研究的空白。从目前的新闻学研究情况看 ,新闻学对日报、广播、电视甚至网络的研究相对丰富 ,而对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作出很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舆论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出了第一批舆论学著作。如果说在80年代末以前,我国的舆论研究还不能称为“学”的话,那么,80年代末以后这批舆论研究著作的出版,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开始形成。虽然,有关新闻舆论监督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新闻学界及业界早已展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电视学的提法并不是今天突然冒出来的。实际上,在1993年同时有两本研究电视学的著作出版,一本是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集体撰写的《中国应用电视学》,另外一本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志明写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2月出版的《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24万字),是黄黎星先生为近些年来易学与文艺学研究领域所贡献的又一可喜成果。该书以《易》学对传统文艺观的影响为基本线索,在把握《易》学思想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散见于各种典籍的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寻绎出传统文艺观中较为确凿的受到《易》学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苏华 《出版科学》2008,16(2):90-92
中国出版史的研究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一方面是由于出版史的学术研究不为学界所认同,其研究也一直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有着悠久的学术渊源,即便是它所依存的编辑出版学(或称出版学)也一向不为学界所重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出版史的尴尬学术  相似文献   

13.
吴潮 《中国编辑》2007,(1):79-81
2005年9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以下简称《资料汇辑》)。《资料汇辑》共分10辑,425万字,收录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54人的各类研究资料。根据编纂者介绍,这一套10卷本的巨著,是经过“多方查阅,广为收寻”,付出大量艰辛,“历时七年”方始成书。《资料汇辑》无论从书籍的篇幅上还是资料收录的程度上,“其规模之大,收罗之广均超过以往出版的同类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部巨著。在此之前,我国的编辑出版学界并没有相关的同类型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史学思潮的引进,中国民族史研究也开始起步,王桐龄、林惠祥、吕思勉等人是这方面的开创者,吕振羽在 1948年出版的《中国民族简史》,是解放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编写的较早的民族史著作。解放后,各种民族专史、民族关系史等方面研究纷纷展开,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江应 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三册(民族出版社 1990年出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较早的一部民族通史;王锺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在理论、内容与编纂体例方面都反映了新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成果、新…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出版研究》全面总结了新中国出版取得的伟大成就与经验启示,是近年来较为难得的一部研究新中国出版史的力作。全书内容兼具广度与深度,多有突破与创新之处,具有宏观站位与微观叙述、纵向梳理与横向互动、史料丰富与案例典型、逻辑严谨与行文典雅等特点。对《新中国出版研究》的内容和案例进行探讨,能够爬梳新中国出版史,不仅有助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而且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史料》2004,(3):59-63
出版实践呼唤出版研究刘杲这是一本对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本书对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了中国出版研究的历程和经验。本书以祖国大陆地区的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港、澳、台地区;以图书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研究。它对了解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出版实践渴望得到出版理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是一个青春学科,20世纪40年代才在美国形成,而中国第一次对传播学进行公开研究始于1978年7月,其标志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出版的“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家新闻学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郑北渭主编),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第一篇传播学译文《公共传播》,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公开介绍传播学。传播学在中国距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它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研究进程后,于20世纪末进人高潮时期,这个时期的研究特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的说法是:“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持续数年高涨;在中国证实传播学假设的研究,形成规模;媒介形态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开辟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由我国灾害学家马宗晋院士和知名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教授共同主编“中国灾害研究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被于光远先生称为“警告性未来研究”的丛书是我国灾害学界的一项重大出版工程,堪称当代中国灾害问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这套丛书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丛书规模恢宏,涵盖了灾害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全套丛书包括《灾害学导论》、《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管理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医学》、《中国气象海洋洪涝灾害》、《中国地质地震灾害》、《中国矿山灾害…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以为,研究中国出版史的著作最早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其实,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出现了研究中国出版史的著作。从历史的角度看,最早问世的研究中国出版史的著作应是商务印书馆1918年出版的《中国雕板源流考》,最早以中国出版史命名的著作是永祥印书馆1946年出版的《中国出版界简史》。《中国雕板源流考》的作者是孙毓修(1871~1922)。1902年,张元济先生正式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善本古籍,既能为编辑工作作参考,又能起到保存古籍的作用。1909年,商务编译所图书资料室改名为…  相似文献   

20.
刘杲的《刘杲出版文集》《刘杲出版论集》《出版笔记》《我们是中国编辑》四部论著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的编辑学、出版学,其中贯穿着一套编辑出版学的学科理论体系。这四部论著充分表述了作者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历史观、学术观、价值观、法制观和科学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