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同礼编撰的《西文汉学书目》深为西方汉学界所推崇,它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它的类目设置的依据、类目设立的背景、分类标准及类目级别等方面入手,系统评价了《西文汉学书目》的分类体系,认为该书在目录学和图书馆学界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对我们日后的书目编撰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清代汉学思潮对《四库全书总目》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新力 《图书馆论坛》2002,22(4):120-121,118
《四库全书总目》深受清代汉学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总目》六经次序的排列上,还体现在其推崇汉学的“征实不诬”、“考证欲详”以及“复汉唐之古”。其对宋学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学风的妄谈臆断,穿凿空疏;二是开“门户大判,仇隙相寻”之陋习。  相似文献   

5.
叶翰 《文化遗产》2014,(6):135-142
德国汉学研究历史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慕尼黑大学是第一所在德国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学府.19世纪后半期,德国许多大学相继开设汉学研究专业,到20世纪初已形成了法兰克福、汉堡、柏林、莱比锡四大德国汉学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汉学也要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德国汉学的研究机构也相应地得到调整,今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当代中国的变化.由于目前大部分汉学研究机构都背离了德国汉学以古典研究为主的学术传统,转而专注于无法准确把握的现代中国研究,因此德国汉学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抵制关闭传统汉学研究机构或将其改造成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趋势,而应有目的地保留研究和教授古代汉语和古代中国历史文化这一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6.
儒学的危机引发了北宋学者的文化忧患意识,他们出于维护儒学权威、阐扬儒学价值的目的,对经道关系、汉唐经学以及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的尊儒、崇道、宗经等意识比汉唐儒者更为强烈;二是出于“卫道”的目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三是在提倡经世务、重义理的同时,对汉唐经学进行了反思与批评。但是,北宋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新观察不是为了损害儒经的权威,而是为了强化经典与“圣人之道”对社会生活的支配作用,重建对经典、对儒学的信仰。他们虽然对汉唐传注之学有过激烈的批评,但并不否认传注对于理解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北宋学者通过对传统经学的反思与批评,促进了经学变古和儒学革新,使儒家经学走出了汉学,构建了宋代经学的基本特征,为儒学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期 ,也是美国积极准备对外扩张建立世界强国的重要时期。体现美国理想主义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门户开放主义 ,极大地加快了美国向远东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扩张的动机。中国在远东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中国对美国制定有利的对华政策很有必要。所以 ,进入 2 0世纪后 ,美国的汉学研究逐渐成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汉学研究机构的纷纷建立二十世纪初 ,美国对中国的认识仅限于书本 ,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是欧洲启蒙运动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中国 ,另一种是 19世纪所接触的落…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人物马礼逊一生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专著并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汉英字典。本文以马礼逊的大成之作《华英字典》为例,论述了他对于近代英国汉学走向专业化之路的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9.
汉学研究的加强推进了海外汉学图书出版的热潮,汉学图书的出版以翻译元典为主,出版社在选题策划中过度依赖学者和学术机构,出版领域呈现拓宽和专题化趋势……这些出版现状带来一系列出版问题,出版社需要认清问题,找出根源,及时补救。  相似文献   

10.
清代汉学以乾嘉为盛。从道光朝,汉学开始另一个发展阶段,汉学地域扩展至全国,新的治学领域蓬勃发展,汉宋调和逐渐取代了汉宋对峙,为汉学延续在学界的正统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旧的学术格局被打破。道光年间汉学的新发展对晚清学术的整体发展颇具影响。因此,道光年间是清代学术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何绍基学术旨归以汉学为根柢,精于考订,会通宋学及今文经学,带有明显的经世色彩。他发起顾祠修禊以倡导实学,促进了晚清经世学术的风气转移。何氏为官慷慨敢为,改革弊政,积极实践其倡导的经世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13.
利玛窦是向欧洲系统译介《四书》的第一人。《四书》之于利玛窦担任着三重角色:学习汉语的工具;了解汉文化的工具;与《圣经》曲为比附,用作传教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兰石洪 《兰台世界》2014,(1):130-131
何绍基学术旨归以汉学为根柢,精于考订,会通宋学及今文经学,带有明显的经世色彩.他发起顾祠修禊以倡导实学,促进了晚清经世学术的风气转移.何氏为官慷慨敢为,改革弊政,积极实践其倡导的经世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5.
19-20世纪初匈牙利汉学家如乔玛、斯坦因等对中国西藏、敦煌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中国学者如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鲁迅、周作人等对匈牙利语言、文化、文学、族源等问题十分关注,他们之所以将眼光投向匈牙利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匈牙利汉学家的探险与考古发现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确立的推动力之一,也为汉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敦煌学与藏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亚洲文会图书馆是近代上海较早创建的公共图书馆,该图书馆最早引进了西方图书分类法,最早制作了目录卡片。该图书馆主要收藏研究中国的西文书籍与西文杂志,是近代上海著名的东方学图书馆。亚洲文会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保护、传播知识的场所,也为汉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它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地和社会教育的殿堂。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方汉学工具书一方面有三次文献的特征,另一方面有历史文献价值特征.作为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双重价值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相当重要.本文通过对西方汉学工具书产生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编撰体例等的阐述,以实例的方式,从经典之作剖析这类工具书的特殊文献价值,提出开发利用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从杜注的遭遇看乾嘉汉学的学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汉学宗汉儒旧训,在清代春秋左传学领域对杜注无休止的攻伐不仅仅是由于汉注和杜注的对立,也是学术规范的对立所致.<左传>杜注尚"简",引文不注出处,与清代乾嘉汉学所树立的学术规范相悖.从杜注的遭遇可以反映出清代学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重要的汉籍收藏单位。美国汉籍收藏史在1912-1949年的发展有独特的推动因素,与汉学史并不完全同步。在文献学视野下,1912-1949年间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汉籍收藏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12-1925年是基本典籍的建设期,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源及文献学经验;第二阶段是1926-1941年,大量购入私人藏书以增加稀见典籍收藏量;第三阶段是1942-1949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入藏文献以当代资料为主,1949年起不再购入带有文物属性的传统汉籍。在汉籍收藏不断积累的同时,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汉籍目录学、版本学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美国汉学开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程晋芳是清代著名学者,其治学主张兼采汉宋,于当时重汉轻宋之风气多有抨击,学识实有过人之处.然其著作散佚,获读不便,故后人于其学颇多误解.今搜罗残存诸本,考诸文献记载,欲为学者研究其人其学提供些许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