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中有一类往往带有着“无厘头”特征,本文称之为无厘头网络流行语.无厘头网络流行语延承了电影和文学语言中无厘头的特点,荒诞离奇,看似无中心、无目的,但其实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反思.本文分析了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体现,探讨了网民热衷于创作使用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动机,最后解读了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2.
甄婧含  朱爱敏 《今传媒》2016,(4):123-124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流行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新闻语言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非常普遍.人们在享受新闻中网络流行语带来的优势的同时,网络流行语使用中的弊端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着重介绍网络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使用的弊端,并分析提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规范,以使网络流行语更合理地在新闻语言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有极强的传播效果,若把网络流行语与广告文案相融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广告的传播力,进而提升广告的效果。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观察对象,分析其特征和传播动因、探讨其双面性影响,以及在广告中加入网络流行语的优势所在,发掘网络流行语对广告创作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影视剧音乐在参与影视剧叙事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叙事效果.有些音乐叙事效果是由于影视剧的主题、人物、情节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有些则是创作者人为主观因素造成.本文主要从创作者在创作影视剧音乐时的具体做法不同着眼,论述了创作时间不同、创作环节不同、创作人员不同对影视剧音乐叙事效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彤 《传媒》2015,(18):49-51
2010年,一款名为《古剑奇谭》的游戏流行于网络,2014年,同名电视剧在湖南卫视首播.传统的影视剧创作更加注重创作者个体情怀的抒发,而新媒体语境和网络时代迥异于传统的传播途径使得如今的电视剧创作和制作更加倾向于立足网络,窥望传统.互联网思维以用户至上的核心理念促使《古剑奇谭》的制作发行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本文试图以《古剑奇谭》为文本,从内容、手段、模式和衍生节目四个方面,探析当今互联网思维下影视剧创作的特征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传播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传播模式,已深入地介入了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流行语诞生于信息时代,微传播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必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与变化.本文分析了微传播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生成机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探讨了虚拟网络世界中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和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雅妮 《青年记者》2014,(2):103-104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网络聊天室、博客、网络社区等网络空间上产生,通过网友的频繁引用、转载及再创作实现传播,并在网络内外长期风行的一种网民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几年由于网络流行语的风行,使其广告价值逐渐凸显。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语言学的角度挖掘网络流行语具备的广告语言特性,探讨其转变为广告语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在艺术本体、审美取向和哲学高度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集中指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本文重点从艺术眼光与艺术趣味的追求探索、人生真善美的融会贯通、生命价值的寻找与诗性精神的坚持等维度,对当前影视剧创作展开分析,进而阐明影视剧创作须源于生活,并点亮生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认为强势网络语言模因需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才能成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笔者从出版行业、网民宿主、教育行业的角度提出了规范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变迁与大众文化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流行语现象,分析了流行语变迁的历史脉络及其特点,总结了流行语变迁与大众文化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当今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呈现出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互动的趋势,也暴露了大众文化若干值得警惕的问题,值得引起流行语发布者和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张丽娜 《青年记者》2017,(14):79-8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娱乐业的日渐结合,以无意义地过度解读为特点的网络文化正在成为“娱乐至死”的典型表现.前段时间,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中,网络词语“蓝瘦香菇”成了热门用词. 网络流行语的缘起 1.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网络流行语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在网络社区基于共同意识形态和行为特征,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本质上是一种解构与建构并行的网络文化,通过解构权威进而建立特定群体对特殊文化的另类解读.它通常借助当代全媒体介质平台进行传播与创新,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牛宏华  杨柳 《今传媒》2016,(3):27-29
视频网站的发展,大量的影视剧作品供受众观看和传播.网络影视剧侵权事件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影视剧市场的健康运行.版权保护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由于新媒体发展下的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受众的网络影视版权意识淡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探究其在网络影视版权保护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圆 《青年记者》2022,(6):45-46
网络流行语在满足新时代网民"求省求简",娱乐化、趣味化社交沟通的同时,其滥用现象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语言"口水化"、网络文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担忧.本文从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机制入手,探析网络语言泛滥背后的风险和隐患,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规范和引导网络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通过"躲猫猫"的流行个案,分析了"躲猫猫"作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认为网民通过赋予"躲猫猫"以新的所指,对权力进行话语的抵抗.当它成为一个流行的话语符号,又能够往其他领域扩展,典型的表现便是被市场所收编.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公共言论空间的匮乏和当代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宋戈  张毓祺 《传媒》2018,(13):70-73
广告在将网络影视剧内容吸引力变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难以满足当前网络影视剧的广告需求,一种更符合网生代观众需求的新形态广告——创意中插广告受到影视剧制作者、广告商和观众三方的欢迎.文章通过对当前收视率高、口碑较好的网络影视剧创意中插入的广告进行分析,思考创意中插广告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影视剧广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语是网络传播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农民、干部、教师、普通市民等不同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及影响的调查发现:在流行语知晓度上,男性高于女性,农民群体低于其他四类群体;不同群体流行语的传播媒介基本以电脑为主,手机为辅;不同群体主要以同学、同事作为流行语的传播对象和以网络为传播途径;流行语的出现让他们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流行语是折射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频繁使用于新闻标题的制作及内容阐述,成为时下新闻语言的一大特色.同时,不知所云、模式套用、乱贴标签等问题渐渐显现.新闻界必须关注新闻标题中应用网络流行语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明确新闻标题制作中网络流行语的编辑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严励  邱理 《当代传播》2015,(1):41-43
网络流行语在反应网络舆论、建构流行文化的同时,经历着从流行语向话语的转向。网络流行语话语建构的根本原因是传播机制及传播技术的变迁。网络话语的建构过程是网络流行语从符号替换向符号重构过渡、从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演进的进程。话语作为网络流行语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其重要的前提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平台为网络话语的建构提供特定的社会性语境。如今,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话语平台呈现出了民主化趋势,同时也呈现出了社会性话语建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隐藏着新闻事件,而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可能产生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对于新闻事件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网络流行语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网络流行语的应用可以加速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甚至会对新闻事件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新闻工作者不能为了提高新闻事件的浏览量盲目使用网络流行语,必须保证网络流行语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和众多的传播形态,纸质媒体能否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近年来,网络流行语频频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并出现网络流行语被模式化引用、同一流行语反复套用等问题。本文以报纸新闻标题引用网络流行语的实例简析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被引用在标题中的影响及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从而得出报纸新闻标题应如何引用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