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戈 《今传媒》2013,(11):108-109,114
自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在引发的一个个深刻改变人们所认知的传媒生态数码革命的同时,也变相的成为了网络谣言滋生与传播的温床。智能手机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谣言。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谣言,公民应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抵制谣言,也要从合理使用手机做起。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谣言传播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后,邻近省份甘肃、陕西等地地震谣言四起,这些谣言多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传播,大意为两地近期会有7.0级以上地震.一时之间,当地市民工作、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不少人露宿街头,情绪十分紧张.在此之前,通过手机短信制造传播谣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达5.4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592 1亿条,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短信在给国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3.
在2009年3·15晚会上,由传播技术带来的困扰成为了焦点,针对手机媒体,2008年消费者申诉主要集中在垃圾短信的不请自来和手机个人用户信息被泄露.  相似文献   

4.
谣言,是突发事件媒体报道中常常要面临的话题。随着当下传播技术的变革,新媒体不断涌现,一条社区消息、一则短信都有可能成为谣言,这也给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制造了更多的障碍,谣言的控制也日益复杂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处理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是媒体进行转型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林筠 《东南传播》2014,(5):105-107
谣言传播是新媒体信息时代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大学生是信息数据热衷的阅读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尤其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率之高,接收及传播谣言的情况不可小觑。本文基于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的案例,对大学生微博谣言接收、传播及辟谣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谣言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思想心态,思考辟谣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谣言自古存在,历来对社会影响极大。随着信息化大潮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等相继问世,尤其是在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的推动下,谣言不论是传播速度还是影响力都有了非常大的飞跃。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阻止谣言已成为一道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仔细考察谣言的历史和发展轨迹可以发现,谣言的传播与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言论的途径,同时也给谣言的滋生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平台,构成了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环境。网络谣言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传染性等特征,给现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探索了治理网络谣言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丽  王勇 《新闻世界》2010,(7):202-203
今年初发生的山西"等地震"事件,说明在网络和手机构建的新媒介环境下,谣言传播具有易发性、速度快和范围广等特征,应对新媒介环境下谣言的传播,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提高公众传播的守法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和政府快速应对谣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谣言的传播过程,离不开谣言传播者,谣言传播的渠道,谣言的内容,谣言接受,谣言传播的效果,谣言反馈等要素,更离不开诱因、媒介和政府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层出不穷的谣言,给社会心理和社会系统带来了诸多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后,随着碘盐可防核辐射、中国食盐将遭受核辐射污染等谣言通过手机和网络的散播,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碘盐抢购风波。本文从谣言的传播过程和特性出发,研究了谣言传播中出现的新特点以及谣言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同时提出政府在谣言控制中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建议尤其要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控制、监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11.
石雅菲 《新闻世界》2014,(6):106-10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产品的广泛应用,用户在享受信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其带来的副产品——谣言的影响。本文试以微博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特征,并对如何控制谣言传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暐 《新闻爱好者》2011,(21):18-19
社会危机爆发时滋生的谣言、流言往往导致群体恐慌、抢购或斗殴等集合行为。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波及我国国内民众情绪,由主流媒体传播"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报道引发国内抢购碘盐风潮。此事件的产生与手机媒体的高效传播、主流媒体的权威效应、国民心理素质以及抢购人群等密切相关。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框架,笔者对手机谣言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指出谣言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规避谣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路鹃 《当代传播》2012,(5):89-91
在近年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中,由于手机短信传播谣言而导致负面效应扩大的现象一直存在。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兼具大众传播的广度和人际传播的深度,成为危机传播管理必须直面的媒介力量。本文以2011年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起的"抢盐潮"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谣机制,并据此提出谣言控制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初始,由一条手机短信引起的"等地震"事件备受瞩目。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勾勒出短信谣言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以及兴消周期。  相似文献   

15.
微博在为人们带来丰富便捷讯息的同时,也夹杂着大量谣言,而网络大V已逐渐成为谣言传播推手。本文以网络大V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揭示其如何推动网络谣言传播,分析其动机、影响及受众心理,剖析谣言易于传播的深层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网络大V言行、遏制网络谣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谣言借着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其影响力不再像先前的口语传播会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传播路径也更为复杂。显然,身处新媒体时代的谣言比起前新媒体阶段的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对它的控制也更为困难。抢盐事件不是恐慌是从众  相似文献   

17.
当下,谣言的传播正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如何杜绝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怎样才能将谣言影响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有哪些方法及策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手机人际传播包括手机语音传播和短信传播两种形式,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比,手机人际传播心理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又该什么止确认识这些心理的特征和变化?本文将集中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长月 《传媒》2015,(1):51-52
谣言自古有之,而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则使谣言增添了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捷径.如何对其甄别和消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谣言,微博谣言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微博谣言的特征 第一,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也是微博谣言有别于传统谣言的主要传播特征.微博是一种高效的自媒体媒介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和手机发布微博信息,这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能力.尤其是一个“大V”微博主,通常会拥有成百上千的受众“粉丝”,其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和连续转发,百而千,千而万,进而产生类似核裂变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20.
王灿发  何雯 《青年记者》2009,(20):28-29
在近几年频繁暴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冲,谣言传播给公众带来了困扰,也给执政者有效调控舆论增添了阻力。谣言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本文结合近年来有代表性的突发公共事件,重点分析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