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舒环 《新闻世界》2011,(1):131-132
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呈现作为女性刻板印象研究在媒体上的延伸和扩展,最近几年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研究中却逐渐流于模式化。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不同受众定位的两家媒体——《人民日报》和《华商报》进行比较,对两家媒体上所呈现出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形象进行对比评析,通过比较2009年《人民日报》与《华商报》有关"女大学...  相似文献   

2.
陆高峰 《今传媒》2006,(4X):20-20
关于女大学生“卖淫”的新闻如今成了媒体的长效话题。而且浮出水面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杭州女大学生卖淫案调查:卖身钱多被挥霍(图)》《暗访调查重庆女大学生的性交易》《武汉高校女大学生卖淫实录》《高校将成为中国最大妓院》等一系列有关女大学生“卖淫”的“重磅新闻”被隆重推出和争相转载,女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形象逐渐被媒体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并取代。女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卖淫女”、“三陪”、“没有好女孩”等画上了等号。  相似文献   

3.
颜雄 《新闻世界》2012,(11):131-132
大学生是媒体关注的群体,大学生的形象往往来自于媒体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塑造”了大学生的基本形象。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形象的媒体关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以及大学生媒体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群体所反映出的一些特质可以视为当前社会的缩影和折射,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形象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来呈现,对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建构进行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大众媒介新闻价值观的必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来考察武汉地区主流媒体通过一系列长期的新闻报道是如何建构起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媒介形象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浪网在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中,对于女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报道,并与国家教育部2007年关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和<中国青年报>中有关女大学生报道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网络媒体中存在着对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大量的负面报道,涉及性、犯罪、自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与国家机构和主流媒体呈现的女大学生形象有很大的偏差,使这个群体形象被"异化".  相似文献   

6.
茹倩倩 《今传媒》2010,18(9):50-51
本文主要以《陕西日报》和《华商报》为期一年报道中的陕西省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两种媒体新闻报道中建构的陕西大学生村官形象进行描述及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长久以来被冠以青春、活力的光环。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容易对大学生的心智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因为如此,大学生这个群体往往会得到媒体的重点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外媒体部分新闻内容的对比,就大学生的媒体形象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1年至2010年《中国青年报》上以"女大学生"为标题的105个文本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主流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关注度很高,比较客观地呈现了女大学生形象,注重树立典型,以正面宣传为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三家媒体2009-2018年关于女性农民工群体的报道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女性农民工群体媒介形象的变迁,比较三家媒体对女性农民工媒介建构的差异,剖析媒介在女性农民工形象传播中的得失,为媒体客观公正地反映女性农民工群体形象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2013年后关于女性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开始快速下降,叙事类型发生转变,女性农民工形象相较之前有所改善。总体上,女性农民工在媒体上呈现的形象表现为正负面报道极端化。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形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近年来,《职来职往》等求职类电视节目相继开播,掀起了电视媒体的"求职热潮",众多大学生成为了此类电视节目的重要收视群体。文章通过《职来职往》等此类节目的媒体分析,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对于电视求职类节目的收视反应,取得具有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新兴媒体的应用现状以及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探讨了新兴媒体对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整个社会应该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当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强调阅读的本质,提倡重视阅读的"无用之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雪雄 《图书馆论坛》2006,26(1):204-206
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存在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从实行人性化管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人文氛围、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和开设人文讲座等方面提出了利用高校图书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的认同与期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需求与满足的状况,指出网络信息检索中存在的误区,同时,指出高校学生对于信息检索课提供检索技巧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认同,以及对于课程更易接受和掌握、满足他们多层次多角度信息需求方面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呈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而日渐弱化。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以砖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入手,对高校图书馆引领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以及途径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琴玲  谭旻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2):139-146
[目的/意义] 调研国内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支撑学校"双一流"战略与国际化建设的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面向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的91所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对其下属图书馆的104名馆员和上海交通大学的20名留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优势、不足和应对策略。[结果/结论] 中国半数以上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授课人员与师资多样化、教学类型与内容多维化、教学方法与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存在对留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实践有待加强、授课人员队伍严重缺乏、教学效果尚需提升等问题,可通过加强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馆员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新型教学方法运用等对策来改善。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薇 《新闻界》2008,(3):42-44
本文以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量化研究为主的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转变服务理念,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在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就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尹小红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100-103
认为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式。在梳理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网络环境下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数据予以验证。分析广州地区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特征以及不同性别、级别和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变量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是引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精神使者.文章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内容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增增  张俊  吴天吉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3):70-73,102
列举高校图书馆及其所在高校层面对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协调性、志愿者角色定位、激励形式的独特性和全面性及与大学生心理特质的切合度5个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推动激励政策的协调规范、大胆尝试因人设岗与推进激励机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