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信息技术吸收界定为IT技术在组织活动、业务流程中内化与融合程度,是研究企业利用IT技术投资获得商业价值这一因果关系链中的重要理论概念.本文以结构化理论中"结构-行为-结果"的分析思路,构建IT协调机制、知识整合活动与信息技术吸收之间关系模型,其中前两者分别对应了组织、个体层面因素.之后,运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等方法对于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层面因素-知识整合活动会直接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程度;在组织层面因素方面,高层正式IT协调、中层正式IT协调以知识整合活动为完全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中层非正式IT协调既以知识整合活动为部分中介变量,同时直接影响企业IT技术吸收;此外,高层非正式IT协调对于信息技术吸收影响并未获得实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IT产业国际竞争中信息技术转移、吸收和创新机理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学习行为模型进行研究。重点探讨IT产业全球梯度转移格局下,企业IT转移与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的IT复制进化学习博奕关系;期望在增大IT产业转出方利益的同时,努力提高产业转入方的IT学习、吸收和消化能力,增强转入产业的根植性,尽可能地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从而为我国企业IT自主创新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金融企业构筑的IT系统也在与日俱增,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我国的金融企业如何才能通过这些IT技术整合内部的资源,提升自己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以及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答案很简单,就是加强我国金融IT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IT的现状分析以及阐述了为何要实现我国金融IT的创新发展,最后提出了一些实现我国金融IT创新发展的一些对策,仅为我国的金融IT发展抛砖引玉,希望我国的金融IT发展得越来越好,金融企业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4.
专家们一致认为:IT技术更新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许多IT专业人士来说,IT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想保持在技术巅峰,压力实在太大了。不仅如此,如果企业中的IT人员无法承受快节奏,大强度的技术更新,那企业本身恐怕也会被新技术所压垮。Western Ontario大学商学院的助理教授Nicole Haggerty表示,IT技术不断创新经常使IT专家们的老资格荡然无存,原因是新的技术往往需要伴随着新的技能。旧的技术仍然有用,但对它们的需求会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5.
尹向飞 《信息系统工程》2009,(9):113-117,123
本文运用确定性前沿生产模型对1992-2005年期间中国季度宏观数据进行研究,将TFP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发现:我国TFP增长迅速并呈“V”型结构;配置效率增长很快。我国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改进也提高缓慢。本文认为,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TFP增长推动的,配置效率是推动TFP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要素投入、特别是投资是推动技术进步和配置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用于信息技术(IT)上的投资正日益增长,但一个重要问题在于难以看到IT投资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直接关联。本文就提高信息技术投资的胜算提出四个策略:进行可靠性研究、风险管理、建立优势、重视管理。  相似文献   

7.
I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本希望使企业、政府的IT应用更加简单、方便.灵活.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企业的IT系统越来越复杂、信息孤岛越来越多。为有效化解企业IT应用所面临的难题.BEA一直在倡导SOA.让IT资产流动起来,简化IT等理念。这些理念既是BEA对未来IT发展的远景,同时也是对用户的承诺。  相似文献   

8.
Gartner认为企业对于IT投资的心理预期已经发生改变,企业要求这些IT支出要在12至18个月内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绿色IT以及动态IT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作为其主要实现手段之一的虚拟化技术似乎在一夜之间席卷而来。在IT业中甚至有“言必称虚拟化”的现象。难免有人因此质疑虚拟化技术是否有泡沫化的嫌疑。笔者从2002年开始使用虚拟化技术至今,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可以很确信的告诉大家,虚拟化绝不是IT泡沫——如果能够正确的在企业中应用它,将为我们带来相当不错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管理型企业遵循"项目为核心、投资为主导、经营专业化、管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异军突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就如何建立和完善投资管理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企业信息技术吸纳过程和吸纳能力的研究,总结出五种对信息技术吸纳能力起关键作用的要素,包括:领导力、企业文化力、组织学习力、变革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称之为信息技术吸纳核心能力。根据对这五种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五个假设。基于中国12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信息技术吸纳核心能力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这五种核心能力都对信息技术吸纳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将科技投入划分为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2GS2-ISS 模型对我国工业企业科技投入有效性按照不同的所有制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绘出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科技投入有效性的雁阵形态图。结果表明,不同所有制结构的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相对有效性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投入有效性较低,中外合资企业和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的投入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大数据近期已经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通过对于大数据分析的投资来获得竞争优势。旨在探索大数据与商业的战略结合从而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战略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回顾大数据对于企业在战略层次的影响。在对不同的商业与信息技术战略匹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数据应用环境下商业信息技术战略匹配模型。最后,通过三个案例分析详细阐述在不同情况下,大数据技术与商业战略匹配的不同模式,以及相应的实现大数据应用战略价值的不同过程。[结果/结论]分析并提出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商业与信息技术战略匹配模型。该模型阐释了大数据与商业不同的匹配方式,并进一步体现了相应的大数据应用战略价值不同的实现过程,强调了战略匹配的动态内涵。提出的大数据环境下商业信息技术战略匹配模型不仅在理论上更新了现有的商业信息技术匹配模型,使其更利于大数据应用的分析,而且对于促进企业在实践中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战略价值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察当前图书情报实践领域对MLIS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美国MLIS教育和国内MBA教育成功的经验,强调应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信息职业操守、现代管理理念、信息营销意识、信息服务意识及信息技术手段,倡导EMMS+IT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专业硕士学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使他们成为既具本土化实践能力又具国际视野的新型图书情报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如何提升组织的信息技术(IT)吸纳能力,必须明确其演化机理及过程。首先构建出IT吸纳能力的演化机理模型,指出IT吸纳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战略匹配-实现、实践学习循环与惯例学习、能力学习循环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的。进而提出IT吸纳能力演化过程模型,指出IT吸纳能力的演化是在IT文化的引导下围绕生成变异、内部选择、保留三个阶段的循环进行,它实际上是组织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为更好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促进企业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根据生物新陈代谢和企业信息技术融合在若干方面的共性,分别提出二者的宏观过程模型和微观过程模型,揭示企业信息技术融合的仿生机理,以加深对信息技术融合的理解。模型分析表明:需求更新和目标更新构成企业信息技术融合的动力转轴,整合创新和变革重组分别是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的关键环节。企业信息技术融合的运行机理是:企业信息技术融合在纳新和变革的一体化过程中动态地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18.
有关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信息技术投资评估理论研究进展、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信息技术投资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全面阐述国内外在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以皖江城市带九市一县一区与珠江三角洲九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内生经济增长函数模型对两地区的科 技投入与经济产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地区应该强化企业科技研发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以企 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支持的科技研发布局,促进科技成果特别是政府与高校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 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占GDP 的比重,使其与经济发展趋势相匹配,提高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