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瑛 《出版参考》2023,(2):86-88
中国传统译论不乏经典、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但呈现经验式、话语式等特征,缺乏理论创建意识,因此阐释和转化中国传统译论译思成为当下建构中国译学体系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国传统译论当代阐释的典范力作之一,《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突破了对钱锺书“化境说”及其研究成果的综述、阐释、评价和应用,通过“以钱解钱”与“以钱证钱”相结合、译论与译艺相印证,提出了全译“化境”实质论,建构了以全译事实为基础、以求化原则为指导、以求化过程为导向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深化和丰富了钱锺书的翻译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2.
毕冉 《出版广角》2016,(4):45-47
本文结合近几年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及对外传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典籍英译工作与对外传播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郝方方 《大观周刊》2011,(31):131-132
许渊冲是中国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为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他的中诗英译进行分析,旨在探析韵体译诗的利与弊,以便使该译诗理论在“扬弃”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术新视点:海外移民研究穆光宗“中国的海外移民”问题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世界移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专家估计,现在海外华人总数已达数千万之众,其中不少就是中国历史上海外移民的后裔。但长期以来,对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拘囿于华侨史学的领...  相似文献   

5.
魏姣 《大观周刊》2011,(44):167-167
本文从音乐美、形式美以及表达方式三个层面通过风骨、音韵和文化的移植方面了解中国古诗的可译性,提出中国古诗依然是可以翻译的,并希望翻译者继续努力,更好地扩大古诗的可译性,促进文化问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2年11月—1994年10月,我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任教期间,出于探究俄国汉学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心态和成就等问题的浓厚兴趣,专门访问了该教研室主任高辟天教授及其夫人谭傲霜副教授、谢曼诺夫教授、教研室前任主任鲁缅采夫教授的夫人波美兰副教授,以及历史系顾哲教授和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雅洪托夫副教授。这几位俄国汉学家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谈话,有助于我们了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俄国,怎样看待外来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怎样推动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等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7.
《译书事略》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刊的西学书籍为对象,基于西方学科化原则进行分类,是我国西书独立编目的前驱,也是我国近代书目分类的创始之作。而姚名达基于民族主义立场的近代书目史书写,掩盖了其导夫先路的历史地位。《译书事略》所收西书包括中国人的汉文西学文献,并非蔡元培所云“译书之目”;该目据实而录,形成客观的书目清单,亦不具备蔡元培所云“ 导读” 的性质。《西学书目表》以降的西学书目虽承绪《译书事略》,但又因秉持中国传统书目的导读旨趣而另有精进。表4。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8.
基于作者从事中国文化外译书稿的编辑实践,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大量真实语料,从表述的政治性和知识性、翻译的科学性和地道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一致性等方面,归纳总结出中国文化外译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译者和编辑同人提供些许参考,以便更好地服务海内外读者,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翻译家研究》叙事性强,以当代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翻译学派的诸多传统,如一脉相承的艺论、时代责任、从直观印象到理性自觉的译论演进路径、译家的“知行合一”等,从客观上构建了一个翻译家坐标系,藉此可对当下和后来的翻译家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和定位.  相似文献   

10.
杨柳 《中国出版》2016,(10):39-41
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工作构建起中国文化话语向世界推广的有效路径。基于中西翻译史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历史阶段、存在问题的探究、趋势的展望,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精神价值,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度与广度。而基于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历史演进路向与学术理路的考究,实质上强化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问题导向,展现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水平的成熟,彰显了我国在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由陈春华、郭兴仁、王远大翻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有关中国部分1911.5—1912.5)》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译自三十年代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帝国主义时期档案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沙皇政府及临时政府档案文献汇编《帝国主义时期国际关系》第二辑,第18卷、第19卷。 本书收录了这两卷中有关辛亥革命时期中俄交涉的全部文件,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涉及辛亥革命发展进程、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列强承认民  相似文献   

12.
史小军  昌元英 《传媒》2023,(16):36-40
中国社科英文期刊是体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0—2021年资助的社科英文期刊为基础数据,从资助体系、资助效益、期刊发展水平、期刊学术影响力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外译项目”的发展情况。研究认为,目前该项目还存在资助体制不完善、资助效益不高、资助领域不平衡、各刊学术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本文建议“外译项目”完善资助体制,提高资助效益,深刻把握输出内容,助力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为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代传播》2007,(6):80
“留学界杂志之元祖”《译书汇编》,是中国最早的政法报刊。1900年12月6日,留日学生戢翼晕、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在日本东京创办了《译书汇编》。它为月刊,第一年出9期,每二年出12期,1903年4月27日起改名《政法学报》,又出了8期。编辑兼发行人初署坂崎斌,第二年改署胡英敏。创办者和实际主持者大多是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的会员。他们认为,输入西方文明,仿效日本进行改革,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界在2003-2004年的传播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回顾传播学研究历程的文章,同时经典理论课题历久弥新,新的理论课题层出不穷。对传播学理论研究进行回顾的文章主要有廖圣清的《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田中阳的《论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向度》,孙瑞祥的《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黄旦、丁未的《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  相似文献   

15.
耶鲁批评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保尔·德曼:《阅读的语言》,沈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美]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王宏图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美]哈罗德·布鲁姆:《误读图示》,朱立元、陈克明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在进入21世纪的文学理论批评界,讨论解构主义的"耶鲁学派"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因为在不少人看来,解构批评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大势已去",它已成为一个历史现象,但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下,解构的原则却已经渗入到了人文学科研究的各个领域,对包括文学和文化批评在内的整个人文科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今天在研究文学批评的这段历史时,确实无法绕过解构主义,更无法忽略为美国的解构批评的兴盛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几位耶鲁大学的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编辑观念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个发展的概念。孔子时的编辑与今日的编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正如庄子所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①任何事情从开始发展到最终,一定会起很大变化。中国编辑研究,不是历代编辑家们的历史汇编,也不是他们所创造的各种图书的集合,而是通过研究,寻觅发现中国编辑观念的进化,从而描绘出这种进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编辑在创造中国文化事业中的地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编辑在建造中国文化大厦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编辑观念进化的历史轨迹是什么?述———编与辑———编与译…  相似文献   

17.
林则徐是中国最早与近代报刊打交道的人之一,但林却误以为近代报刊就是中国固有之“塘报”,他有关报刊的一些认识,就是由“塘报”引申而来。林则徐的译报出于现实“制夷”之需要,其意义在于“睁眼看世界”,而不在于报刊思想。相反,他的报刊观念与同时代的人并无实质区别。林之所以超出时人想到“译报”,这与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一贯的务实作风及出身于沿海等特殊背景有关,也不排除受到洋人阅读“邸报”了解中国动向的直接启发。在当前的研究中,有的学者以为林是把新闻作为“情报”,因而具有“情报”纸的报刊观念;有的甚至认为林是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一个环节。本文以为,这些说法缺乏说服力。林则徐译报的意义在于“译”,并不在于“报”。我们应该对前者加以充分肯定,但没有必要因此拔高他的报刊观念  相似文献   

18.
裨治文与《中国丛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华飞 《历史档案》2006,13(3):46-50,72
裨治文(E.C.Bridgeman)是美国认识、研究中国的先驱者,他凭借在中国传教的经历,以《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为工具,介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宣传中华文明。与早期欧洲汉学研究相比,美国人研究中国起步较晚,但早期欧洲汉学研究有其明显局限性,它们主要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学和语言等,而裨治文等人对中国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注重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并且将它们与美国自身利益结合起来考察。这种特点被不少中外学者视为是美国汉学研究与欧洲汉学研究的“截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历史档案》2006,(1):102-102
本刊讯 由沈嘉蔚编撰、窭坤等译的《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一书,近日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赢得过不少国际奖项和赞誉,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本从中国纪录片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