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沉  张家武 《图书馆》2012,(5):43-45
人们对网络阅读的误读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阅读对象界定的泛化、网络阅读等同于浅阅读、网络阅读危机论。文章对此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澄清误读,为网络阅读正名。最后指出,应理性看待网络阅读。  相似文献   

2.
米格智 《新闻传播》2010,(3):20-20,22
新闻误读危害巨大。新闻误读的原因之一是新闻的阅读者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新闻阅读指导。在传播学、文章学和阅读学的指导下建立新闻阅读学,提高新闻的阅读者的新闻阅读水平,是避免新闻误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阅读时代,载体形式多元化,不同载体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及阅读效果。研究载体对于读者阅读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把握读者阅读行为,了解读者阅读喜好,从而准确判断读者的阅读需求。本文以问卷调查与读者利用馆藏数据为依据,从读者的主观意愿与客观数据两方面探究读者的真实阅读行为,拟揭示不同载体对读者阅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民阅读群体的主力军与消费群体的潜在力量,大学生手机阅读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表现为学习研究型需求低迷、生活实用型需求上升、娱乐消遣型需求旺盛。差异化原因在于大学生群体远离深度阅读、手机出版商误读手机阅读需求、现代社会环境造就阅读危机。基于此,手机出版策略包括内容策略、体验策略与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存在的网络阅读误读现象予以归类,并从正确认知阅读和网络阅读对象的边界、网络阅读不等同于浅阅读、网络阅读也不必然引发阅读危机等三方面,对网络阅读进行深度剖析。最后指出,应在理性看待网络阅读的基础上,正确引导网络阅读。  相似文献   

6.
“学术阅读载体国际研究”计划是一项由全球36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大型研究项目,目的在于探讨大学生学术阅读过程中对纸质与数字文本的载体偏好及相应的信息行为。中国研究团队除了利用通用的“学术阅读调查问卷”获取来自于16个省市/直辖区的1 165份调研样本,还对5个学校的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构建解释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群体进行学术相关阅读活动时,多数偏好使用纸质载体;中国大学生群体正在逐步培育起独特的数字学术阅读行为与习惯,这与中国独特的互联网环境有密切关系。由此,研究团队对学术型图书馆提出行动建议:保证纸质书刊的基本购置;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强化大学生的数字学术素养;密切关注服务群体的阅读载体偏好变化,通过充分的数据来辅助决策管理。图7。表2。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7.
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很多关于阅读的研究表明,绘本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高品质载体,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很多对绘本的研究只关注其理论上的重要性,欠缺有效的数据支持。采用发放问卷并收集调查数据的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小学和幼儿园等主要的教育机构进行调查,可以了解绘本阅读的现状,以利于找到有效的方法,推动绘本阅读的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时代,国民阅读发生了新变化,数字化阅读率呈快速增长态势,手机阅读将成为最流行的数字阅读模式;阅读的载体与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阅读日趋社交化.通过对20家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的调查、分析,就图书馆外借阅读器服务、在线阅读、手机图书馆服务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任昕 《中国图书评论》2014,(12):109-114
一 误读是与人类一切理解和阐释行为与生俱来的,误读的历史贯穿着文学阅读和批评的历史,但人类对误读的认识和接受却并非误读本身那样普遍。 直到20世纪,在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误读还大多以负面身份出现,因其本身负有“错误”的特质,误读似乎天然地带有原罪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近几年的阅读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将其研究内容分为阅读本体、阅读主体、阅读客体、图书馆与阅读4个方面,并分别总结了相关的阅读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阅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数字阅读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关键词检索和引文追溯两步骤的文献收集方法,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纳研究主题,并进行论述。[结果/结论]将收集的文献按研究主题归纳为阅读策略及运用、阅读理解与绩效、阅读素养测评及影响因素、阅读行为与动机、数字阅读的实践与应用5个方面,评述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62-163
最近几年来,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纸书为载体的电子阅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中,我们分析了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的一些优点。这些优点主要包括电子阅读工具信息存储量巨大,便于携带,具有良好经济性与环保性,电子阅读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极佳的即时性与可选择性,良好的休闲性与多元性等等。  相似文献   

14.
德里达“书的解构”论断并不意味着图书真正地被解构和消灭,而是图书的后现代转型的理论基础.在经历了前图书时代、古典图书时代和现代图书时代之后,后图书时代正在到来.在后图书时代,书的存在形式日趋多样化,图书内容被“误读”、戏仿和颠覆,功能呈现出“超阅读”的多元化趋势,阅读方式也表现为“误读”、浅阅读、碎片阅读、互动阅读、视觉阅读等多种样态.  相似文献   

15.
阅读疗法副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阅读疗法副作用的定义和历史进行了阐述,并从心理学上分析了阅读疗法副作用的机理,认为阅读疗法副作用产生的因素为:误读误阅书籍、阅读书籍搭配不当、阅读量不当、治疗过程中忽略禁忌、心理影响机制复杂、治疗师的影响。但也要注意到,阅读疗法的副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6.
熊静 《图书馆》2017,(5):58-64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经典阅读的重视,中国阅读史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与阅读史研究的热潮不相适应,目前阅读史研究资料建设仍显薄弱。通过对阅读史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回顾,界定了阅读史研究资料的范围,将其分为核心资料和外围资料两类。核心资料包括阅读思想和阅读方法、阅读指导、阅读掌故等。外围资料是指相关学科与阅读史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按照类别介绍了每类资料的主要文献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儿童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差异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亲子阅读推广策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无锡地区0—12岁儿童的阅读状况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分析显示,儿童机体(儿童年龄、阅读意愿、接触阅读的时间)、物理环境(阅读载体、藏书量)、社会环境(阅读频率、阅读单次时长、激励政策)和平衡(阅读陪伴者)都影响着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选取国内25所高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其阅读动机与目的、阅读时间、数量与满意度、文献阅读内容、文献获取途径和阅读载体、文献选择倾向、文献阅读过程、文献阅读计划等展开全面调研,揭示了高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阅读特点与规律,并从阅读计划、文献获取能力、阅读载体、文献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目的等角度提出了改善其文献阅读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类阅读史是一部不断发生变化的传播媒介变迁史,每一次阅读载体的变迁都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而数字化阅读更是带给读者无法抵挡的阅读体验,本文笔者将尝试讨论阅读的变迁、数字化阅读的优势以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国外消遣阅读的跨学科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爬梳,主要从消遣阅读的概念与特点、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功能与作用、对特定人群的特殊影响与意义、对阅读教育的启发以及国外消遣阅读研究的整体反思等方面,对消遣阅读的研究脉络与成果进行描绘与评价,以期为我国阅读研究特别是消遣阅读研究提供问题意识、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