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档案》2014,(5):F0002-F0002
江南机器制造局是19世纪中叶由洋务派著名人物李鸿章创办的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早期近代企业之一。该文献为江南机器制造局创办初期部分档案材料。详实地记述了江南机器制造局诞生及进行生产的过程。是反映江南机器制造局早期历史的珍贵材料。同时也是研究洋务运动及民族工业发展史的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一把理想的“钥匙” 珍藏在上海市档案馆的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于2002年3月首批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经典名录》。这批档案的内容包括文献与图片、照片等等。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此情况下,档案无疑成为最好的历史见证,通过它们,可以对沉淀的历史重新钩沉,对纷繁的历史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珍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江南制造局档案,首批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经典名录》。江南制造局——一座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官办军工企业,一座被国人悲壮地称为"中国工业上跛足先行者"的百年企业。曾经的世纪风云已淡然离去,时空的坐标依然按原有的方向流转,聆听创业的艰辛,感叹守业的悲壮,吟哦兴业的辉煌。顺着档案开启的门扉,我们一起走过。  相似文献   

4.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创办较早、规模最大的新式军事企业,又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等,创建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是任两江总督李鸿单以4万两银子购入上海一家美商企业起家。至1867年夏,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沿黄浦江的陈家港(陈家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先后建立了包括机器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炮厂、火药厂等在内的14家厂,以制造轮船机器、工作母机、轮船和枪炮弹药为主,此外还内设翻译馆等机构。至19世纪90年代初,其战友地面积已达700亩,人员约3,600人,厂房、楼宅2.580间,各类大小机床622台,锅炉31座。无论规模还是生产设备,均为国内乃至业洲所有机器制造。  相似文献   

5.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它的成立、发展、图书翻译出版情况,在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1880年撰写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魏允恭1905年撰写的《江南制造局记》、翻译馆馆员陈洙等撰写的《新编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等书中多有介绍。学者利用各种档案文献也多有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  相似文献   

6.
上海黄浦江西岸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址上,曾坐落一家百年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它的前身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又称江南制造局,这家创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的百年老厂用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美丽的秦淮河畔东南一隅,一组错落有致、透着晚清和民国风格的建筑群引来人们好奇的目光和赞叹,它就是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开办的金陵制造局旧址,这里被誉为中国民族军事工业的摇篮。金陵制造局作为中国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作为南京在世界上最知名的工业遗产,现存于南京晨光集团的主要是当年的厂房建筑、图片和一些实物档案。由于历史的原因,金陵制造局的档案资料分别存放于两岸三地,抗战期间金陵兵工厂西迁于重庆改名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档案(包括部份金陵兵工厂时期的材料)现存于重  相似文献   

8.
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在德州“大西门外上码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筑”,“至民国十四年(1925)冬”“停办”,前后在德州存在23年之久。同治六年(1867),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改称北洋机器局。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毁坏。袁世凯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于光绪二十八年将北洋机器局被劫后残存的机器设备移到德州,开办了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袁世凯选德州办这一军火工业的主要原因:其一,天津是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在德州办局,可以避免与帝国主义的摩擦,减少麻烦;其二,德州地近京畿,在德州办局便于控制,其三,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水陆交通重要枢纽,便于产品分拨调运。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位于德州西门外运河码头东岸的花园,东临津浦铁路火车站,  相似文献   

9.
档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自从人类告别愚昧和野蛮,进入明时代以来,就有意识的形成和保存档案,传承民族化。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化传统,档案就是它的记录和见证。在我们国家首批通过的“中国档案献遗产”名单中,有反映两千年前经济社会生活的尹湾汉简;有印证西藏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版图的官方书;有体现封建帝王治武功的明朝铁券、清代金榜;有记载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的江南机器制造局、大生纱厂、汉治萍公司的早期献;有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重新崛起的开国大典政府公告等。  相似文献   

10.
在洋务运动兴起之时,与上海、天津、福建等地几乎同时,远处西北的兰州也出现了近代工业的烟囱。那就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陕甘战事行将结束,陕甘总督左宗棠将随营修军械的西安机器局移设兰州畅家巷创办的兰州制造局。制造局生产枪炮弹药,用于收复新疆,创了自鸦片战争后首次战胜外国侵略者的先例。还有左宗棠看准了的发展经济可利用的西北盛产的羊毛,于  相似文献   

11.
舒高第是清政府的官方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最为著名的科技翻译家。本文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为基线,探析了舒高第在西方科技翻译方面的成就,指出了他对中国近代军事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3月5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召开上海市档案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部署了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档案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6月13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德官到市档案局馆检查指导工作,要求档案工作继续在开放服务中创新发展。24月3日,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上海市档案馆申报的“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第一批入选《中国档案文化遗产名录》。34月5日,APEC会议上海筹备办公室将2828卷(册)有…  相似文献   

13.
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教士,著名翻译家.自19世纪60年代起,他在中国停留30多年,长期任职于清政府重要洋务机构江南制造局,并担任该局翻译馆的主管.在华期间,傅兰雅与中国同事一起翻译了大量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技术书籍、读本以及一些社会科学著作,是在华外国人当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1874年,他参与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科学学校——格致书院;1876年,他主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格致汇编》;1885年,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科技书店——格致书室.傅兰雅为科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借此实现了他自己曾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明确表述过的个人理想:"惟冀中国能广兴格致,至中西一辙尔.故平生专习此业而不他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4.
任娟玲  刘长亮 《兰台世界》2013,(16):133-134
<正>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始于清末,其翻译西书数量达200部,这样的成就在清末译介西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从1862年起洋务派开办了多所新式学堂,此时需要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教科文献,于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翻译西书。当时除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外,还包括北京同文馆、益智书会和"广学会"。北京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其创建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兰台世界》2015,(5):146-147
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馆至清末民初几十年间,翻译馆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对中国近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时的时代背景、译书的过程和影响进行考究,以深化对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发展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馆至清末民初几十年间,翻译馆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对中国近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时的时代背景、译书的过程和影响进行考究,以深化对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发展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格致汇编》是清末最早的中文科学期刊。它是由英国人傅兰雅(Jnhn Fryer,1839—1928)自筹资金创办的,并由傅氏编辑。傅兰雅是清末最大的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主要译者,他同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中国人合作,翻译了近百种科技书籍,为近代科技传入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沪局译书大都比较专门深奥,不易为初学者理解,傅氏感到:"僻处远方,购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馆,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现收藏各种文献800万余册(件),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  相似文献   

19.
译者按:傅兰雅(JohnFryer1839—1928),中国近代史上的西学传播大师,出生于英国。1861年作为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来到中国,先后任教于香港圣保罗书院、京师同文馆、上海英华书馆。1866年兼任《上海新报》编辑。1868年受聘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一干就是28年。他一共将129种西书译成中文,内容涉及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军事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其中的化学、国际法和政治学书籍,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创办或参与创办了《格致汇编》、格致书院和格致书店,领导编辑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教科书。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傅兰雅作…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 ,我们公布了《西部经济开发档案要目》 ,主要介绍了甘肃省档案馆所藏20世纪甘肃省五次大开发中的第一次大开发———甘肃洋务运动的档案和资料 ,供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研究、参考。———甘肃省档案馆史料公布清末档案要目 :一、《彭英甲时代》档号 :27—2—374彭英甲 ,清代河北承德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三年(1911) ,先后任兰州道、甘肃劝业道、甘肃农工商矿总局总办、甘肃布政司等职 ,在兰六年期间 ,先后创办了劝工厂、窑街官金铜厂、皋兰官铁厂、洋蜡胰子厂 ;恢复了兰州制造局、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