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夏文蓉 《新闻大学》2008,(2):101-105
建构中国广告传播理论是在我国广告业高速成长的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课题。系统梳理西方广告传播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对我国广告传播理论的建设提供参照。全面研究我国广告传播理论建设的现状有利于对构建我国广告传播理论的任务形成更为全面理性的认识。由于我国的广告传播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建构中国广告传播理论的任务十分明确,即:首先要明确中国广告传播理论的研究对象、范围以及研究方法,其次是面向未来的广告传播实践,在把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步骤展开。  相似文献   

2.
陈迪 《东南传播》2016,(8):136-137
微信在移动互联时代以高覆盖率渗透入人们的生活,微信广告随之迅速发展,成为广告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平台。议程设置理论于微信广告中运用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互动传播和口碑传播四个方面,其中互动性的提高和传播权的变革是其区别于传统理论的主要之处。微信中的广告议程更侧重微观效果,能深入到态度和行动层面。强互动性影响了广告议程设置中传受双方的主导地位,继而导致传播设置权的竞争与流转。  相似文献   

3.
杨海军 《新闻界》2008,(2):130-132
广告场是指由广告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广告场根据其信息的承载程度,可以分为单体广告场和群体广告场。涉及到场时、场强、场域三个要素,关系到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技术、精神、利益三个层面。广告场理论所关注的核心是在新传播模式下广告传播活动中多角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共享、相互牵制和和谐发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广告产业也发生了巨大转型,借助新媒体平台短而精、传播快捷、受众多样化等特性,广告传播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新媒体的发展对广告传播的影响"的探究上,采用理论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传播领域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些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优化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广告产业的创新发展给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谭成兵 《报刊之友》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成为广告传播的重要手段,也使传统的传播媒介与现代的传播媒介逐渐融合。同时广告受众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向主动选择广告信息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更加科学的、适合时代发展的广告传播策略,将对广告传播的效果与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AISAS理论,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对广告传播的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谭成兵 《今传媒》2011,(4):142-143
二级传播理论及多级传播理论问世后,人们对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作品常规传播及包涵其中的广告信息的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早已知晓,而对于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则关注不多。论文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类型、受众、是否付费、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优秀广告作品的再传播的特殊性及给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和传播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广告传播是传播学理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西方传播学引进中国的时间渐长,传播学本土化的进程也逐步深入,对广告传播的研究也日益注重从中国的具体传播状况出发,基于中国受众的具体特点探索适合中国传播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方法。本论文以近期方正金融的四支电视广告作为研究素材,试从分析这四支广告的成功原因中探究中国文化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广告传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eb2.0理念的出现以及对该理念的发展运用,使广告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手段和传播关系的革新,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传播环境的变化,让传统的广告运动中的多角关系发生了改变,广告主不再高高在上,广告代理公司的作用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或者说减弱,媒介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网络用户的地位不再消极被动,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对于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垄断,掌握了传播主动权。本文在研究社会化媒体中的广告时,首先明晰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征,并根掘这些传播特征,与广告传播相结合,归纳出广告信息流动的新特点,然后分析这种变化给广告传播带来的影响,辨明社会化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价值所在,最终彰显出社会化媒体在广告传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传播理论的起步、发展及走向成熟都集中于 2 0世纪的美国。随着社会的变迁、营销理论及传播理论的发展 ,广告传播理论亦实现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飞跃。这一飞跃使现代广告逐渐脱离了单纯推销商品的特性 ,朝着人本主义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广告的本质是营销,形式是传播。广告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是向更广泛的公众告知的以反映经济信息和其他社会内容为目的的传播形式。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广告是大众传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广告已经从简单的信息交流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信建构的熟人社交平台,依托智能终端,借助互联网,用户发展迅猛,吸引了不少广告。本文通过分析微信特点、微信广告形式、微信广告传播力及微信广告传播瓶颈等问题,对微信广告传播和发展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微信广告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微信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构建广告传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广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消费者。有些广告虽然没有什么信息内容,但似乎仍能达到影响受众态度的效果,尤其是采用重复手段的广告更是如此。虽然过多的重复令受众厌烦,但是过少的重复又无法使受众充分了解信息内容。进一步说,虽然重复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则必须重复。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复是创造有效广告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近年来,在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上,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重复理论的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微电影广告如雨后春笋般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结合品牌的商业理念和创意的电影故事构造,将微电影品牌和当前的价值观进行升华。本文在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后,就微电影目前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解,针对传播特点展开具体分析,最后给出在复杂的网络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前景分析,在理论和实例结合中得出结论,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给出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谦  刘芳 《东南传播》2013,(9):144-147
高校广告专业教育面临两大挑战:首先,传统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丧失引发人们对高校广告教育价值的质疑。其次,数字传播的发展对高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传播时代,广告教育应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强化、变革理论教学,同时应从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广告教育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6.
网络视频为广告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网络视频广告既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又完成了议程设置的再现.而不同介质媒体的有效广告传播都是基于其媒体属性而实现的,因此一些传统的广告传播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这种依托于互联网的视频广告传播模式,需要对传播理念重新演绎,从而对广告传播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拓展.如在网络视频广告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受众逃避问题,且这种问题的产生原因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以新的策略来应对这种受众逃避行为.  相似文献   

17.
吴丹  赵江 《中国出版》2015,(6):32-34
在互联网时代下由于破碎化的时间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最终导致广告传播方式的变革和微电影广告的出现。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主体是品牌广告的发起者,其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传播:一种是借助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形成关系网络,最终形成裂变式传播;另一种通过微博等方式进行传播,与复杂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相同。这两种传播模式相互补充,为微电影广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8.
楼宇液晶电视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使之成为分众传播的必然产物。但是,楼宇电视却没能制定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传播策略。本文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分析阻碍楼宇液晶电视广告发展的原因,总结经验,探讨适合楼宇电视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理论的不断更新,新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数字杂志等新的传播方式大量涌现,对实效传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新媒体的实效传播,为大众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资讯,是新闻和广告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本文试图就新媒体发展现状以及在实效传播方面的优势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新媒体实效传播的发展趋势做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面临公信力的危机。当前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越来越不信任,广告传播的效果面临严峻的挑战。广告中公信力缺失是事实,而广告理论界及业界涉及公信力的研究也不多。本文试图从理论探讨解析广告公信力这个概念,并从广告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提出广告公信力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