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星光大道》析综艺节目受众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峥 《新闻窗》2009,(3):119-119
符合受众的互动心理 电视观众心理具有互动性的特点,不仅包括电视传播者和观众的互动,更包括观众和观众的互动,演播现场的主持人、参赛选手、亲友团、还有大众评审团,可以说都具有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2.
向方霖 《新闻世界》2013,(6):136-138
当下,电视台竞争越发激烈,如何更好更快地与观众互动是电视台普遍关心的问题。“芒果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是湖南卫视投放的基于智能手机的互动hpp,而以它为代表的电视台互动App正悄然流行。利用App与观众互动,确实契合了新媒体时代观众的收视心理,但因其尚处于初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对电视互动的APP市场,走产业化的道路是其未来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态度是一个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具有适应、自我防御、认知和价值表达功能。影响观众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包括观众需求满足程度、所属的群体、个性特点、信息和知识以及社会文化等五个方面。电视机构应该从观众收视心理和行为研究、节目的创造力、节目推广方式和节目品牌塑造等四个方面转变观众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穆冰 《新闻传播》2015,(2):67-68
城市电视台具有贴近基层、贴近观众和用户的独特优势,而互动是增加观众和用户粘度的最好方法。城市电视台要抓住本土大型活动主办权,借力搞好品牌活动,策划举办商业活动,并且使活动常态化,就必须建立起与观众互动的全媒体通道,通过产业化打造品牌项目,通过一系列互动使城市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有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观众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观众的描述性研究、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观众参观体验的长期影响三大板块,其中观众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具体包括了观众参观行为的动机需求和认知规律两方面内容。以上内容依次回答了"谁参观博物馆"、"为什么参观博物馆"、"如何参观博物馆"、"长期影响怎样"的问题。该方法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从探求观众的表征特性到其参观内在能力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学,它适用于对博物馆观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观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博物馆的观众,因为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而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包括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化素养的各种各样的人。从老年人到儿童,从学、专家到中、小学生,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群众,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信息、教育、娱乐和服务是电视媒体的四大基本功能。电视节目正是借助这四大功能,与观众产生互动,满足观众在特定层次上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进而影响观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从而实现电视媒体的传播目的。对于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的中国电视媒体而言,这种传播目的在公共性上体现为电视媒体传播公共价值、整合社会认知、促进社会发展;在商业性上则体现为电视媒体借助对观众收视需  相似文献   

8.
韩怡冰 《声屏世界》2016,(7):121-121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动电视广告新思路。关于互动电视广告的发展,不得不提到互动电视的发展,目前业界包括三个形态,一个是DTV,是指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广播,供观众接收/播放的视听系统。  相似文献   

9.
相对早期教育电视节目而言,现代知识类电视节目具有更宽泛的含义。它包括了所有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电视节目,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它适应了时代的需要,适应了现代观众多样化的收视心理,也正是观众多方面的需要使得知识类电视节目形成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彦宏 《传媒》2016,(10):68-70
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很快便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深受观众喜爱。进入新世纪,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持续时间较长且颇负盛名的当属《鲁豫有约》。该节目自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成为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的典型代表。人物专访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受众的心理互动十分重要,《鲁豫有约》之所以能够一直被观众所喜爱,就是因其很好地把握了节目的心理互动艺术。  相似文献   

11.
靳增武 《今传媒》2008,(1):70-73
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感染力、实效性和收视率是电视从业者孜孜以求的事情.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立互动话题,吸引观众的参与似乎是许多节目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与观众的互动可以说更为方便和快捷.与观众互动,需要设置互动话题,在互动话题的设置中如何进行议程设置也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探索和营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大众传播都包含着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包括行的互动和心理的互动。传受关系就是传播者和受众互动的产物。互动形成关系,而关系的性质、状态又会提升或削弱互动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宋姝颖 《东南传播》2016,(4):106-109
作为IP总裁剧的典范,《花千骨》自开播以来备受关注,收视率高居不下。该剧的成功在于其内容新颖、传递正能量的特性契合了观众的心理需要;名人效应和偶像效应的作用及其强有力的直观宣传抓住了大众眼球;周播策略和设置悬念的方式,使得该剧被持续热议,吸引了无数观众。同时该剧使用低门槛,高到达率的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互动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观众。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以来,电视媒体加大了观众的互动参与,这种互动参与,使电视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具有积极意义。互动参与的形态2002年,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经视新闻》中,首先推出电视新闻调查版块。每期新闻节目增加了一个新闻调查问题,请观众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对调查问题发表意见。这或许是在浙江电视新闻中,出现比较早的一个互动参与传播模式。2004年,  相似文献   

15.
电视是一种随时间延伸而线性展开的媒体,它与观众的互动,很大程度是通过节目编排进行的。所谓节目编排是将选择的节目进行分类、排序成符合观众收视习惯、收视心理和需求的,并可供安全播出的节目流。节目编排是制播流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多元化以及观众心理需求不断上升的变化,作为新时期的节目主持人,成为了受人瞩目的焦点,节目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展示着自身的素质,并形成与观众的互动,因此,全面提升节目主持人的各种综合素质,对于提升节目具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究竟从哪些方面来加强节目主持人的全面素质,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电视节目与主持人素质之间的相关性,并从各种综合素质对节目主持人提出要求,全面提升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推动电视行业全面、高质发展,受到更多观众的热捧。  相似文献   

17.
郭明杰 《新闻前哨》2013,(11):74-75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受众多为普通百姓。为满足百姓收视需求,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侧重报道与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电视节目解说词需要充分考虑观众接受信息的习惯,语言简明通俗,明白晓畅,富有口语化,更多地采用与采访对象互动对话的形式,充分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和收看心理,呈现出平民风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受众的注意和理解两方面的心理机制出发,探讨受众面对电视广告时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电视广告互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分析电视广告传播端(包括电视广告客户、电视广告策划、制作及其承接电视广告播出的机构)应该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中心,增强电视广告在传播中的互动意识,以求的受众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接受,从而实现电视广告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任世靖  许艳玲 《新闻知识》2023,(7):65-70+95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电子竞技首次被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电子竞技逐渐被主流赛事接纳,大众对于电子竞技的正向认知也在加强,电子竞技的玩家、粉丝和电竞赛事的观众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大型规模化赛事中甚至出现了观众的现象级反应。本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传播理论,对电竞赛事观众相关的视频内容和网络文本进行文本分析,探究电竞赛事中观众互动仪式链的内在运行机制,强调赛事观众的边界设置、相互关注、情感连带和群体兴奋,总结该互动仪式链产生的多重有效结果,并尝试搭建电竞赛事观众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为电竞赛事行业未来发展提供观众情感结构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人民的名义》创造的收视神话,反腐剧继2004年沉寂之后,再次回到电视观众的视野之中。观众所表现出的收看、点播、热议等收视行为,受到其收视心理的驱动。反腐剧作为类型剧,观众的收视心理既异于其他类型剧,也有其自身共性,因此探讨反腐剧观众的收视心理具有指导意义。《人民的名义》所取得的口碑、"票房"双丰收,使其成为了探讨反腐剧观众收视心理的绝佳代表,观众在收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期待视野、移情、娱乐等心理因素,在我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下,呈现出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