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崔莹莹  张茜嫫 《今传媒》2016,(5):146-147
研究分析汉画像石艺术大多运用拓片,这种习惯性延续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画像石的艺术状况,极容易产生汉画像石研究等同于对黑白拓片图像的认知与探究的错误,相当于将彩色的油画,拆解成了黑白两色的素描,造成了对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忽视和对其原本色彩文化的遗忘.本文尝试从汉画像石的文化背景、工艺、风格、社会功能及“五色”色彩观等方面着手,对其独特的彩绘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崔莹莹 《今传媒》2016,(7):144-145
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附属于雕墓室、石棺、石阙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构石,是融合雕刻、绘画、建筑于一体的为丧葬服务的综合造型艺术.线作为形式美的因素之一,客体以线表现,主体以线观看.总是既观到外形之线,又感受到姿态线,还体会到内在的气韵生动的意中之线.“线”语言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汉画像石的线条语言不仅具有塑造形体的作用,还超越其视觉感受之外的情感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是记录心灵痕迹、追溯文化寓意的媒介.本文从抽象形式美的角度,探析汉画像线条语言的演变、写意性及线的视觉张力所延伸出来的力量美、节奏美、装饰美等,阐释线条赋予汉画像石的审美意蕴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迄于东汉末年,延续时间长达三百多个春秋.我国的汉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物,在不少地区有所发现,滕州是发现汉画像石最早、遗存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汪新叶 《档案管理》2023,(3):99-102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以独特的金石档案形式记录着汉代农业的发展,这种无可比拟的自然属性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工作的基石。本文以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潜在价值和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遵循共享性原则,构建一个结构有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数据库”,切实有效地实现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最后,依托数字虚拟展示系统对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数字资源进行交互性的整体传播。  相似文献   

5.
李英 《山西档案》2012,(1):44-47
汉画像石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涵盖了汉代政治、经济、民俗、社会生产、思想、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内容。汉画像石作为一种独特的档案载体,既是宝贵的历史文物,也是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具有较高的档案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一个时代,这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表现在文化艺术方面.汉画像石就是汉代人民创造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山东是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与汉代齐鲁大地发达的经济、文化以及独特的自然条件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飞花拾零     
南阳兴建大型汉画像石馆我国最大的收藏整理和研究汉代画像石刻艺术的南阳汉画像石博物馆,近日在南阳市卧龙岗下破土动工。南阳汉画像石集中反映了我国汉代文化的历史风貌和艺术风格,对研究汉代经济、政治、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国家、省有关部门批准重建的南阳汉画馆,占地79亩,是一个熔现代建筑手段和古代建筑风格为一炉的仿古建筑,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内设序厅、舞厅、百戏、天文、斗兽、神话、传统历史故事、图雕、碑刻等10个展厅。  相似文献   

8.
绶为系官员印的带子,秦汉时期其颜色有绿、紫、青、黄、黑、(黄)赤等,印绶的颜色,是官员爵制尊卑的一种标识。笔者从汉画像石中所见的“绶”图出发,对秦汉时期绶形制,绶的佩戴与保管,绶的功能等结合传世文献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9.
绶为系官员印的带子,秦汉时期其颜色有绿、紫、青、黄、黑、(黄)赤等,印绶的颜色,是官员爵制尊卑的一种标识。笔者从汉画像石中所见的"绶"图出发,对秦汉时期绶形制,绶的佩戴与保管,绶的功能等结合传世文献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武氏墓群石刻,又叫武氏祠,位于喜祥县城30华里的武翟山村头,是东汉末年(公元145-200年之间)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构建筑,现存石狮、石阙各一对,汉碑三块,汉画像石四十四块.双阙石刻画面和四十四块汉代画像石,画面题材内容之丰富、思想内涵之深邃、雕刻技法之精湛,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  相似文献   

11.
<正>艺术奇葩——山东汉代画像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雕刻在墓室、祠堂、门阙等建筑物上的石刻艺术品。作为我国古代为墓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刻融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于一体,主题鲜明,深沉雄大,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2.
汉画像石     
据史载,我国一千八百年前的汉画像石共有4个集中地区,山东遗存的最为丰富多彩,而山东又以枣庄市膝州为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汉域像石有5000块左右,而枣庄市滕州单出土集结就有400多块,滕州汉画像石馆保护和陈展的已有386块。滕州是北辛文化的发祥地,科圣墨子故里,文化历史渊源流长。膝州汉画像石古拙典雅,质朴自然,内容极其丰富广博,线雕婉转而  相似文献   

13.
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而驰名中外.南阳汉画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它包括画像石和画像砖两大类.  相似文献   

14.
语言总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具有最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所谓文化负载词汇,是指在一定的语言背景下承载了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在编辑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这些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就不能理解它们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从而可能给编辑工作带来困难。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负载词汇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文化差异,以期能对编辑在遇到类似词汇时进行理解和处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档案文献编纂的社会价值,系指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人类整个文化事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编纂成品要有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从而使全社会肯定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存在的必要,肯定它能够发挥出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动力量.尘封在档案库房中的档案,处于封闭、静态的状况.但是,经过编纂者的学术性劳动,使档案成为档案文献,它所承含的信息已经处于开放、动态的状况,这样的信息必然具有社会性,也就决定了档案文献编纂具备的社会价值.其道理在于,在信息社会,任何可以公之于众的信息,它们之间均处于相互流通、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新旧更替、吐故纳新,档案信息亦要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随时调整、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必须要生产出适应信息社会各种需要的档案文献,以体现档案文献编纂自身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网民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对其所获知的新闻信息进行意见表达,原本客观的新闻信息逐渐被这种主观信息所附载,而呈现出一种"众议"特征,它承载着这种"众议"特征继续进行传播,并增添着新的跟帖,直到被新的议题取代,可以看作为一种"新闻舆化现象".这种舆化现象对于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并带来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报纸作为档案文献收藏、保存的意义 报纸文献是指报纸上登载的消息、通讯等各式体裁的文章及广告等一切文字和图像资料.其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具有第一手文献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许多画像石中都刻有武术活动形象,例如有刀舞、武舞、手搏、剑舞、击刺等。文章在对汉代画像石区域分布特征的成因分析基础上,对汉代武术类画像石六种类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画像石中的汉代武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舆论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舆论,广义上泛指一切在新媒体中传播的社会舆论.由于新媒体大多以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为基本构成要素,媒体形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接收终端的不同呈现方式上,因此,狭义的新媒体舆论即指网络舆论,即社会公众以网络为传播平台,对其所关注的某一现实问题所发表的一致性意见,是公众意见经由网络传播的结果.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互动、即时传播等特性使新媒体舆论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生活、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雕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东汉末年画像石极盛时期成熟的代表作。本书作者主持发掘、整理并主笔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堪称考古发掘报告的典范之作,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是汉画像石研究必读经典,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考古发掘报告”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