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图书的编校质量是图书界和出版市场的一个热点话题。关于如何提升编校质量,业界一直存在一种看法:确立明确的专业分工,也就是将选题策划编辑和文字责任编辑区分开来。这种观点认为,在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不分的传统编辑模式里,编辑既要跑选题搞创收,又要应付诸多的编辑事务,难以静心编辑加工书稿,图书编校质量很难保证。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分工,一方面能有效保证图书的内容质量;另一方面也能使文字编辑投入到案头编辑加工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出版编校流程与协同编辑流程,从编辑的视角讨论了图书出版过程中协同编辑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协同编辑工作模式的发展预期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尽管协同编辑工作模式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尚存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下,协同编辑工作模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3.
一、三级审稿制度 三级审稿制度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是现行的审稿制度.早在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就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4.
曹雯 《采.写.编》2021,(9):139-140
图书编辑人员是出版机构核心人员,承担着各项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工作,业内一致认同其岗位的关键性.也正是由于其处于出版机构的首要位置,引发了作者对如何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就如何将图书编校工作作为控制图书质量的生命线,如何善于总结各类工作技巧应用于图书编辑工作做了几点分析和陈述,希望对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三审制”的回顾与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次与外商洽谈合作项目时,外商对我们的成本核算中要支付二审与三审的审稿费用表示大为不解。他提出.既然书稿已经由书稿编辑进行编辑加工,为什么还要有第二和第三个人来做这项工作?如果需要第二和第三个人来检查才能保证书稿质量的话,说明这样的编辑加工人员是不合格的,不合格的人员出版社为什么要聘他呢?……由于国情不同.编辑工作的模式不同,因此他的一连串问题使我们难以回答。但是引起我思考的是:这些国家没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从整体上却好于我们(除去文字特点等原因),我们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近几年却成了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图书出版引入市场机制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审稿制度,才能确保图书的质量?这些都逼迫我们去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出版社在组织书稿时,常会向作者约稿出版,并以书面的形式达成一定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初,图书出版合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还没有开始创作,由出版社拟选题邀请作者编写的,为约稿合同:一种是书稿已经创作完成,经过编辑加工后可以出版的,为出版合同。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运用后,  相似文献   

7.
"单兵应战"作为图书出版运作模式主角的现象必将成为过去,其位置必将被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团体作战"模式所取代. "单兵应战"是一种从选题策划、构思到作者的选定,从书稿的到位到图书的审校、印制,乃至图书的营销,均由编辑个人负责,以个人工作业绩为主要考核对象的图书出版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辅出版在我国出版行业中一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为教辅出版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同时,挑战与问题也相应而生.目前,传统教辅出版的编辑在新媒体技术方面欠缺,数字出版人才在教辅图书的编校技能方面欠缺,这是现阶段出版业人才队伍的尴尬现状.因此,教辅编辑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缺乏充足、优质的编校力量,对于图书编校质量来说,是中小型高校出版社出版工作的"痛点",也是制约书稿质量的工作难点;对于策划编辑策划优质图书选题来说,有利于将策划编辑从繁重的编校中脱离出来,有利于出版社实现优质图书选题。对社会审稿人各工作环节闭环式管理、监督外编的图书编校质量、系统管理是从图书选题源头监控图书质量的有利保障。本文通过介绍社外编辑的招聘、培训、费用结算等方面介绍社外编辑闭环管理经验,从系统管理的角度使社外编辑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图书的质量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文字差错率高,这是由于这些年图书市场放开,出版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出版部门在思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在质量管理上偏重图书选题和印装质量的管理,忽视编校质量的管理而造成的.一些出版单位为了精简编制,不再设专职的校对岗位,实行"编校合一",取消了原来的"三校一读"制度,一本书稿由编辑一人承担编校任务.  相似文献   

11.
"编校合一"模式及其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的优势 关于"编校合一"的问题,编辑出版界内部讨论得比较多,探讨的侧重点多是"编校合一"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是编辑加工稿件不认真、校对技能不熟练、不按校对规律去校对等问题.对于这一工作模式对编校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但又不能过分关注于此.究竟是编校合一好,还是编校分离好,这不是由哪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否有利于提高编校出版质量才是某种工作模式优劣的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根据多年来的编辑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电脑广泛运用的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对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校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编辑工作与图书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图书出版的中心环节,缺少了编辑工作的出版行为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选题策划与发行营销就更无从谈起了.在图书质量管理实践中,图书质量往往被简单划归为编校质量.事实上,编校质量只是编辑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职能.下面,笔者仅就图书出版中编辑工作与图书质量的关系,探讨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图书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三审制”是我国出版部门为保证图书质量而实行的一种审稿制度,即对已决定采用的书稿所实行的由责任编辑初审、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这样一种编辑程序。1952年10月,国家出版领导机关公布了《关于国  相似文献   

14.
建立书稿初审质量监控机制□杨学军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责任编辑对书稿的初审加工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责任编辑的初审加工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初审质量内部监控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一、精品战略监控出版社要想提高初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孔祥莉 《采.写.编》2021,(10):123-124
图书出版的众多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编辑工作,因为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图书质量.图书能不能被市场认可,出版机构在行业内竞争力强弱,都与图书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图书编辑人员要提高自我要求,提升图书编校的专业能力,在编辑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技巧的同时,更要具备工匠精神.因为精益求精,图书质量才有保障,才能形成品牌效应,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才会增强,市场中优质图书也就会越来越多.本文以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为讨论对象,就做好这项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此基础上提供进一步优化图书编辑工作途径,仅供图书出版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出版链条中,编辑工作是其中的龙头与核心。在这个重要的位置点上,传承与发展,引介与创新,无不考验着编辑的学养与功力。编辑功力及其重要性编辑能力是编辑在联系作者、策划选题、编辑加工、确定图书形式、定位目标群体、预估图书印数、撰写宣传文案、协助发行等工作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一本图书从孕育到诞生,每个环节都有编辑的独特印记。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让编辑对一部书稿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美国出版界,图书的编辑方式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在大出版社中,组稿编辑(acquisition editor)忙于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寻找畅销书作者以及选购书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需要耐心细致的文稿审读加工工作,出版社也要求文稿经纪人提供经营深加工,最好是可直接投入生产的书稿,为解决出书越来越多而社内编辑精简的矛盾,自由编辑现象应运而生,一支数量庞大的自由编辑大军,很好地解决了书稿编辑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编校不能合一刘东力要想保证图书质量,就要按照出版规律办事,编校不能合一。因为:一、各自工作性质不同编辑加工整理书稿,是在审读书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提高、完善书稿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对全书进行修改、调整、调饱才学识性、文字性工作。在加工整理中,编辑...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加工是一项非常严谨细致的工作,是整个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本图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编辑加工的水平有关。任何一部书稿都要经过编校人员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工,才能达到国家认定的出版水平。一部未经编校过的书稿,都与出书要求有着或大或小的距离,能够一字不动照发的文稿几乎没有。为什么互联网上有那么多海量的材料可以免费下载,而读者依然要花钱购买图书?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互联网上的资料没有经过编辑的精  相似文献   

20.
赏书  海怡 《今传媒》2007,(7):42-43
图书出版三审制是新闻出版行业多年来号召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它不但决定作者的命运和图书的质量,决定该图书的市场份额,也影响作者的发展前途.三审制对书稿的政治倾向、思想品位、学术或艺术价值、结构体例、文字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对全书的优缺点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对书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出评估.由三个层次的不同专家、学者或编辑、编审、总编辑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严格按照编辑规范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并分别写出中肯的审读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