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文学创作都少不了夸张。“夸张”二字,最早见于《列子·天端》:“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意思是说,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人不可信。夸张又称铺张、夸饰、饰言等。《晏子·问下》:“夸言愧言”中的“夸言”;《史记·刘敬列传》:“两军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中的“夸矜”;《风俗通·声音》:“乐官所增饰”,及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中的“增饰”;王充《论衡》中的“语增”、“增言”;李纯甫《雪诗》“千奇万巧难形容”中的“形容”等,用于修辞,皆为夸张之意。  相似文献   

2.
理与气,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经常讨论的哲学领域的一对基本范畴。 气,是宇宙万物存在的质的实体和运动的力的载体。《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王充《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理与气,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有理则有气”(程颐)“言物则气与理皆在其中。”(朱熹) 人生修养讲求“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章写作讲求“气”。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有《养气》篇。 我们这里着重讨论说理文中理与气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名一钱"意思是连一文钱都没有,形容穷到极点。汉·王充《论衡·骨相》:"[邓]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郭沫若《行路难》:"于是到五月尾上竟不名一钱,二  相似文献   

4.
《论衡》的文献价值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王充在《论衡·自纪篇》记载了自己的家世、生平和思想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王充的生平和思想提供了重要史料;二是王充在驳斥当时社会风气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两汉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为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想状况提供了重要史料;三是王充在论辩中为增强说服力而引用儒家经典著作及《史记》,为研究儒家经典及《史记》提供了文献资料;四是《论衡》中的词汇与东汉佛典词汇有相同之处,可为校勘佛典词汇提供参考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5.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最早为“东汉说”,但由于对作为直接证据的“刊章捕俭”理解存有歧异,因而未能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东汉王充《论衡·须颂篇》有“人争刻写”之语,可作为更有力的证据。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色厉内荏”意思是神色严厉,内心软弱(荏:软弱).形容人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语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穿窬:钻洞爬墙)之盗也与?”后以“色厉内荏”四字成文.例如汉·王充《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十五回:“后来藩台走了小路子,向他随员当中去打听消息,才知道他是个色厉内荏之流,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体的了.”叶圣陶《英文教授》:“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王火《战争和人》(二)卷四:“童霜威不禁惊讶地想:唉,人的内心真是复杂!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汉奸魔王,看来也是色厉内荏,怕的是因果报应呢.”  相似文献   

7.
读了王充《论衡·自纪篇》中的“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的佳句,便联想起那亭亭玉立、英俊潇洒而又“不同面”的美人儿和舞台上发音圆润、尽情抒怀的歌唱演员唱出的“不共声”的歌。并由此想到:写稿要力戒干人一面,老调重弹.陈言连篇;只有写出“不同面”、“不共声”的文章,才使读者感受到“皆使于目”、“皆快于耳”。说写稿要“不同面”、“不共产”,我首先想到1985年2月28日原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刊登的小通讯《八个姑娘从他身边走开》一稿。此稿写的是战士邢有根八次失恋不失志的事迹。在改革开放不久…  相似文献   

8.
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得贝虾,人深水者得蛟龙。这段话说明,要擒“蛟龙”那样高质量的新闻,必须深人到生活的“深水”中去。  相似文献   

9.
东汉思想家、教育家王充在《论衡·效力篇》中首次提出"知为力"的论点,并倡导"博通能用"对治国治学的重要性。王充教育思想的求实精神,对我国当代发展教育事业仍然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秦玉 《兰台世界》2014,(12):154-155
东汉思想家、教育家王充在《论衡·效力篇》中首次提出"知为力"的论点,并倡导"博通能用"对治国治学的重要性。王充教育思想的求实精神,对我国当代发展教育事业仍然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活一口气     
按古代中医来说,气是人体内流动着的有营养的精微物质,是人的生命之本,气之不存,人则死亡。《庄子·知北游》中也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王充《论衡·自然》篇中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从哲学上讲,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是有所为,是敢做敢为;所以我们常说志气,志在千里,志在四方,浩然之气就是这个意思。气是流动的,变化的,是能源,是动力,威力很大,气功就是这样的原理。所以古代高人特别注意养气,聚日月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当然,在封建专制时代,道德标准提倡忠君守节,而多轻气,人们的气受到了…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偶而翻阅了王充《艺增篇》,感到有不少发人深思之处。文章的第一段说: 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温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使夫纯朴之事,十剖百判,审然之语,千  相似文献   

13.
读了王充《论衡·自纪篇》中的“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的佳句,便联想起那婷婷玉立、英俊潇洒而又“不同面”的美人儿和舞台上发音圆润、尽情抒情的歌唱演员唱出的“不共声”的歌。并由此想到,写稿要力戒千人一面,老调重弹,陈言连篇;只有写出“不同面”、“不共声”的文章,才使读者感受到“皆佳于目”、“皆快于耳”。说写稿要“不同面”、“不共声”,我首先想到1985年2月28日原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刊登的小通讯《八个姑娘从他身边走开》,此稿写的是战士邢有根八次失恋不失志的事迹。在改革开放不久的那…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稿件中,时常看到听到这样字句:表扬张三做好事就写:“说起张三.全村人都伸大姆指”;介绍李四常照料五保老人,就写老人“见人就说”,“逢人便夸”;……试想,即使张三做的事情很突出,群众很赞成,也不可能“全村人都伸大姆指”夸他;李四照料老人,再勤快,五保老人也不会“见人就说”、“连人便夸”.这些词句大绝对、太夸张了. 新闻本身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的,使用夸张之言,似乎更生动了,其实只会引起读  相似文献   

15.
古文选读     
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痈”.痈,聋与盲,不成人也.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汉·王充《论衡》  相似文献   

16.
“情欲信,辞欲巧。”这是孔子的话,见于《礼记·表记》。 孔子在这里是从修辞学的角度,讲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情欲信——感情要真挚;辞欲巧——语言要美妙。两者结合,内容的真与形式的美协调统一,形成作品的生命力。 为强化语言的表现力,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其中包括“夸张”这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在本篇中,我们着重介绍古代几次“笔墨官司”,即关于诗歌创作中不  相似文献   

17.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2,(21):58-59
“淋漓尽致”形容表达详尽、暴露彻底 “淋漓尽致”,《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淋漓:形容酣畅,尽情.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语见明末清初·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记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例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再就让我说,我也没姐姐说的这等透彻,这等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曾有过“良史”传统。班固在评论司马迁的《史记》时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的是这种传统;“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是文天祥所歌颂的良史节操,说的也是这种传统。东汉哲学家王充将这种传统高度地概括为“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至今仍被史学界所津津乐道,并被认为是写史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9.
“无地自容”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羞惭、尴尬到极点.语见《敦煌变文集·唐太宗人冥记》:“皇帝闻此语,无地自容.”例如宋·司马光《言奉养上殿第三札子》:“臣惶恐惭慷,无地自容,夙夜循省,进退维谷.”清·曹雪芹著、高鹗补《红楼梦》一○七回:“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儿孙们没点孝顺,承蒙老祖宗这样恩典,叫儿孙们更无地自容了.”老舍《鼓书艺人》:“宝庆羞得无地自容.”李国文《那年故事》:“(她)说到这里,声音低得简直听不出来,那无地自容的窘态,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20.
业余通讯员时常有人感叹说:“写新闻如同猜谜语,谁知道哪口饭吃上了膘”。也有人常常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满有把握要被采用的稿件未被采用,而随随便便写的稿件反而一箭中的。而我的《人死何须二进“宫”》(获1987年全国地市州报好新闻二等奖)获奖却是“有意插柳柳成荫”的。说是有意插柳,即我写些稿的念头由来已久,毫不夸张地说,这篇稿至少在我头脑里酝酿了两年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