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的名句。它告诉我们的是,虽然深入难,但深处的"风景"却独特、迷人。同理,做好深度新闻报道不容易,但它却是吸引万千读者的新闻法宝!如今网络资讯发达,如果没有特别鲜活生动的深度报道,纸质媒体如何"引人入胜"呢?多媒体时代,纸媒又怎么在激烈的媒体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
浅谈做好报纸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世德 《新闻窗》2011,(6):43-44
随着传媒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媒体竞争正不断加剧。近些年来,传统纸质媒体以深度报道作为扩大影响力的有力武器,着力做好深度报道。地方党报如何运用深度报道,做深做透区域新闻,以其独到的深刻性、思想性、可读性吸引本地受众,引领社会舆论,是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谋求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倪思洁 《新闻世界》2011,(8):308-309
《羊城地铁报》作为广州唯一一份以地铁为生存环境的纸质媒体,有着比其他传统纸质媒体更根深蒂固的奇观逻辑。本文通过对《羊城地铁报》亚运报道内容的批判式解读,分析其亚运报道中体现出的媒体奇观逻辑,并探究这种奇观逻辑的表现、成因及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储勇 《新闻世界》2014,(10):26-27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要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更好发展,就必须在深度报道上出彩。然而,要让深度报道吸引广大读者眼球,提高其可读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皖西日报》工作期间在深度报道方面的探索实践,从主题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等方面,谈一谈对提升深度报道可读性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程前 《军事记者》2010,(9):38-39
在当今各种媒体不断涌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纸质媒体要与具有海量信息的新媒体抗衡、吸引读者的眼球。唯有在彰显深度报道的优势上下功夫。刊登于《中国军工报》2008年6月3日一版的现场特写《“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一稿,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王梦诗 《新闻传播》2009,(11):94-94
以前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虽然时效性强于纸质媒体,却由于画面文字呈流动式,很难做深度报道。实际上,电视不但可以做深度报道,并且可以做的更加透彻精彩。比如《新闻调查》作为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就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党报,在做好节会程序性报道、满足“规定动作”需要的同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选动作”实现对这一重要报道资源的深度开掘?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博会报道中,湖北日报积极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2015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上,都市报26年来首次获得提问权,标志着以《新京报》为代表的都市报主流时政报纸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同时,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大势下,《新京报》在2015年的"两会"报道中,改变了纸媒以纸质报为核心的传统媒体融合的思路,既注重内容的独家、原创和与受众的关联性,又构建出全媒体化的报道体系,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H5动态新闻等多种方式复合报道"两会"。本文将以《新京报》的"两会"报道为例,对其全媒体、全平台传播的新模式进行研究,为传统纸媒的媒体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周晔梅 《新闻知识》2012,(12):42-43,59
深度报道在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今各种媒介形式中,它被广泛运用,成为媒介品质和品牌的象征。特别是在纸质媒介中,深度报道仍然是媒体争夺受众和市场的利器。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为案例,全面分析新闻类周刊深度报道的特性及其叙事模式,并以此为立论基点,廓清深度报道的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纸质媒体将深度报道作为竞争的取胜法宝。它们通过对本土新闻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其思想性、深刻性来引领社会舆论主流,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从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谋求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封面故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在新闻周刊悄然占据纸质媒介市场一定份额的今天,研究深度报道在这种媒介形态中的得与失,对于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实例,主要分析封面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形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封面故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在新闻周刊悄然占据纸质媒介市场一定份额的今天,研究深度报道在这种媒介形态中的得与失,对于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实例,主要分析封面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形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何小月 《今传媒》2016,(6):137-138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压力,而经济类新闻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之一,新的传媒环境下要对其进行转型与革新,以更好地应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是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唯有找准定位,做好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辅以创新性的表现形式,才能做出吸引受众的“新式”经济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张晗 《新闻前哨》2013,(6):75-75
话题新闻是新闻改革年代纸质媒体应运而生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话题新闻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新闻表现形式,成为许多媒体全力经营的品牌"。它具有其他新闻体裁所不具备的一些特色和优势,是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报道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新闻形式。、"话题新闻以平视的视角和传统的深度报道区别,又以思维的张力和传统的调查新闻分离,再以灵活的阐释和传统新闻述评迥异"。从新闻实践效果来看,这种新闻形式接近群众,贴近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媒体冲击下纸质媒体经营已经出现明显危机。国内所有纸质媒体都在寻找出路。如何在新媒体包围之下实现经营方面的突围,必须寻找一条符合当地纸质媒体特质,走上一条既能依托纸质媒体,又能跳出传统经营模式的“体外经营之路”,通过对合作单位进行深度报道、与相关部门举办展会等活动、出版特色刊物、报纸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实现新媒体共享资源、共赢繁荣的良好局面。在寻求新的经营之路过程中,纸质媒体必须做到转型而不是转行,要紧紧围绕纸质媒体这一“母体”,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的销量一直在减少,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简单的新闻报道已经无法与网络媒体竞争,那么纸媒将如何寻求自己的发展呢?纸质媒体在速度方面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也没有电视的画面感,而它却以深度报道见长,本文将以内容研究的方法从《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报道的选题、选题展开、报道角度、基本立场和封面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考察,从新闻框架的角度来思考专题报道以及人们如何应对这种带有倾向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通过框架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对7·5事件的报道采用了强度与深度报道策略,以平衡、多元的视角对新闻事件人物与言论进行采写与发布,并结合纸质媒体与精英受众的特点,注重新闻背景铺陈与前景预测的理性报道方式。《纽约时报》遵循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但在坚持平衡、中立的报道原则背后,却隐藏着意识形态冲突与价值偏见。  相似文献   

19.
薛广乾 《青年记者》2012,(16):46-47
对纸质媒体来说,抓住网络影响力,对于提高舆论影响力大有裨益.在网络传播条件下,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才能抓住网络影响力?笔者以今年5月2日《大众日报》读者版刊发的《耕地上建起豪华别墅》稿件为例,作一分析. 笔者认为,纸质媒体的优势是"拥抱事实",做强内容.只要把握住网络传播的特点,努力提高新闻创新能力,就能借助新兴媒体平台,提高纸媒的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新闻报道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构成新挑战的背景下,"读图"已经成为现代人阅读时的一种自觉。人们已习惯于以视觉图像来获取信息,而大多数读者也是在"读图"之后再通过文字报道,深入了解新闻事件内容,进行"深阅读"的。作为报纸美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漫画配图,以其雅俗共赏的形象特点,已经或正在现代纸质媒体版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现代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之一。近年来,《宁波日报》在地方新闻版的"新闻聚焦"、"记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