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聂弯  陶云云 《新闻传播》2023,(23):15-17
DOI作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提升我国学术期刊传播效能具有重要作用。从保护学术期刊版权、有助于出版时效性、提供多渠道访问入口、有助于学术资源集成共享、提升学术期刊显示度、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和促进学术期刊国际传播七个方面厘清DOI提升学术期刊传播效能的内在机理,提出政府、数据库运营商、出版机构推动DOI在我国学术期刊应用的策略,实现借助DOI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和文化思想的重要传播和交流平台,在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并推进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存在的问题,从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挖掘中国特色议题;提高英语翻译精确度,打造高端翻译人才队伍;突破期刊管理经营模式,实施快速出版发行战略;搭建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开拓中国数字期刊市场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实践路径,以期全面实施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战略,进而全方位提升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外科技期刊对接与国际化传播的迫切形势下,增强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是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为此提供了发展契机,我国的科学技术期刊必须坚定立场,扩大视野,实现"走出去"的战略,加强期刊自建与信息资源开发,逐步推进集团化建设,扩大国际合作,通过引进与输出加快自身的传播能力建设,扩大影响力,繁荣中国学术期刊市场,以更好实现学术期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柳丰 《出版广角》2019,(22):25-27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学术期刊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刊发数量快速增长,且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提升。对此,我国学术期刊在加强编辑队伍和编委队伍国际化建设、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加快学术期刊“走出去”步伐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创新实践。未来,我国学术期刊要在增强学术自信、构建合理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发挥“互联网+”技术传播优势等方面继续努力,让学术期刊走上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5.
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学术期刊创新传播模式,把握传播主动权,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服务提供案例参考。通过分析《机械工程学报》组建的“JME学院”学术平台的传播服务定位与理念,结合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为传播受众提供精准的传播服务活动。通过实践,在传播受众群体中厚植了《机械工程学报》的品牌,积累了私域流量池,在提升期刊传播力、增加专家对期刊黏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成效。学术期刊从事传播服务活动要有明确的定位,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整合现有资源和渠道,对目标群体进行专业性分析,树立“用户思维”,创新传播服务活动,助力学术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学术期刊是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速度较快、市场需求迫切的新型出版方式,但目前我国数字学术期刊在传播中受到诸多困扰,有关传播的起点、通道、终点等方面都需要建立新的传播理念.这些深层次的变革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字学术期刊自身完善的需要,适时改进有利于优化传播效果、提高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文义  王磊  杨琦 《编辑学报》2009,21(1):11-13
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4种战略选择路径:1)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权威学术期刊;2)在少数具有领先优势的领域,发展国际化学术期刊;3)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可以选择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4)对于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纯粹的本土化发展应该是明智而实际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4种战略选择路径:1)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权威学术期刊;2)在少数具有领先优势的领域,发展国际化学术期刊;3)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可以选择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4)对于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纯粹的本土化发展应该是明智而实际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9.
国际传播是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的领域,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其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对我国整体国际传播战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意识显著增强、高影响力文章数量明显提升、领域的丰富性进一步释放、国际传播的渠道逐渐拓宽,但在优质稿源、市场运营、对外宣发、技术及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具体可采取推动转型发展、留住优质稿源,加强技术应用、建立联合平台,创新传播形式、提高宣发能力、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引才机制等方式,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陈小华 《编辑学报》2014,26(1):22-24
随着学术期刊传播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刊载的论文不断被相关专家研读,发布的成果反复接受同行的验证,一些论文的作者也因此被当作某个学科或行业的人才被发现。学术期刊在编辑出版发行过程中,通过同行评议,编辑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作者的科研成果被转化成生产力,作者与读者的学术争鸣,给研读者以思想启迪、学术熏陶、写作参考等方式,实现了人才的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11.
社科院学术期刊在我国学术期刊中具有较大影响,研究其网络传播平台,可为其他学术期刊提升传播效能提供借鉴。社科院学术期刊中,94.92%开通了官网,62.71%开通了微信公众号,5.65%开通了微博,仅有1.69%开设了客户端。存在传播平台的发展落后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各传播平台之间衔接性缺失,平台设置有待优化,平台优先出版发展滞后等问题。建议以品牌意识建设权威官网平台,以服务意识打造特色微信平台,以创新意识打造微博及客户端平台,以全域意识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学术刊物反映了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往往是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的代表,因而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而办好一个学术刊物不是靠几个编辑、几个编委就可以的,学术期刊有一个广大的社会环境,需要大量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作者和读者的广泛支持和关心。学术刊物是传播科学信息的信息源之一,迅速传播科学研究成果就是学术期刊诞生的历史原因,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科研成果都是由学术期刊传播给社会,使社会认识的。几乎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不论是一般的科技人员还是著名的科学家,学者都要与学术期刊打交道,他们既要从学术期刊中获得信息,又是学术期刊的信息提供者。他们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术期刊只有充分与他们联系、沟通,充分与他们相结合才能广开信息源,才能更多地为科学发展服务。学术期刊由于其内容所限,通常辐射面小,影响力小,而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学术期刊的数量与日俱增,导致了竞争日益激烈,加之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外的学术期刊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开始对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产生一定影响,以致造成了某些读者和稿源的流失。学术期刊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因此,我们编辑人员应学会  相似文献   

13.
提升网络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网络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提高网络学术期刊的发行质量,针对网络学术期刊的特点,围绕其发行与传播环境,并结合对2015年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实证分析,提出提升网络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对策。网络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提升,需要编辑树立互联网思维,需要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发行途径,重视标识符的使用以及重视挖掘语义出版等新出版模式。学术期刊的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新元素和新出版模式的使用将成为网络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业态下,各种媒介拥有了优质的发展平台,同时媒体竞争激烈,读者需求分众化,各种媒介继续提升传播力。学术期刊作为重要学术成果传播的媒介要在国内外竞争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必须不断强化自身传播能力,扩大传播效力。笔者认为主要从增强原创力,健全传播机制,强化传播意识,进行精准传送四个方面强化学术期刊传播能力;从建立期刊品牌、开拓传播渠道和培养人才三个方面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发表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美国英文学术期刊The Public Historian在办刊过程中,秉持特色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办刊宗旨,取得了较大成功。本文运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对其传播路径、效果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The Public Historian对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信息资源是和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教育和科研以信息为基础。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重地,是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和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近来学术期刊价格的上涨,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严重影响了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人们开始转向利用互联网来传播学术科研成果。于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发起了开放获取(OpenAccess,简称为OA)运动,希望以此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文化核心决定了文化的基本方向,媒介品味塑造了传媒的媒介形象。本刊“组织传播”栏目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品味,增强对于碎片化、异质化、多元化的媒介文化的欣赏力与鉴别力,为读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产品。本栏目所提供的传播平台可以当作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旨在建构“公共领域”中自由地公开和表达意见的舆论场,在“组织社会”中维护共同的“普遍利益”,发扬学术期刊的传播宗旨,促进科研成果的高质量产出。  相似文献   

18.
《音乐传播》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承办的音乐类学术期刊,于2012年春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办.其办刊宗旨为:刊载音乐传播及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成果,探索音乐传播的基本规律、特点和方法,提供音乐传播领域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我国音乐传播和音乐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宗顺 《青年记者》2020,(12):68-69
在融术期媒刊体要时在代,融学媒术体传时播代模获式得正更在好发的生发着展,深就刻必的须变用革,好学新技术做好融媒传播,以推动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而学术期刊做好做强融媒体传播,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魏艳君  彭熙  朱德东 《编辑学报》2016,28(4):378-380
在全民“碎片化”阅读时代,学术期刊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进行碎片化传播.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应具有话题新颖、内容实用、特色鲜明、互动性强等特点,传播内容不是纸质期刊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而是自身内容的再创造和范武革新.学术期刊需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确定传播类型、选择合适传播平台以进行碎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