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始终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以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不断服务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报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和幢憬未来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徐祝庆 《新闻窗》2006,(3):65-65
翻阅面前的这部作品集,我仿佛听到贵州乃至中国西部社会在历史重负与现实矛盾中前进的沉重脚步声;仿佛看到一位青年记者8年来达成丰厚收获的辛勤跋涉及其留下的一串串印迹;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从中分明能体验到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报人始终不渝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进入这个行当,尤其是对生存于新闻富矿上的中国媒体人来说,新闻理想主义是一束几乎永不黯淡的光芒,可以罩住一代代有着文艺青年印记的传媒人,仿佛这就是通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职业荣誉的坦途.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两大文体中,新闻报道传播信息,隐性表达态度,而新闻评论不仅直接传播意见和观点,其本身也是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有效构建青年类报纸新闻评论的议题,能更好地实现以舆论引导青年的功能。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1.样本选择《中国青年报》评论版"青年话题"创办于1999年,是国内较早的评论专版,带动了"时评"这一新的评论形式的兴起与繁荣,并引领中国报纸评论从"杂文"转向"时评"。本文以2012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青年话题"所有新闻评论文章为样本,共77版,508篇。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社旗下的中青在线探索"破圈",走上以文化IP为特点的融媒发展之路。由一群90后记者组成的"中国青年说"工作室,突出青年视角,加强品牌化动作,用青春活泼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2,(9):82
1942年,《青年记者》创办。一步一脚印,至今走过七十年。不论是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记以来,《青年记者》始终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自觉,与中国新闻人风雨共进、携手前行,与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风雨共进、携手前行。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2,(17):98
1942年,《青年记者》创办。一步一脚印,至今走过七十年。不论是战火铃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记以皋,《青年记者》始终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自觉,与中国新闻人风雨共进、携手前行,与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风雨共进、携手前行。记者意味着责任,青年意味着承担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2,(26):106
1942年,《青年记者》创办。一步一脚印,至今是过七十年。不论是战火钤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申,还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记以来,《青年记者》始终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自觉,与中国新闻人风雨共进、携手前行,与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风雨共进、携手前行。记者意味着责任,青年意味着承担。1949年年底,五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14):90
1942年,《青年记者》创办。一步一脚印,至今走过七十年。不论是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记以来,《青年记者》始终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自觉,与中国新闻人风雨共进、携手前行,与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风雨共进、携手前行。记者意味着责任,青年意味着承担。1949年年底,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升起不久,  相似文献   

10.
贾鹤鹏 《青年记者》2012,(25):39-40
2008年的某一天,当时由展江教授主持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举办了一场有关新闻伦理的研讨会。在会议上,一位让人非常敬仰的中国著名的资深调查记者谈到了2007年一起轰动性的新闻。当时(2007年4月),中新社浙江分社的年轻记者就曾在杭州某医院策划了一条"茶水验尿"的新闻,医院给出的结果是:茶水"发炎"了。消息一出,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12,(11):82
1942年,《青年记者》创办。一步一脚印,至今走过七十年。不论是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青年记者》始终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自觉,与中国新闻人风雨共进、携手前行,与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风雨共进、携手前行。记者意味着责任,青年意味着承担。1949年年底,五星红旗在夭安门上空升起不久,《青年记者》当年第7期刊发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13,(18):30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6月8日,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城市新移民的崛起》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是中国社科院"皮书"系列的首部青年蓝皮书,由廉思课题组经过大量社会调查撰写而成。围绕当代中国面临的三大转折点,第一次提出"拐点一代"的时代论断。并以"城市新移民的崛起"为主题,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新移民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信息     
中国青年报成立“青年报人新闻与社会研讨会”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报人新闻与社会研讨会”,以该报青年编辑、记者为主体,自去年年底成立以来,陆续开展了评报、编写会刊、定期举行“周末交流会”等活动,受到报社领导和青年新闻工作者的热情支持。这个研讨会的宗旨是:为办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青年报》"今日出击"栏目在采编过程中坚持"六不原则":1)不撕裂社会伤口。2)不增加社会焦虑。3)不扩大阶层裂痕。4)不加剧社会对立情绪。5)不做"一叶而知秋"的推论或全称判断。6)不低俗。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08,(1):F0004-F0004
自2004年以来,《青年记者》发起并与中国青年报刊协会《青年报刊研究》,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大型公益活动,每届活动周期为一年。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信息     
中国青年报成立“青年报人新闻与社会研讨会”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报人新闻与社会研讨会”,以该报青年编辑、记者为主体,自去年年底成立以来,陆续开展了评报、编写会刊、定期举行“周末交流会”等活动,受到  相似文献   

17.
在剧烈的社会转型变革中,中国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权利屡屡遭受侵害。网络的流行及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致使诸多新闻报道盲目追求眼球效应和金钱利润,难以为其代言。《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坚持新闻专业化操作,用脚板丈量新闻的宽度和深度,用妙笔真实记录历史的真实和变动,追寻开掘真相,体现了《中国青年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办报宗旨,并诠释了新闻报道更需要人文社会关怀的媒体精神。本文就《特别报道》版面所体现的"人文社会关怀"及其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作出简要论述,呈现《特别报道》关注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在灾难性报道中挖掘人性美,真实记录历史,成为"人文社会关怀"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8.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19.
资金、场面、人物都可以"微",但情怀、诉求、能量不能"微"。在社会新闻的视阈,微电影经常与80后、90后的青春萌动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特点相连。"十个人里九个是作家,剩下的那个还是个诗人",中国社会曾有过争当文学青年的年代,今天,应该成为争当微电影青年  相似文献   

20.
彭波  王林  彭明榜 《传媒》1999,(6):14-17
回首建国50年来中国期刊发展史,由党政领导机关及有关部门主办的机关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机关刊在中国期刊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决定了机关刊在中国社会起着其他期刊难望项背的作用。 《中国青年》是中国所有机关刊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她地位崇高: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她历史悠久:到今年10月创刊76周年;她影响巨大: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