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其“央young”系列综艺节目的制作传播过程中,结合媒介融合及5G技术,在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科学技术的运用、表现方式的演进,提升了节目的沉浸感;短视频平台的互动,增强了节目传播效果;多形式创新内容,提升了用户审美体验。该系列节目作为网台联播、新媒体矩阵推播的现象级综艺产品,是内容、渠道、节目形态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业的飞速发展,电视传播手段及传播观念的不断创新,使得电视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历了由纪实到栏目化;由电视谈话节目的迅速崛起到电视游戏娱乐节目的红红火火等,几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而电视的节目形态也从单一单调到丰富多样,电视传播视角由高高在上的俯视转为平视,电视传播模式由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这种巨大的变化正是电视传播理念不断嬗变的结果。其中平民化传播理念的张扬以及人文关怀的生活类节目的崛起,更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 平民化传播观念的张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文化重建的新时期,健…  相似文献   

3.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人物通讯的平民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观念与媒介生存情境的变化导致新闻报道理念的改变,平民化成为人物通讯作品新的价值标准与发展趋向,传统政论说教的话语形态逐渐让位于大众、平民、个性化的“纪实”语言叙事;报道对象从精英人群向平民阶层“渗透”,报道风格也开始向平实自然与人文忧患意识的方向回归。本文对人物通讯中的平民化倾向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媒介秀”节目产生的背景和传播过程所形成的舆论进行多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媒介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观众和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反过来也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节目本身的策划和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舆论引导作用程度的发挥。把握好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是当前社会状态和媒介生态背景下,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新闻节目流程都是由编辑编好稿子再由播音员一字不落地“播”,目前,不少电台正尝试编播一体,由主持人选编稿件再夹叙夹议“平民化”地“说”出来,这就是“说新闻”。其实,“说新闻”就是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化”,这也成为时下新闻节目变革的一种尝试,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人如何才能说好新闻,怎样“说”才能符合节目变革的需要?笔者把近两年来“说新闻”的体会总结成文,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韩菊 《中国广播》2007,(3):34-36
一、谈话节目的概念界定 谈话节目来源于西方,在英文中叫做talk 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即没有脚本,脱口而出,即席发挥的意思。中文的“谈话节目”,顾名思义是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广播电视节目,其主体构成要素就是谈话。按照传播学的观点,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口语传播,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受者中心论”负面效应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是传播理论的发展,它提升了受众的传播地位,消解了传者的独霸,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但物极必反,“受众中心论”的理论在商业化背景中正被演变为“受众决定论”,其表现特征是:媒介追逐着受众,迎合受众,讨好受众,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媒介社会责任和功能的衰减,媒介主体意识的弱化,媒介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品位与格调的低下等负面消极影响的连锁反应。媒介应正确处理好两个效益的关系,在坚持“社会效益”,发挥其社会责任和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实现媒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叶昌前 《声屏世界》2001,(10):45-46
化人不一定能主持节目,化素质极高的人不一定能做节目主持人,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决不是说主持人可以没有化,可以不要化,没有化对主持人来说是万万不能的。这化,不是广义上的化,而是一种符合传播规律和媒介特色的“主持化”。在许多优秀的主持人节目中,那种萌生于感觉、精致与奇警的化灵气,成为节目主持人形象的活跃元素,也成为主持传播艺术思维和直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全国广播电视界形成了一股“民生新闻”热潮。这些民生新闻中极具个性的主持人形象也直接冲击着人们对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固有印象,引发了业界对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定位“平民化”的全面探索,以及对新闻节目主持人表达语态“多样性”的全新思考。2003年底,全国省级电台第一家民生新闻——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百姓三十分》顺利开播,笔者有幸承担了节目领办和主持人的工作。下面结合这两年的工作体验和大家共同探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勇 《新闻记者》2004,(11):39-39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因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  相似文献   

12.
张宏 《视听纵横》2002,(3):88-89
新闻播音员作为党和政府政策、信息、法律、法规的传播和代言人,作为声音的使用,在以自己的真实情感参与节目中时,人们往往会把他们看作是“人格化”媒介的化身。播音员在运用声音传播信息的同时,恰当地运用表情、手势、服装、动作等辅助传播方式——体态语,会使有声语言得到更准确、更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节目作为大众媒介传播的表现形式之一,对社会认同、民族认同的建构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促进作用。其在时代精神影响下的社会认同建构贯穿于传统文化节目的制作、传播全过程,其认同结果的实现取决于时代精神影响下的社会语境,以及传统文化节目在呈现与表达过程中的建构路径、建构方式与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潘宁 《传媒观察》2008,(4):40-41
走“平民化”路线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经济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能及时反映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并能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报道。  相似文献   

15.
互动,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华 《新闻知识》2004,(12):61-62
什么是互动?网络传播出现后,人们对于“互动”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它是在传播增强受众意识的基础上,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的关注,表现与传播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鑫鹏  李娜 《新闻记者》2023,(10):28-44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问世,引发有关技术与人、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大讨论,其中裹挟着恐慌、焦虑、迷茫的社会情绪,从具象传播文本梳理宏大命题更有利于人类的技术认知。本研究结合社会技术想象理论和“地位-框架-定位”科学传播分析框架,利用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的方法,解析微信公众平台中多元话语行动者对ChatGPT的建构与想象。研究发现ChatGPT社会技术想象的“权力秩序”、“身份区隔”、“现实投射”特征。自媒体通过“想象-传播-观念”模式,将风险社会的定义权向普通民众拉近,提升个体参与公共技术设计的可能与可行性,成为“公众参与科学”范式的典型样态。媒介文本框架和技术想象表述了异质群体间的意义协商、抵抗与共识,“精英-民众”、“民族-他国”、“规制-戏谑”、“赋能-风险”等互斥话语,成为技术嵌入社会实践中的“强制性通过点”。ChatGPT传播作为“话题媒介”,承载着智能时代人们的现实不满、未来期待及弱抵抗自我表达。媒介参与的社会技术想象“神话叙事”中容纳了偏向、争夺和投射,这为理解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了辩证案例。  相似文献   

17.
高菲 《报刊之友》2010,(7):115-117
一、“碎片化”传播语境与媒介融合下的报业市场1.“碎片化”的传播语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大众传媒渐渐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多元化,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在传媒市场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精英文化在于优异、精致,满足高度一致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来讲,电视栏目剧是电视传播的平民性以及电视经历了跨区域、跨文化传播发展之后所出现的区域化传播产物;从节目的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策略维度上看,则是媒介平民化的客观产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媒介即环境”的隐喻出发,分析了媒介环境学和媒介生态学在媒介本体论上的差异。在分析媒介生态学作为一种生成性媒介论的洞见与局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波粒二象性的新实体观的指引下,应当打破传播动力学和静力学的边界,从而推进传播学科认识论的发展。在无序运动和“不可见”的媒介生态中,只有更努力捕捉作为媒介的元素、集合和模式,我们才能在不可知的逻辑中获得更多关于媒介和传播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晚间新闻最基本的定位是:生活化、平民化。节目注重实用性,服务性,是观众与电视之间的桥梁,而软新闻是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视性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这与晚间新闻节目基本定位的出发点并无二至。由于地(市)电视台的观众大部分都是普通居民,平均文化程度偏低,而且相对来说生活节奏较慢,娱乐活动也不多,因此电视往往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