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田华 《大观周刊》2012,(27):174-175
目前,留守学生也成为备受社会各届广泛关注的问题。关注留守、关爱留守学生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从上级领导到下级干部,从学校到每一个老师,都在关爱留守学生。然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留守,并非完全出于贫困的无奈选择。很多留守学生,他们的物质并不贫困,贫困的是精神。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多是口号多,而行动少。如何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给关爱留守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在这方面作一点浅析。  相似文献   

2.
周祎  张晓娟 《大观周刊》2013,(1):111-112,118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非常明显的地区,石漠化情况严重,靠发展农业致富举步维艰,所以贵州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是一条维持生计、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加快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随着这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队伍也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将子女寄宿在学校,是家长安心打工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解决好贵州农村簖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美爱好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建设贵州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贵州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也是贵州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应尽之责。贵州仍然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部分人口依然住在农村,关注贵州的发展,必然关注贵州的未来。农村儿童是未来四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作好贵州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事关贵州未来发展大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田江 《大观周刊》2013,(2):231-231
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早已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抛家弃子”大量涌人城市,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其子女则变成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学生”。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学生总数在880万左右。我校是西南地区边远山区的一所城镇完全中学.“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2%还多.他们受监护的状况及表现状况令人担忧。从担任班主任了解的“留守学生”情况看.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总体呈现为: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独特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批真实记录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纪录片,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本文对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社会价值:反映留守儿童真实生活原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参与式传播,赋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具有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5.
田应富 《大观周刊》2011,(14):51-51,18
由于农村产业化的发展,不断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者越来越多。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推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但是随着大部分外出务工的条件较差,不能把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把他们留在家里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人监护抚养,甚至有小部分就子女在家无人监护。靠学校的老师教育,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刘英 《大观周刊》2012,(34):286-286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大部分孩子被留在农村,于是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由于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学习成绩下滑、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不断进步,电视已经在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他们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对电视产生的依赖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以电视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对规范电视媒体提出了更加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及父母的关爱,普遍存在着忧郁、怯懦、自卑等许多令人忧虑的人格缺陷,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利用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及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开拓服务领域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制造大国"身份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奔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们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报道情况,我们对南充日报近一年来关于本地留守儿童的报道情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制造大国”身份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奔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们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报道情况,我们对南充日报近一年来关于本地留守儿童的报道情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使得大批未成年孩子被迫留在家里,脱离了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数量一直在增长,据调查。这些儿童的成长,教育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管理难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新化县农村中、小学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新化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生活上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欠佳,心理问题较严重。并就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迅猛袭来,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然而,微薄的薪资让他们无法承担孩子在城里的生活和学习等费用。所以他们只能把下一代留在农村托付给祖辈或亲戚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近些年来,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本文立足于襄阳市双沟镇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见微知著,试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来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土地经营承包到户和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农村中大部分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赚钱,留下孩子(即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带养,形成当前农村中的一个普遍情况。据调查了解,双峰县花门镇4所中学、21所小学,共8000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4000多名,占整个中小学生的50%。这支庞大的队伍,因为缺少到位的家庭教育,少数孩子,荒废学业,懒惰成性,给社会带来极不稳定因素,也是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我们农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曹小玲 《大观周刊》2011,(39):49-49,5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对于留守学生的心理调节和疏导,可从几个方面进行:三位一体的互促效应法,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信心激励的磁性效应法,提高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人而异的导行效应法,促进留守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倍受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虽有父母,却从小生活在父母不伴左右的处境中,他们虽有父爱母爱,却无法时刻享受,他们生活在一个"爱似乎很近却很遥远"的世界里.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述图书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扶贫和关怀.  相似文献   

16.
王志纯 《图书馆界》2012,(2):8-9,16
由于长年远离父母,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读书活动,能够促使他们的心智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走近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面向他们的读书活动,并主动向他们推荐图书,做好导读工作,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方丽娟 《大观周刊》2012,(5):44-44,56
利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万年县南溪乡的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并且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挖掘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传军  吴作琴 《大观周刊》2012,(19):167-168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出现的“留守未成年学生”(也有称“留守孩”)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三个活生生的事例说明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更要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的爱,集体的温暖,从中受到感动,受到教育,得到转化。用宽容的爱心为特别的孩子撑起一方晴空。  相似文献   

19.
黄毅 《大观周刊》2012,(19):156-156
目前,中职学生难教难管是不争的事实,而留守中职学生,因其家庭教育的缺位其教育难度更大。为了搞好这批学生的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对这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作为留守学生的家长及其后面的家庭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以及当地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多管齐下,共同营造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人口80.2万,素有"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的美誉。通江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学生(儿童)"这一特殊群体。2013年,四川省档案局、四川省关爱留守学生(儿童)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出台《四川省留守学生(儿童)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