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其主干“说”,更是有声的语言艺术。作为以“说”为主,以“说”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服务大众的广播节目主持人,“说什么”和“怎么说”是两个根本和关键问题。“说”,即语言的表达,无论是播音员还是节目主持人都应  相似文献   

2.
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制订了土地改革方案,要求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认真讨论,并将意见迅速汇报中央。 一天,毛泽东突然问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论规定的材料来了没有,秘书胡乔木说早就来了。毛泽东追问:“来了为什么不及时送给我看?”叶子龙说:“大概还没有来吧。”可胡乔木说他清楚地记得电文已经来了。叶子龙连忙去找,结果从文件堆里翻了出来,他见电文上画了许多勾(当时领导人看后皆在头一页上画个勾),就说:“这份电文您已经看过了。”毛泽东听了有些不悦,说:“我根本就没看过!”由于上面只有勾勾,所以分辨不清到底谁看过,谁没看过。  相似文献   

3.
苏氏诗趣     
有一天,苏东坡府中举行家宴,席间饮酒时兴一个酒令,每人吟两句诗,句末押“冷”、“香”二字。父亲苏洵先说:“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苏东坡说:“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东坡之弟苏辙说:“石蕊嚼来牙畔冷,梅花弹遍指头香。”最后苏小妹说:“石上鹃啼喉渐冷,花间蝶宿梦犹香。”四人之诗句各有特色,皆显才思。  相似文献   

4.
目前,但凡探讨“说新闻”,总会提及陈鲁豫的《风凰早班车》,仿佛这档节目成了广播电视节目“说新闻”的鼻祖。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播节目改革之初,全国就涌现出了不少以“说”、“聊”为主要播讲方式的广播节目,而且很受广大听众欢迎。今天,“说新闻”已全面开花,但有的台“说新闻”却不那么灵了,收视率也不看好。本试图通过对当前“说新闻”几种误区的分析,来探讨怎样保持“说新闻”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想象在任何创造性活动中都有重大作用。但是,人们在想象中也有可能超越现实,使思维脱离事物运动的规律,不一定能合规律性地反映客观实际。如古希腊人有着杰出的想象力,在解释世界的本原对,创立了形形色色的“元素说”、“种子说”,“原子论”,形成了将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的自然哲学。恩格斯对此评价说:自然哲学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  相似文献   

6.
大凡能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撰文评说者,基本可以归纳到“文化人”的行列。然而,这“文化人”的行列中不免鱼龙混杂,不会“说话”的情形便也屡见不鲜。笔者谨试举几例:一些电视电台节目中的主持人,常常追求用惊人之语来活跃节目气氛,可惜难免产生搞不清“反正语”的尴尬了。如“请观(听)众竖起耳朵来仔细听……”您说,这能竖起耳朵来的是什么动物?这要是他们主持人之间相互插科打诨如旧时相声艺人的“别挨骂了”那般也就罢了;可这话是说给受众听的,牵涉的面就大了去了。其中不乏父辈师长,让人家“竖起耳朵”来仔细听你说,这无论于情于理说得通吗?与这类似的情形还有  相似文献   

7.
庄玮 《新闻世界》2009,(9):49-50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解剖“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粤方言是不分“吗”“呢”的,对普通话而言,这是不足,是缺点。可是有些“星星”把这不足这缺点带入了各种传媒,本来“吗”说得好好的人,也有的效起颦来,结果弄得节目主持人不会说“吗”了,大清的太后、格格也不会说“吗”了。典型的疑问代词,也就是“吗”“呢”这老哥俩。要说区别也简单:句中有疑问词时,有“还是”时,就用“呢”;其它的,就用“吗”。例如:  相似文献   

9.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主持人的素质,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来瞎嚼舌头的。但是,天天和“闪亮登场”的荧屏上的全国各大小电视台的主持人“见面”,日子久了,我这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竟也感觉多少看出点门道来,这里不揣浅陋,让各位见笑。文化素质最重要在电视业界众多的行当中,主持人无疑是最热门的一个。就电视业而言,说它是“雅文化”也好,说它是“俗文化”也罢,终归它是一种文化,因此,若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最基本的,也就应该是文化素质了。毫无疑问,主持人的职业特点,就是要用语言来进行大众传播活动,通过滔滔不绝的“说”来沟通你…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一南京旧友来并,我说你离上海近,去“世博”了吗?他说那不是“世博”,简直就是“肉博”。饭桌上另一位太原友人说,凡是从“世博”回来的,没有不后悔的!你后悔吗?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没有正面回答。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张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指出了原有“规律说”的不足,概括了各种以图书馆某种本质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说为“本质说”,并指出各种“本质说”的共性。主张以“科学”的定义来确定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2.
马一禾 《大观周刊》2011,(17):123-124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法家著作,其中包含着众多的寓言故事,“说林”、“储说”更是以寓言集的身份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前人对其寓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在对其小说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说林”、“储说”不仅是寓言集.完全可以称之为小说集。现对“说林”、“储说”的文本进行分析,从小说概念出发,通过分析人物刻画、情节叙事、艺术虚构等小说要素来证明其已经是真正的小说。  相似文献   

13.
湖北沙市报记者王家绵写的本报专访,在读者中有一定声誉。来沙市的名人他几乎都采访过。尽管他是一名小报的记者,在专访知名的“大人物”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畏缩过。 1984年12月,全国人大四川、湖北视察组来沙市,王家绵得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此行之列。他找到曹禺下塌的房间,刚敲门,便被省里派来的保卫人员拦住。他说:“我是沙市报记者。”“省里人”说:“省报、长江日报的记者采访我们都拒绝了。”“他回故乡来了,见他一面也不行吗全”“不行!”王家绵只好暂时离  相似文献   

14.
徐世访 《新闻导刊》2006,(2):28-28,29,30
“说”——一个极简单的表述启始字,从呀呀学语的稚童,到尚能言的耄耋之翁,张口即来,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但恰恰就是这一个“说”字,却让我们这些“靠语言表述事实”吃饭的新闻从业者犯难,或者犯“易”:往往在需要“说”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说、不明白怎样说、不清楚说的作用和要意。  相似文献   

15.
晋风 《新闻实践》2011,(10):10-11
一、“走转改”——媒体的自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1943年说的这句话,一直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阐释。若干年前,读到法国一位传播学者写的书,书中却引了这句话来诠释新闻——所谓新闻,其原理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6.
“论说”     
《论说》是《文心雕龙》第十八篇。作者把论说分开来讲,认为“论”着重在发挥理论:“说”着重在打动人,要说得动听。这也由于论和说的来源不同,“论”是从诸子的学术文章来的,“说”是从战国策士游说之词来的,“论”偏重在学术,“说”更要讲究技巧。但这两者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的。此方《孟子》是“论”,但其中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引用齐宣王不  相似文献   

17.
十三、“说”这个词后面用什么样标点,根据它在句中的位置和引用话语,应有所不同。例如:1.林小姐哭丧着脸说:“妈呀,全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2.“妈呀,全是东洋货!”林小姐丧着脸说,“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3.“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什么衣服?”林小姐哭丧着脸说。4.我跟老工人聊了一会儿,老工对我说:“我儿子是个工人,出来好几了,这次出了一点儿事故,他们单位领导通知我,让我来看看他。我们单的工会领导也特别关照我,专门给我了火车票。我是第一次到杭州。”5.我跟老工人聊了一会儿,老工对我说,他儿子是个工人,出来好几了,这次…  相似文献   

18.
说到“三同”,人们并不陌生。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之风虽然盛行于五六十年代,但“三同”一词,道出了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三同”是为了体察民情,搞好调查研究。所以我说,“三同”并未过时,应让这种作风在新闻界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张妍妍 《档案》2014,(4):9-12
关于档案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且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档案起源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阶级社会说”、“文字起源说”、“原始社会说”等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但其又都未能克服“阶段论”的局限。而以“过程论”为视角,将“阶段论”中的各“点”串起来,形成一条线,以完整的过程来论述档案起源问题,可以说明档案起源过程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有一个新闻工作者告诉我,一次他去某大公司采访一位总经理,这位老总自认为“蝗虫”又来了,便迟迟不见,让他在会客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老总出来了,板着面孔说:“我很忙,你直说吧,要我们给多少钱?!”当时弄得他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我是奉命来采访的,绝不要你们一分钱!”这位老总听他这么一说,面孔顿时变了样,态度也热情了,对他说:“对不起,误解您了,我们也是被新闻界一些人搞怕了。”真是“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可见,搞“有偿新闻”严重损坏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社会形象,败坏了党的新闻工具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