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佩蓓 《新闻实践》2005,(7):62-62
本刊讯上虞日报针对青年记者多、部分采编人员没有经受过系统的新闻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的实际,专门开设内部课堂,举办新闻采编知识业务讲座。  相似文献   

2.
江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办好一张党报,必须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采编队伍,才能在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各新闻单位已经确立了的共识.如何加速培养新闻人才的成长呢?举办获奖作品研讨会、青年记者作品评析会、专副刊业务探讨会等系列活动,是我们探索了两年而形成的、深受采编人员所欢迎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一、培训工作要有的放矢三年前,报社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在确定以办报为中心,不断深化新闻改革的同时,实施了竞争、激励和监督机制,作为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加速人才成长的途径,并把培训编辑记者业务交给了我们新闻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谢子康 《新闻实践》2014,(4):101-102
党的十八大对“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作出了新的的部署.报业集团作为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应当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青年采编人员是办好报纸、网站、杂志的主力军,不断提高青年采编人员的素质,是办好报纸等媒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辽宁青年》践行"走、转、改"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形象、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还是期刊策划报道的特色、"辨识度",都赢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而更令人喜悦的是,我们在抓"走、转、改"的报道中,又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深化这项工作的有效方法,从而让我们的策划报道"泥土常香",做出了深度、宽度和厚度,实现媒体与报道对象一同进步,共同成长、发展。下面就这个主题,删繁就简地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认识、触变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资讯集成     
《视听界》2007,(6)
『动向』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活动第八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就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发出通知,明确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采编人员充当着新闻传播"把关人"的角色,在舆论导向和构建网络文化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即时传播的特点,新媒体采编人员既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也要善于筛选、甄别信息的真伪,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近年来,新媒体蓬勃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是新媒体采编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负面新闻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舆论影响。因此,新媒体采编人员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新闻职业道德是否最终实现,要从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两方面考虑,达到它们的统一。新闻采编人员只有一方面成为具有"新闻美德"的人,另一方面在具体的采编实践中做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才算是真正实现了个体的职业道德。本文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职业道德实现的"自律"与"他律"。  相似文献   

8.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19):2-3
中央新闻媒体百名采编人员赣州行6月26日,"中央新闻媒体采编人员赣州行"正式启动。18家中央新闻单位的100名编辑记者奔赴革命老区江西赣州采访,以实际行动落实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9.
政务新闻主要指对党政领导活动的报道和对会议新闻的采访,这是各级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采编人员每天都可能遇上又必须精心做好的日常工作之一。但长期以来,对这类新闻报道的"八股化"倾向,常常让采编人员陷入事无巨细的"有闻必录"中,报道创新乏力,可读性差,普通群众望而生厌,处于领导层的受众也不见得爱看,采编人员自己也常生"食之无味、弃之不能"的无奈感叹。官方活动其实是重要且独特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提升技术层面诸如拍摄、剪辑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更应该在电视新闻采访和写作等软实力层面不断提升。本文对当前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采编人员的素质能力与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认为未来提高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能力必须培养其"三种思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阐述的"创优意识",主要是指中国地市报人深入思考、精心采写,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的"创新意识"。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是许多地市报人,特别是中、青年新闻采编人员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人进行,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创优意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泰州日报社在建设好服务于新闻采编和出版系统、内部办公系统(含财务)、广告经营与管理系统、运程办公系统的基础上,近年来,又进一步拓展局域网空间,为在职职工特别是新闻采编人员继续教育与学习、业务研讨与交流、公共政务信息与资料查询,搭建三个优质服务的平台。学习平台:"杂家"的知识库泰州日报社针对70%以上的采编人员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于是十分重视在职职工特别是采编人员的继续教育与  相似文献   

13.
广州日报从2000年开始实行市场化战略,所以能够成为做得最好的一份党报。随着传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中央到省都倡导报业上市的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模式,在这之前广州日报确实有些地方还没划清界限,但从今年开始完全进入了采编经营分开模式,采编人员和广告、发行经营人员不再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4.
耿宝福  王茹 《青年记者》2007,(18):42-43
目前,高校校报35岁以下的青年编辑记者是校报编辑队伍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在许多高校报社,青年编辑记者数量占到报社工作人员的一半以上,他们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高校校报采编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校报界中老编辑人员相比,青年编辑记者中普遍存在的"五重五轻"思想问题相对突出。因此,客观深入地研究高校校报青年编辑记者的思想问题,着力改善他们的思想状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新时期办好高校校报,更好地为高校办学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直来,晚报以"软些软些再软些"为风格,因此不少人认为"硬新闻"是晚报的大忌,晚报的经济报道也是如此。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硬新闻"成为晚报读者所必需。那么,在报道时,如对经济"硬新闻"进行软处理,不但不会影响晚报的风格,反而使晚报成为经济"硬新闻"的有效载体,从而也更有效地体现新闻报道的多样性特点。一、晚报经济"硬新闻"软处理的条件现有的条件表明,晚报已具备了经济"硬新闻"软着陆的起码条件。经济"硬新闻"已成为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是采编人员素质提高。采编人员对经济新闻有了更敏锐的感觉,特别是新一代的采编人员,他们本身就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经济现象和事件有着更深的体会,并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因而由他们来操作经济"硬新闻",往往能与读者贴近。  相似文献   

16.
"有偿新闻"是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在新闻界出现的腐败现象。"有偿新闻"并不是新闻单位与受众之间的正当交易行为,而是以发布或不发布"新闻"为条件向"新闻"中涉及的对象获取非法利益。鉴于"有偿新闻"破坏新闻业的信誉,有关管理部门屡加禁止。《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都有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向采访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索取财物和其他利益,或者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规定。  相似文献   

17.
陈颖 《图书馆建设》2012,(5):7-8,11
网络时代,电子书已经成为人们阅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目前图书馆在电子书采访和编目的具体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需要采访人员和编目人员密切配合、增强沟通,建立科学的采编配合模式,如设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编目人员荐书机制和定期召开采编沟通会等,以使图书馆电子书的服务业务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国家对新闻机构采编人员的管理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新闻采编人员进入的管理,即从业资格认证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新闻采编人员退出的管理,即对资格持有者的监管。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认证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可分为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和新闻记者证认证。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记者节前夕,《青年记者》联合全国30多家知名媒体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业内调查,共向国内知名媒体采编人员发出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0份,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尧 《采.写.编》2023,(8):98-100
全媒体时代强化采编人员综合素质培育是高校校报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有益探索。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采编人员队伍以非专业人才为主、采编人员的采编能力较为单一、采编人员重视内容的专业性但忽视时效性是高校校报面临的基本现状,由此使得高校校报采编人员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着传播理念滞后、采编能力较弱、新闻时效不足三大问题。鉴于此,高校校报采编人员要加速转型发展,要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础,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用心做好正面宣传;要以提高综合采编能力为核心,提高基础采编能力和提高融媒体采编技能并重;要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为补充,全面发挥信息化时代的数据资源作用,多管齐下,全面推动高校校报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