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演义》一书艺术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军事家谋略思想的精华,蕴涵着文韬武略。近两年来,我从此书中吸取营养,进行写稿,也取得了成绩,在地区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94篇。这里,我谈三点体会: 一、胸怀全局,目光远大。书中云:“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一个作者也应立足局部,面向全局。只有胸有全局,站得高了,才能对手中的材料掂得出份量,才能善于发现问题。为了使自己做到胸有全局、目光远大,我注意做到:一、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2.
"自然"论的文艺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中作为审美理想的"自然"范畴的东方生命美学特征,并讨论"自然"论美学观对传统文艺创作、作品、接受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因篇幅较长,经删削后先发表前三节."自然"论美学观对作品美学、接受美学思想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后再发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兴起,“报纸消亡论”成为一种颇为吸引人的论调。早在1994年,传播学者朱光烈先生就在《现代传播》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的文章,其中鲜明地指出:“未来的信息技术将沿着分散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大众传播将经由分众传播到达为个人服务的‘个人化’的彼岸。”因此,他认为现有媒体将化为乌有,而专业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  相似文献   

4.
写在前面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面临怎样的情势?云德的《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文章还梳理了文化传播现实与历史进展中的复杂关系,揭示了文化传播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与规则。近来,国学研究成为理论界的焦点、热点话题。本刊就此组织“国学·文化·传媒”专题座谈会,约请专家、学者,对当前国学大讨论作出回应。本期发表张凤铸的《读图时代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蒲震元的《历史还原、现代阐释与理论创新——中国古代文论及美学研究方法浅议》、周华斌的《“铺天盖地”与“一席之地”——对文化遗产现实生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自3月5日至9日就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发表了三篇重头评论文章:《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论关键在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二论关键在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论关键在党》。“一论”首先概括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意义。它指出,这个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任务,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二论”指出,先进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结晶,作为先进政党必须代表它的前进方向。“三论”指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一个辩证…  相似文献   

6.
国内新闻界     
光明日报发表“道德三论”反响强烈光明日报上半年组织力量精心撰写《论社会公德》、《论职业道德》、《论家庭伦理道德》3篇重要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近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负责人和首部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在该报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道德三论”的发表,为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专家学者认为,“道德三论”立意深远,思辩深刻。观点鲜明,针对性强。这类论述发人深思,对当  相似文献   

7.
梁娜 《大观周刊》2012,(47):45-45,33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和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诗学》是西方美学和哲学史上最宝贵的一份遗产。西方的悲剧学说主要起源于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悲剧学说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中,他《诗学》中的悲剧论影响了西方悲剧学的发展和演变,为西方“悲剧”这个范畴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剖析悲剧的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审美意义和价值, 在论悲剧中展开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追求     
“文艺美学丛书”第一批著作(《文艺心理学论稿》、《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画论研究》、《论戏剧性》、《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艺苑趣谈录》、《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蔡元培美学文选》等)问世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之所以能在美学王国里开拓出一方小小的园地,是与一开始就有着  相似文献   

9.
这部由季羡林做顾问,许明主编的《华夏审美风尚史》的立意,具有学术研究应有的原创意识与原创精神。《华夏审美风尚史》界说了美学研究的新的对象,提出了美学研究的新的范畴,扩展了美学研究的领域,我觉得这是本书最为值得肯定的地方。《华夏审美风尚史》探讨了华夏民族的审美风尚这个新命题、新课题。所谓“审美风尚”,即一个民族的共同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性特征的审美趣味、艺术情趣、时尚习俗与生活风俗的审美观照的总和。按照主编的说法,它研究的范围,包括了行为文化的习俗、风俗、礼俗以及相关的民间艺术,通俗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七篇关于不能再吃“大锅饭”的社论:一论是《不能再吃“大锅饭”》,二论是《很有必要明辨是非》,三论是《把零售商业服务业经营责任制推广开来》,四论是《“大锅饭”养懒汉》,五论是《集体企业的生命力在哪里?》,六论是《不端“铁饭碗”很好》,七论是《把内在的活力开发出来》。后来,又围绕这个主题发表了两篇署名评论,一篇是《南郭先生何处去》,一篇是《破  相似文献   

11.
“泡沫文化”与编辑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价值法则的泛化 ,在社会文化的孕育和构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 ,即“泡沫文化”现象。所谓“泡沫文化”即虚假的、虚幻的文化繁荣现象。具体来讲它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 ,“‘泡沫文化’是现实生活中种种颠倒、虚幻影像的无反思的直接反映。”(刘奔 :《从“泡沫经济”到“泡沫文化”》 ,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 3期 )如现实中热衷于附和和赞誉西方发达的技术和“繁荣”的经济 ,忽视甚至有意淡漠对其“泡沫经济”对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掠夺和影响的探讨和研究 ;一味迎合西方社会对所谓“后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31日,“余心声”在贵州日报上又一次发表了重要政论:《论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这是“余心声”2010年发表的第四篇重要文章。前3篇重要文章分别是:3月31日发表的《论增强干部执行力》;5月5日发表的《论大旱中屹立的贵州精神》;9月27日发表的《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观“气候”而发布新闻是新闻界的一种宣传性现象。无以名之,姑且叫作“气候新闻学”吧! 1988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通讯《三下西阳》,报道了山西运城市委书记与农民改造中低产田的事迹。我认为,这篇通讯之所以登了“大雅之堂”,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了“气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无论是研究队伍,还是出版的著作,撇开水准不说,仅就数量而言,实在不少。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却是, 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研究十分单薄,特别是系统性的研究很不理想。《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下文简称《文化论》)可算是令人振奋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5.
观“气候”而发布新闻是新闻界的一种宣传性现象。无以名之,姑且叫作“气候新闻学”吧!1988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通讯《三下西阳》,报道了山西运城市委书记与农民改造中低产田的事迹。我认为,这篇通讯之所以登了‘大雅之堂”,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了“气候”。  相似文献   

16.
王向峰教授最近出版的《美的艺术显形》一书,集中显示了他在文艺美学研究中获得的最新成果。全书分为三编,即“艺术的本质与表现”、“艺术的接受与创造”、“马克思《手稿》的美学”,并以多章集中论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05,(1):59-59
《当代电影》2004年总118期发表陈月华的文章《论主持人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里的核心,是一个"谋"字。"谋",就是谋划、设计,就是盘算、计划。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策划。心有所想,行有所动。策划,既包括设定目标,也包括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策划,是由出主意、想点子一直到把主意和点子变成现实的完整的链条和系统,是由决策力、执行力构成的结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2日至9日,《深圳特区报》在一版显著位置连续发表了8篇编辑部文章,统称“新年八论”。它们的标题是《紧紧咬住“国际化”》、《悠悠万事人为本》、《力筑政治文明城》、《“深圳文化”不是梦》、《产业升级觅新机》、《建立共生经济圈》、《志存高远气自豪》、《千里之行始足下》。这组文章是《深圳特区报》为宣传深圳市委三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城市这一重要题材而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撰写的重要评论。  相似文献   

20.
营造美学新旅的驿站──读《修辞论美学》高楠十年前,王一川以《意义的瞬间生成》及随后的《审美体验论》为美学长旅营造了一所体验美学的驿站,并因此在国内美学界引起反响。此后,他离开这一驿站,换马而去。对这位年轻博士,当时还算热闹的美学界不可能给予更长时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