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钱学森同志致函朱光烈同志朱光烈副主编:你6月28日来信及5本杂志都收到,我很感谢!您在信中对我过奖了,我不敢当!读了您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写下来请您指教:(一)"知识"、"文化"、"力量"这三个词的含义,大家的认识是难于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尊敬的杂志社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是开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2)班的一名学生。上学期通过语文老师,结识了贵刊,并在老师帮助下幸运地成为贵刊的一名小记者。6月底,我拿到了贵刊发给我的一张精致的记者证。我在激动之余又稍有担心,生怕自己无法胜任。 但是,我坚信,在杂志社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关怀下,以及我的努力下,我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以回报贵刊对我的信任。 今天,学生随信附拙作一份,请老师指教,如能对学生指点二三,将不胜感激。谢谢! 学生:张玲 九月六日张琦同学: 感谢你的来信。 本栏目不刊登诗歌,而“拙…  相似文献   

3.
云彬兄:说起来真不凑巧,虽然你有六年不收到我的信,我的确时刻在惦念着你。我记得在太平洋战争以后,在百忙中我还有一封信寄给你。和平以后,前年的11月我收到你的信后,立即复一信寄到重庆,这封信大概是丢了。去年秋间,我收到你从桂林的来信,里面说起嫂夫人有病,要立即去汉口,我想等一个时候,等你回到汉口再写信。后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中,我收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位素不相识的编辑的来信,信短情长,我和老伴读后激动不已。这位叫鄂平玲的编辑是在接到我所写的《珠江两岸敬老风》的散文后给我回的信。那篇散文写的是我与夫人赴南方自费旅游处处得到帮助的情景。编者还考虑到老人在外地拍摄的照片很珍贵,将三幅配文照片(含选用的一幅)都退还给我,并在信后说明:“一般不用的稿及图片就不退了,您是老人也破例一次吧!”当我正在为看不到海外版而发愁时,她又雪中送炭寄来赠报。我细读几遍,发现她在我那篇拙文上花了许多心血,从标题到文句、段落,都做了认真修改…  相似文献   

5.
中央文献出版社就陈福季的《商榷》一文给本刊的复信《中国出版》编辑部同志:我们已阅悉你们转来的陈福季同志的来信,迟复为歉!我们十分感谢他对《毛泽东诗词集》编辑出版工作的关心!在认真研究他的来信后,现对信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答复如下:一、关于注释(一)毛泽...  相似文献   

6.
读了6月17日“我与湖南日报”《编者的话》,使我想起了湖南日报帮我平反冤假错案的事来,正好借这机会把埋藏在心里28年之久的感谢之情表达表达。我随即翻出当年湖南日报对我信访答复的明信片。信片是铅印好的,只填所处理的意见:对我的来信,已转“地委政策落实办”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文需有情,散文更应如此。许多散文大师在谈到散文创作时,都少不了让人们学会抒情,这是因为抒情的写法是诸多艺术手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诗人李桦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一个情字谁能丢》,全集42篇,11万多字与情无关不写。诸如:母情、师情、恋情、恩情、亲情、酒情等等。真是情的海洋,情的世界。请看《母情》:“从小,我就是性格好强的妈妈不喜欢的儿子……我便犟得出奇,认死理敢一条道儿走到黑,就是打死也不认错儿,更不会乖话讨好。大概全世界部一样,性情暴烈的父母都不爱性情倔强的儿女。”文革中,他家也未幸免于难。其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被批斗,隔离,家中经济拮据,他初中毕业后无力再求学,一年后,即17岁便离开北京:“到了荒寂的青海高原,我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分了工种干炼钢,又发了一个月的保健费,我想起千里之外受苦的妈妈,想起两个不断被人欺侮的弟弟妹妹,赶紧把钱寄回了家。后来,妹妹  相似文献   

8.
“你实在不喜欢新闻,为什么读了四年本科;还要再读三年硕士?”每当别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只有一脸的苦笑:都是英语惹的祸。 六年前对新闻这个专业的选择,不是我的错,也和英语没有太大的关系。其时17岁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追求。于是乎,我的父母便根据他们关于“有前途”的理解,帮我填写了新闻系。在长江岸边  相似文献   

9.
百姓的郝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姓的郝记者哈尔滨日报记者晨阳编者按:今年3月8日,本刊收到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魏成群、丛荣同志的来信,信中说:“编辑同志:我们含着热泪向贵刊推荐哈尔滨日报一名女记者的感人事迹。哈尔滨人称她是我们百姓的好记者!”在此我们就转载这篇文章。在新闻圈里,郝志...  相似文献   

10.
我与《新闻界》不分离9月中旬,本刊编辑部收到湖南一位农村读者的来信,深为他渴求新闻业务知识、立志服务党的新闻事业的精神所感动,现将来信摘编于后:“结识《新闻界》是我增长新闻业务知识,服务新闻工作的一大幸事,我要把她当作我的老师,指导我更好地从事党的新...  相似文献   

11.
五年来,我在“作者”这辆车上,立上了一只脚。我大约只乘一站,也许谁也不清楚我是否乘过这辆车子。所以,我至今与编辑一个也不曾认识,更谈不上交情。只是通过稿件、书信往来,产生了一些依稀印象。为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兴旺,还是想借助“黑箱思维”方法,不讨喜欢地在这里谈论谈论他们。目下,我联系着的,大约是40多家编辑部,面貌各异,但下面四类编辑留给我的印象是无法忘怀的。第一,象慈蔼的阿哥。我与他们信息通畅,心心相印。稿去两个月内,便有回音。两个月没有回音,自知列为编外。凡来信,简明、扼要,绝无“大作拜读”之类套话,诚恳可见,读来生煦。信也有长一点的时候,但建设性强,从字迹上看,写得很快,也有涂改,可见是想什么立即写上什么的:说本刊近期发稿热点和趋势,希望来哪类稿件;说根据分析,建议写哪类稿件。也有约稿,即使责任编辑(?)的,也并不一定用,不用时,直叙过不了关的原因。有时还请你评选刊内文章。以上内容,常常仅一页纸长,多数是一事一行。能看出编辑部的确很忙,但也很勤;编辑部的确是在培养人,但又很严;他们的确是在集体决策,至少后门风不重。有一家刊物,在处理我四年里投去的文稿中,不用的和退下重写的,已不下十篇。  相似文献   

12.
﹃两会﹄报道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3月20日,两会报道刚刚结束,报社编辑部收到一封来信。来信者是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副主编陈玉明,一位平时并无交往的新闻同行。陈在来信中说:“你们的两会特刊,我全看了,很好!国内新闻界,能办这种特刊的,肯...  相似文献   

13.
两封通信一堂课尚政民段吉生“自明老师:因为我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您3月2日的来信(北京邮戳是3月6日),我直到23日才看到,复信迟了,请您原谅!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一遍一遍地读了您的来信,感谢您给我上了一堂难忘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课……”今年4月...  相似文献   

14.
钱江轮渡,是萧山进出杭州市区的第二通道,每天过往车辆、行人无数。然而,通往渡口的短短640米道路,一直坑坑洼洼,行人经过时雨天溅身泥浆、晴天蒙层灰尘。今年7月底,我写的一则来信在《杭州日报》刊出后不出3个月,这条长期无人过问的道路得以修铺一新,行路舒坦多了。我写的稿子不多,而其中信所占的比例不小。当我看到我写的信并非徒劳,我为自己尽到了一个通讯  相似文献   

15.
《新闻通讯》第五期发表了河北省李国同志反映我俩书来信往情况的《飞鸿翩翩,千里传情》一信后,仅仅在一个多月里,我就陆续收到本省及云南、浙江、山东、河北、北京、广东等地三十多位业余通讯员的来信。  相似文献   

16.
《编辑之友》1997,(6):35-35
深深一躬——本刊主持人絮语中华民族不像大和民族,现在很少行鞠躬礼了,然而面对案头这一纸纸来信,我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站起来,对他(她)们深深地鞠上一躬!这一躬深含自责,因为正如这些读者来信批评的,刊物在编校上还存在不少差错,近期更甚。固然有种种难以道个...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一个大学生因为父母不给他生活费而把父母告上了法庭。联想起去年在南京大学贴出的一封"心酸父亲的来信",说到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且和父母关系日渐淡漠……看到这样的事情,许多人不由感叹: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不懂得感恩呢?其实缺乏感恩之心,是这个时代的通病。看看我们的社会,成年人不也有很多缺乏感恩之心吗?有人一从家里独立出去,就忘了对父母的照顾和报答,直到生了孩子,才想起父母的价值:帮忙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18.
《新闻天地》2004,(4):59-59
最近收到一封读者朋友小赵的来信,信中他告诉主持人他是某大学新闻专业大三的学生,正准备到新闻单位实习,可是却不知道要注意些什么,还问了不少问题,主持人在这里替他解答一二,各位读者对新闻行业有什么不懂的方面都都可以给我来信,相互切磋切磋,来信地址看本期杂志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初春的一天,绵绵春雨在磅礴的乌蒙山中飘落,县城的大街小巷全部浸没于雨雾2中,我卷着裤脚撑开伞要去给县报送稿,前脚刚跨出门槛,收发室的老吴给我送来一封没写寄信人地址的信。这是一封什么内容的信呢?等撕开信封我才激动起来,不必说它价值连城,但它的确是对我这个生活在贫困山区干土记者行当的最佳报答和永远的纪念,读着信你就会分享我的快乐,尽管我是一个写小文章干不了大事的小人物,但我手中的笔却将一个罪恶深重的男人送上了断头台啊!“杜梅(美),我家永世永代不会忘记你这位记者,是你手中的笔为我及儿女除掉了无…  相似文献   

20.
《排球魂》     
《全国新书目》2023,(8):134-135
<正>本书通过几代排球人倾情讲述的心路历程,还原他们真实的情感和故事,让读者进一步理解女排的拼搏精神、中国排球人的使命感,也为中国排坛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瞧瞧,咱们的小郎平出生喽!”1981年10月8日,距离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还有一个月,我在南京呱呱坠地。接生的护士们将净重八斤六两的我抱给我父母时,为我冠上了家喻户晓的名字——“铁榔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