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季鸾的报刊活动主要集中于新记《大公报》时期,报刊思想主要包括"‘四不’方针"、"文人论政"和"报恩主义"三个部分。张季鸾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影响,养成了其特有的文人办报气质,成就了新记《大公报》的辉煌传奇。张季鸾主笔《大公报》言论的成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滋润和影响的结果,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原动力驱使与策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新闻事业史上著名的报刊,民国时期的新记《大公报》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考查其办报方针和办报实践,分析《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并且把它与同时代的其他报刊进行比较,总结出《大公报》一方面在新闻理念上,更贴近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实际运作中也有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做法。文章旨在通过对《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剖析,了解民国时期报刊的生存状况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报刊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学界一般将张季鸾称为"文人论政"的代表,但另一方面,张季鸾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相较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纯粹",张季鸾在吸取这一思想时自然融入了报国救民的特殊情怀,使其办报理念跨越了简单的"文人论政",成为了早期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探索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大公报>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旧中国最负盛名的私营报纸.后新记公司以"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开创了<大公报>"三驾马车"驶通途的盛景,开辟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新时期.1941年4月,僻处西北一隅的重庆新记<大公报>,荣获美国著名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是时,张季鸾主持新记<大公报>言论已有15年之久.张季鸾的报人生涯,集中展示了一位自由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文章报国之志趣,其精神、思想贯穿于新记<大公报>的最初15年.  相似文献   

5.
谢太平 《编辑之友》2012,(4):125-128
文人论政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报刊活动中的一大特色,尤以新记《大公报》最为人称道,其成功得益于独立的资本市场化运作、与政党政治保持适度关系以及报界的特殊状况。  相似文献   

6.
周炉 《新闻世界》2012,(8):180-181
创刊百余年的《大公报》经历过众多历史阶段,曾分属不同报人或办报团体,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办的新记《大公报》将这张百年老报带向了辉煌。复刊初期的《大公报》以“敢言”著称,以张季鸾为核心人物,由胡政之、吴鼎昌组成社评团队,及至后来加入的王芸生、徐铸成、李纯青、曹谷冰等人,都是通过《大公报》社评来反映自身对时局的态度和表达他们所代表的丈人立场。本文拟从新记《大公报》在1926年9月至1928年9月期间的社评中,总结出该时期《大公报》的立论基础和写作特色,并折射出《大公报》一批丈人所坚持的“文人论政”思想。  相似文献   

7.
唐婧 《新闻世界》2013,(10):272-273
“文人论政”是近代中国独有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存在为我国近代的思想开放、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以新记《大公报》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最具文人论政色彩的版块——“星期论文”和“社评”进行包括人员配备、编排策略、行文风格等视角的考察分析,探讨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以期对现代社会知识分子舆论空间的构建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张季鸾先生看中国近代的“文人办报”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在续刊之日,就提出“不党”、“不盲”、“不卖”、“不私”的办报方针。在“四不主义”理念下运行的《大公报》纵论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事,将民办报纸引导舆论、监督舆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成为“社会公器”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目标,把中国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推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被国际社会视为东方最优秀的报纸之一。后来张季鸾先生在《本社同人的声明》中说:“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17日,《大公报》百年。“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文人论政”的独特气质,使《大公报》成为一段出彩的中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10.
它是一张“文人论政”的报纸 在旧中国,《大公报》一贯标榜自己“不党、不私、不盲、不卖”,是一张“文人论政”、“以文章报国”的民间报纸。因为它敢于痛骂执政的国民党政府,《中央日报》曾多次刊登文章责骂《大公报》和王芸生“其主义为民族失败主义,其方略为国家分裂主义”,“助长动乱,危害国家。”他们公然连续发表“一查王芸生”、“二查王芸生”、“三查王芸生”的社论,指责《大公报》为共产党“张目”,是新华社的“应声虫”。 有人说《大公报》曾给国民党帮过忙,那是指《大公报》也登过一些反共言论。早在1941年5月,王  相似文献   

11.
张湾 《新闻世界》2011,(10):148-149
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一直和报纸休戚相关。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因其所处战争环境,公共领域开始建设发展,这时期《大公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胡政之的"文人论政"思想一直推动着《大公报》的发展,使之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储安平的《观察》是他新闻活动的最高峰,也是中国“文人论政”的历史绝响。本次研究试图将储安平个人与时代结合起来深层次探究其“文人论政”的缘起,并将他的新闻活动贯穿起来,从总体上揭示其“文人论政”的理想是如何不可避免地走向幻灭的。  相似文献   

13.
张季鸾作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苦心经营的新记《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的心声与一个时代的兴衰。本文从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新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有机结合、西方自由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三点,希望对当代报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刘磊 《东南传播》2011,(1):87-89
近几年,一批研究者开始摆脱意识形态束缚,重新审视新记《大公报》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笔者结合既有研究,把新记《大公报》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前十年,它以"四不方针"为办报思想的核心,坚持自由主义理念得到了朝野各党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抗战爆发后,它为了顾全大局又放弃了宝贵的言论自由,积极地拥护"国家中心论",这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说是自由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让步;1945年后,《大公报》遭到国共两党的共同骂声,这是因为其坚持自由主义思想的同时完全忽略了国共已进入内战的客观事实,同时又囿于《大公报》人在纷繁复杂时局中难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意识,想超脱两党之上对他们共同监督,势必会迎来双方的骂声,但《大公报》人这种坚持新闻专业意识的精神仍值得今天的报界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人自古代以来,就有着论政议政的传统。中国近代时期,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国报界王韬、张季鸾、梁启超等报人秉持着"文人论政"的办报思想,这不仅促进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更是成为了我国近代新闻史上十分独特的风景。基于此,以这"三个人"来浅析中国近代报人的"文人论政"思想的定义、嬗变过程、特征以及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记《大公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独具风格的民营报纸。以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等为杰出代表的新记大公报人所不懈追求民生观的办报理念,铸就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营报业的辉煌,开辟了我国新闻界对民生新闻探究的道路,它作为中国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民营报纸之一,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大公报》的百年沧桑中,其最受争议的发展阶段是新记公司主持阶段。本文通过书籍查阅和知网文献搜索,对新记《大公报》的历史研究成果按新闻、评论、广告、专刊和副刊五个类目进行分类归纳,目的在于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新记《大公报》的变化以及改革后的《大公报》对社会乃至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个疏于界定的概念
  中国近代报业“文人论政”的传统,近年来一直为学者与报人们津津乐道。今天人们对“文人论政”一词的使用,承继的是《大公报》的理解。《大公报》曾以本报同人的名义发表过一篇社评,其中谈道:
  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但也可以说是特长。民国以来中国报也有商业化的趋向,但程度还很浅。以本报为例,假若本报尚有渺小的价值,就在于虽按着商业经营,而仍能保持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大公报》与"西安事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洁 《新闻大学》2005,(2):31-35
新记《大公报》自1926年创刊始,以“四不主义”之主张,“文人论政”之立场,“公众、国家利益”之观点誉满华夏,却因抗战爆发前后昭然之“拥蒋反共”姿态而引后世诟病,其关于“西安事变”同期报道(1936年12月13日至1936年12月28日)向来是史家借以支持“拥蒋反共”论点的典型案例之一。就《大公报》在“西安事变”报道中的舆论导向, 学界已形成定论:吴廷俊称其为“高唱‘蒋之人才,绝无仅有’论”,《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作者任桐认为《大公报》所持为“拥蒋立场”,几篇社评“又完全是站在蒋介石与国民政府立场上说话的文章”。[1]  相似文献   

20.
施喆 《新闻大学》2002,(3):64-71
回顾20世纪中国新闻史,新记《大公报》(1926-1949)是必须提及的一张报纸。它以“四不主义”确立报纸的风格,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在1941年获颁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而成为当时中国报纸的翘楚。但对《大公报》的性质,除了以前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批判之辞外,学界的观点并非一致,或将《大公报》视作“职业化报刊”的尝试,或将其定性为“文人办报”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