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与媒体     
在信息传播与消费中,媒体、编辑和受众是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媒体传播信息,编辑加工信息,受众消费信息.网络媒体兴起,媒体、编辑和受众之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传播主体多元化和编辑流程多样化,以及受众接受信息的交互性和主动性增强等,但是信息传播与消费的三要素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此前讨论了媒体与信息、受众与信息和编辑与信息的关系,现在再讨论编辑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爆炸、信息多元化、媒体密集的传播环境中,只有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传播才能在众多同类媒体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受众注意和选择的对象。个性化传播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背景中传播的必然趋势和主流。个性化是主持人节目传播的重要特色,也是受众接受主持人节目的特殊审美需  相似文献   

3.
金延  闫龙龙 《东南传播》2021,(6):118-121
融媒体时代,信息采集、编辑、发布机制发生根本改变,自媒体与机构媒体具备近乎同等的发布权和传播权.因此,虚假信息、暴力恐怖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爆炸式传播,鱼龙混杂的整体局面对受众获取和甄别接受信息带来了极大挑战,也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科学甄别接受价值信息,既是业界、学界面临的课题,也是建立科学有效、合理可控信息传播及反馈机制的必然要求,更是受众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万小燕 《新闻窗》2012,(4):63-64
当前我国信息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和竞争过程中,受众作为各类信息的最终接受者,是最需要编辑关注和重视的。受众是从事信息出版传播事业的编辑的服务对象,是媒体信息的吸取者,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度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全媒体时代来临,大量信息为新闻出版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和素材,不管是手机移动终端,还是电视网络、影院在线的屏媒体,又或者是互联网媒体等各类传播形式,都使新闻出版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短视频、自媒体、H5、新闻、动态漫画等网络传播作品在各类媒体平台不断出现,受众的阅读浏览需求不断扩大,给新闻出版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与难关。为了使新闻出版编辑工作不断紧跟时代的变化进行改进和完善,注重创新紧抓前沿技术,以新闻编辑工作中的角色转型与革新,抓住受众群体、传播效果两大重点要素,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新闻出版编辑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的报刊、书籍而言,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中的电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媒体传播者,覆盖面广,受众没有门槛。向受众提供媒体传播的媒介是主持人,他们直接面对观众,以语言为辅佐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他们语言的质量会最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与受众接受信息的程度。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具有特殊意思的示范性、权威性,在社会文化、舆论、道德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传播媒介要想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其基本前提就是了解受众接受信息的基本行为,并据此调整和改进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对于任何媒体来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受众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与发展,媒体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纸质媒体的受众反馈机制也需因时而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对信息需要进行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选择性是人对信息的基本关系.编辑活动是为满足受众对信息选择的需要而进行的先期性选择.人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已有加工,编辑只有通过加工才能完成并提供适于传播的媒介.选择性法则和加工性法则构成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核心.此说具有惟一性、概括性、简单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正>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我国受众主体在接受媒体信息时选择性与差异性非常狭隘,总体来说总是被动的接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进入了当今的新媒体时代,我国受众主体意识已经得到复苏,心理需求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当下网络媒体的普及,受众主体逐渐参与到媒体传播中,找到了自己的主动地位,受众主体的选择变得更加个性化,也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公共传媒平台更为平等、迅捷、多源的信息传播环境使其快速被大量受众选择使用,同时受众对媒体信息的观念和需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日报等传统媒体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唯有快速调整,在坚持专业的前提下理解、适应并在编辑工作中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保留优势,淘汰不适应新环境的理念和编辑方式,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保持自身媒体的竞争力,保证影响力和受众吸引。  相似文献   

11.
彰显主持人的个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爆炸、信息多元化、媒体密集的传播环境中,只有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传播才能在众多同类事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受众注意和选择的对象。个性化传播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背景中传播的必然趋势和主流。个性化是主持人节目传播的重要特色,也是受众接受主持人节目的特殊审美需求。主持人以朋友的身份及与大众平等的关系,以个性化的视角和个性化的叙述方式进行传播,使传播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节目主持人不同于一般的播音  相似文献   

12.
张磊 《传媒》2016,(1):47-48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路径、受众接受各类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当前很多传统媒体已纷纷建立了诸如新媒体部、融媒体部等新闻信息的传播机构,通过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形式,进行新闻信息的编辑、加工、发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受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享受文娱节目的固有方式。政策指引下,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纷纷与新媒体合作。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渠道,各级电视台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把握融媒体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征,不断对电视节目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在新时期持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政府形象传播中的媒体责任 在大众传播时代,政府形象传播必须通过媒体的信息承载和话语转译,才能到达受众那里.现代社会,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技术工具平台,以信息载体的本真面貌出现,而且媒体还是一个社会组织、一种社会力量,能够对信息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取合、控制,以代表媒体组织的立场和价值观,同时也将其利益诉求夹杂其中,使媒体营造的拟态社会现实更具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新闻人传统的思维中,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动地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只有被动地去接受这种信息的传播。事实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双向传播的关系,也就是说受众对媒体存在着逆向传播的现象。对此,朱金平在《受众对媒体逆向传播之探析》一文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受众与信息     
珞珈 《出版科学》2016,24(3):0-0
媒体与受众同媒体与信息的关系一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离开媒体,受众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没有受众,媒体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信息是媒体与受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传统媒体如此,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不同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是明晰的。在媒体融合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参与信息传播,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当今时代,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参与信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仅要研究媒体与信息的联系,而且要探讨受众与信息的关系,研究受众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刚  郭嘉  周榕 《传媒》2009,(12)
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品牌的塑造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被称作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和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对信息的反应是传播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理解受众对媒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传播.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仍占56%的大国,农村居民是我国人口构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视媒体是我国农村覆盖率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的电视媒体受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世界成为传媒的世界,电视曾凭借着视听兼备、内容详细易懂、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等优势,成为最具实力的传统媒体。电视节目是媒体和观众沟通的桥梁,编辑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编辑在编辑节目的过程中,既要突出主体意识,为节目注入鲜明的特色、突出节目的个性,同时还要考虑受众意识、结合观众的喜好,编辑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编辑只有通过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相结合,才能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9.
政府网站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而信息公开意味着信息已经进入传播的领域,它通过网站这一开放的平台进入社会大众视野。那么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播,网站的受众如何能够接受、有效获取并利用这些信息,使信息产生扩散性效应,从而使更多的受众理解、认识并支持政府机构的工作,便成为网站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进入传播空间的政务信息主要是由政府网站编辑进行编辑发布的,所以政务信息的传播效果从根本上就与网站编辑工作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编辑在推动政务信息的传播中起着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受众媒介素养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大众媒体法治意识淡薄、职业道德低下、传播内容低俗,为传播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但污染了受众接受信息的环境,而且误导了受众的价值取向。因此,受众的传媒素养培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从让受众充分认识媒介、加强法律规范的引导、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深化民族道德体系的培育4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