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明朝统治者为了保护官茶、限制商茶及杜绝私茶,设置了茶课司、茶仓、茶厂、批验所及茶马司等机构,专理茶马交易事务。凡是茶叶产地,均设有茶课司,以征收茶叶税。各大茶仓专司收贮茶叶,茶运所及茶厂都设在了边境茶马贸易重地陕西,从而利于茶叶的转运及储藏。批验茶引所负责辨别茶商所携茶引及茶由的真伪。茶马司专门负责以茶易马,御史、行人等官员则负责定期巡视茶马贸易。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期,蔡京数次进行茶法改革,茶市场在改革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作为茶市场原先的掌舵人北宋政府,也在此次的茶法改革中变更了职能。蔡京的榷茶改革奠定了北宋以后专卖制度的走向,中国的古代买卖市场进入了不一样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说到鸦片,必先说茶。 茶在中国,历史悠久。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欧洲人首次知道“茶”,是在1550年。1606年,第一籍中国茶叶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运抵阿姆斯 特丹,也是中国茶第一次到达欧洲。  相似文献   

4.
《二刻拍案惊奇》全书共40卷,有多卷内容提到茶。书中各类故事反映了明朝时关于茶的一些社会文化,包括茶的通俗表达法、喝茶时的习俗文化、茶与女性群体的联系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文化内容,成为研究明朝社会茶文化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刘秉贤 《兰台世界》2016,(10):102-104
18世纪以来,万里茶路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国际贸易商道。二百年间,万里茶路的变迁始终和中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密切相关。《中俄恰克图条约》催生了万里茶路的开辟;《中俄恰克图市约》巩固了万里茶路的繁荣;《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导致了万里茶路结构的变化;《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密约》等则加速了万里茶路的没落和运茶航线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茶叶生产国,年产量达140万吨,但由于茶叶品质良莠不齐、价格不稳定、茶企小而散、缺乏全国性品牌等,极大限制了中国茶企的发展空间。很早以前就有中国7万家茶企不敌一个立顿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源于中国西南,有4000年的历史,是云南的特色茶种。文章回顾了普洱茶发展历史,在分析普洱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探讨普洱茶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及其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宋代从帝王至士大夫均嗜茶,所以宋元诗文中关乎茶的作品众多,其中关于"分茶"一词的诠释,时贤均各有分解."分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围绕"分茶"问题,涉及茶学、文学和诠释词语之方法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为,"分茶"是宋代茶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它不但与其时的试茶、点茶、斗茶风习相关,更与宋代福建北苑研膏茶之特质关系甚密,将优质的茶品、精制的制茶工艺与出神入化的茶道技艺的完整组合,是宋人茶文化观念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分茶"风习流行的根本原因.而且对"分茶"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有益于对宋元诗文中其他茶诗、茶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品茶说文     
日前老友来访,以茶招待,海阔天空,漫话古今中外。由于喝茶,也聊到了茶,话说茶经茶道,颇有一些意思。然而老友走后,却留给了我一串串奇思遐想,由茶想到了文章,把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联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中茶的社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共56回,其中有50回提到了茶,茶是故事情节发展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学的视角,以茶为纽带,可以从书中发掘清朝时期的一些社会特征,尤其是士群体的一些生活特征。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共56回,其中有50回提到了茶,茶是故事情节发展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学的视角,以茶为纽带,可以从书中发掘清朝时期的一些社会特征,尤其是士群体的一些生活特征.  相似文献   

12.
茶酒皆醉心     
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也是中国茶史上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将茶学精神与美学精神相结合的重要历史文献。该书详细论述了茶的起源、采制、熬煮,茶器、茶人、茶事,以及品茶、茶道等,将茶事变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人人可以享受的,悠然自得、宁静淡然的人生滋味。  相似文献   

13.
临沧普洱情     
<正>自认为是个简单的人,却一不小心喜欢上了不简单的临沧普洱茶。我对临沧普洱茶的钟情,不仅仅是一种突然而至的兴致,而是自小就与茶有着青梅竹马的情缘。我生长在茶的王国——临沧,常常避开  相似文献   

14.
茶韵悠长     
海波 《云南档案》2008,(2):57-57
<正>或许是因为自小就有对传统文化的崇拜,或许是今生注定要与茶结缘,第一次喝茶便被它吸引,然后便有了喝茶的爱好。喝茶愈久,便开始读茶悟茶,发现茶中蕴涵着博大的文化和朴素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无意中点开"博翰文化"的页面,呈现在眼前的全部是茶书,一下子被它吸引住了,于是好想问问这位茶文化的"推手"如何做得如此纯粹.联系到叶羽晴川时,他正在异地办事,网上匆匆聊过,问公司一直做茶书吗?是啊.而且后面会是永远做茶书了.永远?这个人跟茶结下了怎样的情缘呢?  相似文献   

16.
古代茶书是茶叶科技、经济、文化的载体和茶史研究的基础资料。《枕山楼茶略》为清代陈元辅撰写的茶书,万国鼎教授在《茶书总目提要》中曾提及该书。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人员遍寻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未发现该书,相关出版物称该书已经佚失,近年茶史专家朱自振教授在日本发现该书。文章对这本新发现的茶书进行校注研究,旨在为我国茶史研究提供一份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著名的茶产区,福建省在茶文化的传播和外销茶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闽籍商人的经营理念,更是促进了茶叶的出口贸易,并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形与名     
《全国新书目》2021,(3):64-64
[唐]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也是中国茶史上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将茶学精神与美学精神相结合的重要历史文献。本书详细论述了茶的起源、采制、熬煮,茶器、茶人、茶事,以及品茶、茶道等,将茶事变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人人可以享受的,悠然自得、宁静淡然的人生滋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唐朝陆羽所著《茶经》集茶文化之大成,流传至今。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茶馆。北京茶馆的历史很悠久,在元杂剧中即出现多处描写大都街肆茶  相似文献   

20.
孙魏 《兰台世界》2017,(20):101-103
明代统治者将茶叶当作治理边疆的利器,通过官给茶引、金牌信符、勘合、茶法及茶课等制度加强了对茶叶的管理。尽管明代以茶治边政策的执行力度及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较前代已经相当规范,各管理机构分工明确,运行顺畅,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