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尹鑫 《山西档案》2023,(4):21-27+34
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已实现七秩发展,是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档案学“三大体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需要探讨系统化的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历史发展道路,从而帮助学界和业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学的学科根基和发展脉络。通过查阅和利用已有文献及档案资料,访谈相关专家,回溯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七秩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发展经验与发展动力。中国特色档案学高等教育七秩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发轫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主要发展经验和发展动力是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党和国家档案工作中心大局;植根中国档案学文化,讲述中国档案学故事;面向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教育思想、宗旨、思路、观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尹鑫 《山西档案》2023,(3):36-44
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档案学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档案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档案价值论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国际价值、教育价值、产业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重要价值的进一步彰显,可以从传承和阐释好中国现有档案学学术精髓和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新档案学术体系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中国档案学学术的政治话语建设,构建中国道路的档案学学术自觉、学术自知、学术自信、学术自省,进一步发挥学术体系构建的理论效能、历史效能、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3.
宗培岭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2期发表的《档案学理论与理论研究批评》中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析。作认为:我国档案学理论虽不够成熟,但在借鉴与自身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套档案学理论体系,为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较档案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更为重视,但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理论热点多,但研究深度不够.甚至热而无果.至今尚未形成一枝独放的、为国际档案界广泛认可的中国档案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档案学界关于档案学学科体系和档案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其次,分析了宗培岭教授关于中国档案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构成;第三,论证了档案学学科体系与档案学理论体系的构成。该文认为,档案学学科体系主要由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和技术档案学构成;档案学理论体系应由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学应用理论构成,不应该包括档案学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当下,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对立足中国国情与深耕中国实践的重视、对学科体系和内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视、对创造性地转化国外理论和经验的重视。面向未来,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仍需扎根中国大地,进一步提炼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中国元素;立足专业内涵,进一步发掘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特色元素;放眼国际社会,回应学科体系建设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主要是指中国人立足中国实际自主建设的具有原创性、确定性、系统性的档案学认识和经验系统。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不仅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是继承、反思、创新中国档案学思想和理论的必由之路。从中国档案学史来看,自档案学创立,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发展,基于自发性研究、计划性研究、组织性研究,历经肇始、形成发展、自主建构三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及其叙事传统。面对新征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任务与挑战,亟需观照时代发展,形成自主建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自觉;坚持以我为主,形成独立自主和开放包容的建构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构建原创性的档案学概念和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学知识创新;彰显中国之理,解决国际档案学研究面临的共性问题。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作者认为,这些成就除了表现在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领域更加拓展、与档案工作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在有关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以外,还产生了一些具有独创性和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基础理论,建立了一支较强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队伍,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档案学理论探索分为创立、重构与渐进和完善与繁荣等三个阶段,文章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理论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档案学理论探索的精神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文献研读法,对2022年《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学通讯》所刊发的207篇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力量布局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并与2021年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高等院校仍是档案学研究的主体力量,来自业界的研究力量有所增强。2022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依旧关注“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治理”“档案与数字人文”“电子文件”“中国古文书学”等主题,但也涌现了“红色档案”和“档案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新主题;研究特点上呈现显著的本土化和跨学科性,但在关注“人”的需求、跨学科的双向互动以及研究深度上仍有待加强。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需立足中国档案工作的实际和需求,对从西方移植的理论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的过滤和处理,对中国传统的档案思想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同时,基于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和新需求,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
荷兰手册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又称荷兰手册)是世界档案学名著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手册所阐述的以来源原则为核心的全宗理论对中国近、现代档案学研究的影响 ,以及档案学者在继承手册精髓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宗理论。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服务工程之可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和探讨可视化服务相关理论及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档案信息服务的特点,提出了信息可视化服务的三个层次并对档案系统界面可视、档案管理媒体可视和档案信息内容可视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档案可视化收集、业务可视化管理、内容可视化组织、知识可视化挖掘和信息可视化利用等五个层面,提出了档案信息可视服务系统构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不同领域历史研究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差异,分析不同类型档案对历史研究的支持力度,本文基于《历史研究》期刊2013—2017年发表的史学论文中的档案引用记录,采用引文分析法,从施引文献和被引档案分析角度探讨了我国历史学者利用档案的主题、年代、类型、载体、地区和机构分布等特征,并基于此从档案文献编纂、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和平衡档案利用需求等方面为档案机构面向历史学者开展馆藏建设与利用服务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档案工作是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各级档案部门和传统村落作为其两大行为主体需要建构合作关系,实现传统村落档案的共建共享。文章从我国传统村落内涵及专业档案管理在我国传统村落调查建档类工作中的缺失两方面分析了建构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并探析了档案部门协助传统村落自治档案、将传统村落档案接收进馆和推动传统村落记忆数字化几种合作关系的建构,强调传统村落档案资源与权利的配置,呼吁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角色从行政官员型向辅导员型转变,从档案实体保管者向数字保管者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档案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创新以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本文在分析高校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强调在档案组织机构设置不断优化、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建设、鼓励创新开展档案利用服务等发展趋势下,高校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要从转变传统思维、构建档案工作网络、拓展档案馆新职能方面探索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档案局(馆)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中形成卓有成效的“云南模式”,这一案例的研究、推广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发展。论文以云南省档案局(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为案例,梳理建设特色,分析理论建树与实践价值,提炼有益启示。本文认为,以发展少数民族档案事业为保障,以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云南模式”,切合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发展规律,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在国家倡导档案机构数字转型的战略背景下,探寻我国档案机构系统应用社交媒体的顶层设计及实现路径的启示。文章用案例分析法,全面深入调查NARA的社交媒体应用制度体系和应用实践,解析其经验,并立足档案学与传播学理论及方法,提出社交媒体在国家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中的优化策略:多层次构建完备制度;匹配需求强化平台应用效率;基于主体协同机制深化资源建设;强化社交媒体运行机制过程建设;基于社交媒体创新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唐启 《档案学研究》2021,35(1):12-17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布局,揭示了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并将档案学术话语体系进行了揭示。从自在与自为的视角,对当前档案学术研究中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下‘中国’话语的逆差”“‘信息技术革命’下‘档案’定位的迷失”及“‘三大支柱理论’下‘学术’厚度的不足”三大矛盾进行了总结及分析,阐释了中国档案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必要性。最后,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三个角度提出档案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及习近平新思想的指导;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中国档案实践的统一及吸收外来话语及回归汉语表达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周文泓 《档案学研究》2019,33(2):104-110
充分诠释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特质有助于形成更加成熟可行的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方案,亦可推进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数字转型。本文以理论构建的方法从社交媒体档案库的形成基础、档案特性、新特征三个层面逐级推导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档案库的内涵及特点。本文论证了社交媒体平台可被视作档案库这一提法,并提出形成的社交媒体档案库是基于社交媒体活跃的信息活动构建的信息资源库,因其具有档案价值和日益普遍的档案化管理行为而实现档案库的建构,这个档案库亦从时空、主体、关联性以及价值等方面呈现新特征,由此成为档案管理数字转型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内档案数字资源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海量的档案数字资源。传统的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等功能,但并不支持海量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无法充分利用档案数据隐含的价值提升档案管理和公众服务水平。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为档案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研究方向。本文将针对档案数据的特点,深入分析语义网技术在档案数据挖掘分析中的作用,最后探讨将来档案管理系统可能的建设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将语义网技术引入数字档案馆建设,将为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高效管理工具,也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