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记者保护秘密消息来源的特权,是指新闻记者享有的拒绝任何人,特别是政府机关或司法机关对其提出的要求披露其秘密消息来源及相关新闻采访文件或资料之权利。该特权在美国社会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渊源。同时,在美国,该特权又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法律形态及实践表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信源差错。新闻记者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寻觅适合的消息来源,从中搜集为完成新闻选题所需的素材资料。虚假新闻的产生与消息来源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消息来源上的差错大致可以归纳为5种类型:“编造消息源”、“来源境外媒体”、“匿名消息来源”、“单一消息源”和“来源网络的消息源”。  相似文献   

3.
严语 《新闻世界》2010,(4):118-119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对新闻来源的保护成为关注的话题。然而,我国对于消息来源的保护基本上依赖于从业人员和行业的自律。本文介绍了西方媒体对于消息来源的保护措施和情况,以为我国新闻媒介消息来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情权和表达权的要求日益高涨。人们把所见所闻提供给媒体,希望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保护消息来源,从而保障新闻记者采访权,继而维护公民的自由表达权和知情权在近年逐渐受到重视,法学界和新闻界呼唤通过立法来保护消息来源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清晰。本文试从隐匿权的特性、合理性以及各国隐匿权发展现状来简要分析我国隐匿权立法的可行性及障碍。  相似文献   

5.
随着在“水门事件”中为记者提供关键线索的神秘人物“深喉”的身份公开,匿名消息来源与新闻真实的讨论重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指出,匿名消息来源能帮助媒体揭示事实真相,也可能造成新闻失实,并由此引发与审判公正的冲突。为了避免负作用的产生,新闻界、法律界应制定出行业内部可操作性的规则,在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匿名消息源与新闻真实之间做出慎重权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创造性地提出“消息来源卷入度”概念以及“卷入广度”和“卷入密度”两个维度,以揭示作为消息来源的各类公关主体对新闻报道的影响规律和特点.通过分析2001-2010年中国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四份报纸的1600篇新闻中,七类消息来源的“卷入广度”和“卷入密度”,发现:1)公共关系的“信息补贴”现象十分普遍,且政府官方一直是中国报纸新闻的最主要消息来源;2)弱势群体在媒体上的声音愈来愈强大,已经开始从“沉默的大多数”逐渐发展为“次要的多数”;3)各类公关主体在与新闻媒体互动时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和策略性.  相似文献   

7.
展江 《青年记者》2016,(1):63-66
“水门事件”太有名了,它导致美国一位强势总统黯然下台,造就了两位全世界新闻记者心目中的偶像——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乃至人们把他们合称为“伍德斯坦”.人们也不会忘记“水门事件”中那位秘密的消息来源——“深喉”.事实上,“深喉”一词随着中国的开放早已为国内新闻界所熟知,并且成为文学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高兰英 《青年记者》2012,(30):51-52
灾难性事件是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①在现代信息工具发达的今天,媒体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快捷,消息来源更广泛,与灾难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事关传媒声誉,所以西方主流传媒机构大都对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十分审慎,并制定具体明确的操作规范,这些规定对正在与虚假新闻做斗争的中国传媒来说同样富有借鉴价值。一、路透社关于“消息来源”的规范路透社的每篇报道(有极少数例外)都应清楚明确地交代消息来源。这样做有两个理由:一是为了使订户能对报道的可信性作出自己的判断,二是为了在报道受质疑时保护自己的声誉。  相似文献   

10.
邱丹 《新闻前哨》2003,(4):42-43
如何掌握监督权与自身名誉权的平衡,避免侵权行为,并学会自我保护?有七种方法可借鉴。(1)运用“三公”免责原则“三公”原则即:报道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报道内容系公众关心的公共事项且有事实根据,以及报道对象系国家公职人员或知名人士。在这三种情况下,只有证明侵权的媒体是出于直接的侵权故意,媒体才应承担责任。司法机关在认定新闻侵权责任时,应充分考虑“三公”原则。(2)注意消息来源的权威性新闻侵权诉讼一般运用过错责任原则,强调新闻报道的核实责任。权威机关消息来源具有确信性,如发生差错,新闻单位是不可…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年末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健翔大骂《南方周末》”事件,提醒我们研究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记者与消息来源应如何互动?二是报道怎样做到客观公正?媒体与消息来源的关系记者接触消息来源是为了获取新闻生产的素材,消息来源接触记者和媒体意在通过大众媒体的曝光,获取公众注意力进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2.
苏蕾  纪小静 《今传媒》2023,(9):50-54
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需要突破新闻驯化,本文选择我国对外传播优秀案例云南象北迁的国际报道为样本,分析了该报道的框架、主题以及消息来源,研究发现:在该报道中,国际媒体沿用了我国媒体报道框架,新闻驯化率较低,训化策略比较简单,在调用本国和西方消息来源“驯化”新闻方面表现较弱,大量使用了我国消息来源,具有“反向驯化”特征。对此,提出生态软新闻能够有效降低新闻驯化程度,我国媒体要拓展报道深度和广度,突破新闻驯化,以增强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匿名消息来源可以为记者带来重要的新闻,但是又往往使记者陷入法律的纠纷。关于匿名消息来源的保护和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受到新闻界和法律界的热议。  相似文献   

14.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06,(15):48-48
世界各国的法律和新闻职业伦理规范普遍规定了司法上的消息来源拒证特权和记的消息来源保密义务,而在我国并没有类似的规定。为什么我国没有产生记拒证特权与消息来源保密义务的相关规定?记拒证特权会产生哪些价值冲突?如何避免其在新闻实践中的负效应?请关注“新闻茶座”《价值纠葛:在新闻职业伦理和司法目的之间》。  相似文献   

15.
匿名消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不便对外公开消息来源,消息提供者因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在新闻中体现出来。在西方新闻界,匿名消息由来已久,如果没有匿名消息来源,就不会挖出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和“五角大楼泄密案”,消息源保密制度也成为西方新闻界最高的伦理准则。即使司法部门要求交出消息来源,媒体宁可顶着“藐视法庭”的罪名也不得违背这一准则。  相似文献   

16.
周冲 《青年记者》2017,(19):77-78
目前在法律层面,关于如何解决媒体为秘密消息源保密的职业道德与公民作证的新闻隐匿问题,一项重要建议就是在中国引入“记者拒证权”(也有的说成“记者隐匿权”),即在诉讼中,出于为秘密消息源保密与保障舆论监督的理由,司法机关不得强迫记者透露相关消息来源.笔者认为,“记者拒证权”的一些技术思路可以借鉴,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记者拒证权”的争议还很大.在我国除了律师法规定“律师不得就其代理案件作证”以外,并没有授予某一职业拒证特权的先例,反倒是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均明确规定公民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而没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黄玲 《记者摇篮》2004,(12):47-48
匿名消息,指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不便对外公开消息来源,消息提供者因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在新闻中体现出来。在西方新闻界,匿名消息由来已久,如果没有匿名消息来源,就不会挖出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和“五角大楼泄密案”.消息源保密制度也成为西方新闻界最高的伦理准则。即使司法部门要求交出消息来源,媒体宁可顶着“藐视法庭”的罪名也不得违背这一准则。  相似文献   

18.
顾海杰 《报刊之友》2011,(12):108-109
“美国之音”作为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对外宣传机构,通过“一套完整和娴熟的传播技巧”,在看似“客观公正”的报道中,向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在任何新闻中,消息来源均可视为是影响报道倾向的重要变项,不同记者往往为了支撑自己的说法而寻找不同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客观报道的证据,更可能影响记者的报道重点乃至报道立场。  相似文献   

19.
捍卫好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内媒体爆出了两则轰动一时的假新闻:一是“纸馅包子”事件;二是“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尽管二者在消息来源、传播渠道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但是透过它们背后的新闻形成理念,我们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文本边际的模糊化,以及受评论员记者化趋势的影响,普利策新闻评论文本表现出重视消息来源的趋势。笔者从2019年《圣路易斯邮报》的获奖文本中,共收集到63个消息来源数据,且消息来源的类型、具名性、层级性、对立性、故事建构性、话语表达性、被处置方式都表现出丰富的文本意义。本研究一是可以拓宽对新闻评论生产的认知;二是可以对媒介新闻评论机制的变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