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零”不惑     
“零”不惑编辑学报1993年第1期第2页登有《“零”之惑》一文,我对该字写法有疑问。其实“○”也是汉字。“零”字产生的很早,最初指“零星小雨”,与数目字没有什么关系。最早表示余数和空位用“单”和“有”,如“一百单八将”,“孔子五十有一”。到了近代逐渐...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报》先后有三篇短文说“○”。这些短文的要旨,归纳起来,实际上包含两个相关但并不相同的问题:其一,对应于阿拉伯数字“0”,中文出版物上如用汉文数码标记,可否写作“○”。这个问题是关于“○”的功用,即它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其二,“○”是否属于汉字。这个问题是关于“○”的身分及其在汉语辞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年度开始,从往来的行文中,时常发现有的同志在文件中对“2000年”汉字如何写,文稿如何录含混不清。出现的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二000年”、“二000年”、“二零零零年”。究竟哪一种对呢?让我们翻开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来比较一下“零”与“0”的解释。‘零”:④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作“0”,如三—一号、二—~年;“0”:数的空位(同‘零’),多用于数字中:如三-六号、一九九-年。显而易见,“2000年”的汉字正确写法应是“二000年”。至于“二000年”中的“0’则是阿拉伯数字,这种写法显然是不对的。那么在打印文稿…  相似文献   

4.
“零”不惑     
编辑学报1993年第1期第2页登有《“零”之惑》一文,我对该字写法有疑问。其实“○”也是汉字。 “零”字产生的很早,最初指“零星小雨”,与数目字没有什么关系。最早表示余数和空位用“单”和“有”,如“一百单八将”、“孔子五十有一”。到了近代逐渐用“零”字来表示余数,如“女蜗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二一块”。至于用“零”表示空位,如“一八八零年”,则更为晚起。用“零”表示空位是语言发展的结果,也与时代的需要有关,在古代语言表达中涉及空位的时候很少。  相似文献   

5.
书界采风录     
○《人民日报》8月10日发表罗新璋的文章《阿拉伯数字莫乱用》,对我国书刊上乱用阿拉伯数字的现象提出批评。文章说,以视觉感受而言,眼下报刊上排得浑成一体的中文稿已很少见。诸如“28佳人”(二十八佳人?),“熟读唐诗300首”(也可读作“熟读唐诗三零零首”,七言变八言),令人哑然失笑。尝见一副刊载一文,引唐诗“南朝480寺”,我不禁为“24桥明月夜”担心,更为“30功名尘与土,8000里路云和月”捏一把汗。汉字里夹阿拉伯数字不分场合,方凿圆枘,常不能相间相形,  相似文献   

6.
零,用做汉字的数字,在出版物上使用时,应当遵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出版局1987年1月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汉字数字写法与阿拉伯数字有如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翻阅报纸杂志的时侯,发现不少出版物在数字使用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手1987年1月1日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办事。其主要问题是: 一、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了汉字 1,规定明确要求“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两种主要情况”,即一是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二是记数与计量。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习惯用法的干扰和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混用。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本刊在1985年第3期刊出李滔《也谈〈中图法〉的加“○”问题》一文后,相继收到江西倪剑萍等同志关于此问题的来稿。现将他们的看法综述如下。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王渡江认为:《中图法》在复分加“○”问题上至少有两方面是处理欠妥的。①《中图法》的“世界地区表”说明:“在本表所到的世界各个地区下(如亚洲、东南亚),如采用其他标准细分时,则必须在地区号码后加‘○’,以便与该地区所属的国家区别开来”。事实上,由于自然科学部分的各专用复分表的号码前已经加“○”,而这个“○”的作用与世界各个地区号码后需加的“○”的作用相同,这样“世界地区表”的这一段说明并不适用于自然科学各类的细分。例如,对“亚洲气候旬报”这一主题,我们应取  相似文献   

9.
对《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一文的主张“在版物上凡是可以使用汉字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应尽可能地使用汉字数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0.
《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一文失之偏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使用汉字数字的优点》一文的主张“在出版物上凡是可以使用汉字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应尽可能地使用汉字数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1.
为汉字争坐位张中行颜鲁公有《争坐位帖》,那是为人,我,如题目所示,是为汉字。与什么字争?曰,与阿拉伯数字。何以忽而不能心平气和?有远因。比如我诌文,有时说到一甲子之前,我朱颜绿鬓之时,习惯写“三十年代”,文寄出,幸而变成铅字或激光照排,自己也得意,摊...  相似文献   

12.
问 :现在不少出版物中 ,用月日简称表示节日、事件时 ,越来越多地使用了阿拉伯数字。请问这种不用汉字数字的做法正确吗 ?答 :GB/T 15 83 5— 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这一问题是这样规定的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时 ,“要求使用汉字”。“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 ,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 ,并外加引号 ,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 ,不用间隔号 ,是否使用引号 ,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例如 :“一二·九”运动 ,七七事变 ,五一国际劳动节 ,“九一三”事件。然而 ,由于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13.
读首都的几家报纸,发现版面上稿件数字的书写,经常出现不规范的写法。今年1月9日某报46版《新闻点击》栏中的数字,不符合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标准,该文中有3组数字:“累计成交金额突破百分之一百七十四”;“上海期交所交易金额近八千二百亿元”;“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金额达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三组数字都是汉字表述的,不符合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规定。这样的书写根本上不了计算机、电脑。其它常见的书写错误还有:1、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如“8亿5千4百30元”、“7万7千8百42个”,都是不标准的,正确的写法是“8.5430亿元”、“7.7842万…  相似文献   

14.
在写作和编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合适,还是使用汉字数字为宜的问题。1996~6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介绍了出版物在涉及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时使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体例。《规定》对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和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数、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三届奥运会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今天重读当时的一些精彩报道,仍受益匪浅。但毋庸讳言,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0与零在报道许海峰为我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时,各报的新闻标题,都体现了“0的突破”的意思。但有的用“0”,有的用“零”,是否有些讲究呢? 0与零都是汉字,都可表示空位数。但零还有零碎等含义,而0却只有“空位数”一义。我以为,用0比较好。《中国青年报》是用“0”的。《羊城晚报》的标题是:  相似文献   

17.
页码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页码起源的推测中国的书文化由来已久,现今的书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数字作为页码来表示书页的次序的,但有书伊始并不是这样。在《辞海》和《辞源》中都收有“页”和“码”这两个字,却未收“页码”一词。而在《英汉辞海》和《汉英字典》中却收入了“页码”一词,分别是;“pagination”和“pagenumber”,并解释为:“用来表示一些书页的适当次序的号码或其它数字或标记。”由此,我们猜想现今形态的页可能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这种猜想的另一个依据是:表示页码的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并不是有书伊始便面世,而是在元代,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才传到中国的。不仅是表示页码的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出版物上的数字用法,1986年12月3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出版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个规定是我国所有出版物包括报纸如何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依据。 《规定》除了提出“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可以灵活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这一总的原则外,还规定了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两种情况(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2.记数与计量)和应当使用汉字的两种情况(1.数字作  相似文献   

19.
GB/T 3179-2009<期刊编辑格式>规定:期刊应"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笔者调查了近百种科技期刊,发现其书脊应具备的元素均做到了标准化,但对于年份中的数字"○"在排版形式上存在以下3种错误:二00九、二00九、二零零九;分别错在小写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小写汉字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混用,大、小写汉字数字混用.  相似文献   

20.
我认真读了刊载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第3期上的陈尔泰同志《答蔡长宁同志》一文和雷跃捷同志《学术争鸣应有科学的态度》一文。我赞成雷跃捷同志的观点,并接受他的批评。《学刊》在发表上述两文时加了“编者按”说:“我们认为,陈尔泰、蔡长宁、雷跃捷同志的文章,涉及到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